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成都要着力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国际化的创新型城市。成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包括:强化创新驱动与产业支撑的互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切实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大力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把握好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成都建设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必须把创新驱动战略贯穿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和全过程,实现发展理念、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重大转变,使创新成为加快成都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导向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用知识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自然资源,用知识开发高技术企业,用富有资源来替代稀缺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由于我国生态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和传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已经对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巨大冲击,为此,抛弃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发展知识型循环经济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我们应立足科技创新,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健全支撑科技创新投资体系,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达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3.
全球创新资源利用中的中国科技创新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木子  樊蕊 《工会论坛》2010,16(4):85-86
国家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自主创新就是要自主选择创新目标、主导创新过程、集成创新和运用创新结果的创新活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深化改革,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进而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披坚执锐、攻坚克难,加强整体谋划、系统创新,着眼国际高标准贸易和投资规则,使制度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增强服务我国经济发展、配置全球金融资源能力。  相似文献   

5.
国际创新枢纽引领着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发展,发挥着科学研究、技术变革、产业驱动和文化创新等诸多功能。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从当前的经济实力、发展后劲及科技创新实力和后备力量看,成都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具有优越条件和扎实的现实基础,但成都与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成都要实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的战略定位,必须发挥政府在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成渝科技创新资源的聚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辐射,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增强成都科技创新实力和国际综合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全球竞争的主战场,国有企业在加快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中,必须构建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相适应的科研创新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锚定世界一流目标,积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战略体系、科研攻关体系、成果转化体系,加快推进市场导向的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建设,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为建设科技强国、能源强国贡献物探力量。  相似文献   

7.
胡雯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3,(1):106-115+119-120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使命,须由区内不同创新主体在适宜的外部环境支持下,围绕创新活动全过程整合配置资源,形成异质协同、共生共赢、动态进化的链式创新关系,整体提升创新活动的活跃度、质效和价值。成渝地区科技资源领先西部,创新节点发展迅速,成渝双核创新联动辐射增强,创新环境持续优化,但对标国内外前沿科创中心地,在标杆性顶级资源、聚点成链集群发展、区域内外双向创新关联、创新环境区域协同及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须致力于链接全球高端要素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区域创新关联提升区域创新能级、对标国际创新环境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等方面实现突破,努力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  相似文献   

8.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推动的重大国家策略,也是广东省开启新征程的重大战略机遇。回望大湾区近五年来的发展历程,大湾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粤港澳三地创新资源加速整合,开放共享程度持续提高,大湾区全球科研创新中心的影响力也明显增强。当前,广东省要从科技创新、产业产能创新和制度创新三方面着手,加快推动粤港澳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资金来源不足,技术、人才、信息缺乏,技术风险大等问题,提出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策略,以期破解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难题,促进民营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石油物探行业是油气勘探的先锋,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加速向"低、深、海、非"延伸,石油物探技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分析全球物探行业发展趋势和东方物探技术现状,东方物探要想构建物探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找油找气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强科技战略研究,构建国际化协同创新平台,创新体制机制,实施科研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培育壮大自主创新产品,强化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创新标志着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品质和优势特征。党中央在对创新驱动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考量中,彰显了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战略意义、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以创新驱动型取代资源依赖型和技术依存型的路径选择,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不断提升国家的国际话语权与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宏伟战略目标,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决定性基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我国创新驱动国家持续发展奠定雄厚的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国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科技创新为特征的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已经提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国策。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构成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它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联合与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服务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整体经济的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技术创新是关键,产品与产业创新为目的,制度创新为保证。各国实现国家创新都采用政策导向发展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模式。国家创新是以民族进步为标志,发展产学研合作是实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关键,融国家目标和国家战略于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是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基础,要重视建设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这四大方面的创新是新时代创新文化的内容维度;坚持中华民族奋斗基点与创新自信、自主创新、开放创新的统一是新时代创新文化的方法维度;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战略主动与以人为本的人才观的统一是新时代创新文化的实践维度。三个维度逻辑严密,集科学性与指导性于一体,其对于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与政府的科技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成为引导和发展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笔者认为应通过完善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来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到来,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最重要动力。回望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演进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与产生阶段、初步探索阶段、改革发展阶段以及全面深入发展阶段。其演进历程包含着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的根本性,一脉相承的继承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实践性的内在逻辑,为新时代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科技自立自强是科技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演变的最新成果,要牢牢把握其根本要义,立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科技创新多元主体定位、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健全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研结合,最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谢兆东 《人事天地》2016,(10):14-15
上海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做法是继成功打造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后所打造的第五个国际级中心,是上海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聚集人才大举措,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国具有重大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一、上海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做法上海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就是在全球知识体系、产业体系、创新创业体系、城市体系中扮演节点和枢纽角色,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竞争合作。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驱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动力。天水科技居全省前列,但多项经济指标省内排名长期靠后,说明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并不显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要在创新上下功夫,更要在驱动发展上做文章。天水要在有效发挥科技优势的同时,从当前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寻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切入点和契合点,使这一重大战略有的放矢,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云南省始终把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服务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来抓。“十一五”末,云南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49%,比2005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业技术服务不足,已经成为自然资源约束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绊脚石。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时强调,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要求湖北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创新强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就是要依托湖北的科教和人力资源,发挥湖北的科教优势,激活湖北的创新潜力,让创新成为湖北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推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全球科技领域快速发展提供的新机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使得创新成为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本研究分析了中国创新的现状与问题,认为创新发展谋划需要针对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进行综合设计,政策出台需要面对多元创新模式实现精准发力,中国创新系统多年顽疾需要积极予以解决。本文指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从确保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加强创新政策学习、有机结合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确保经济产业全面整体创新,完善科学治理体系等五个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