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王永华  伍小涛 《长江论坛》2009,(3):76-80,95
建国初期,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表现在民族教育方面则是民族教育机构的设立,民族干部的培养,中小学教育规模的扩大,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和补助及师资力量的培育等。民族教育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本,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民族地区创办民族寄宿制中小学,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的教育状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办好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对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非常复杂,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一方面,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少数民族居住;另一方面,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例如,藏族和蒙古族居住虽然比较集中,但藏族除在西藏居住外,在四川、青海、云南等地也有聚居区;蒙古族除在内蒙古外,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也有聚居区;回族居住状态更加分散,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维吾尔族虽然集中居住在新疆,但在新疆境内聚居和杂居着哈萨克、柯尔克孜等13个少数民族。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强,遍布全省城乡,省内矿藏资源和土特商品基地多集中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为此,要搞活贵州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在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必不可少的。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因而,要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就必须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这样,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又是民族经济能否迅速发展的关键。鉴于目前论述不多,故笔者不揣浅陋,拟在此谈几点看法,以就教于行家。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政报》2007,(12):30-32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民族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少数民族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9月5日至11日,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了全国散居少数民族立法工作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民族工作部门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交流了各地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情况和散居少数民族立法工作经验,同时进一步征求对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草案)的修改意见。布赫副委员长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达1.084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98%,民族地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有两大问题需要认真解决:一是逐步缩小民族地区同全国发展水平差距问题;二是尽快解决民族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他说,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良好的资源优势,汉族地区具有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二者只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共同繁荣。近年来,党和国家的政策倾斜使少数  相似文献   

7.
云南民族学院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最高学府,担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函授夜大学作为云南民族学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担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类人才的特殊使命。历年来,云南民族学院函授夜大学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难的道路。它在不断地改革、探索中,在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同时,其自身也不断得到发展,逐渐趋于成熟O扰准位置,面向市场,确立面向民族地区办学的宗旨云南民族学院函授夜大学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边疆民族地区。因此,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大量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人才,成为函授夜大学的主要任务。1982…  相似文献   

8.
给少数民族学生更多的爱心———西南工学院重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乔闻钟西南工学院于1991年在全国工科院校中率先举办少数民族工科本科预科班,面向我国西部地区9个省(区)招生。7年来,该校招收了14个民族的300名少数民族学生,已有两届预科班的学生完成了大...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一直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的一项事业。少数民族被给予同等地接受各级教育的机会,内地高校更是逐年扩大招收来自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大学生学习生活倍受关注,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一直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的一项事业。少数民族被给予同等地接受各级教育的机会,内地高校更是逐年扩大招收来自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大学生学习生活倍受关注,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特质——兼论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特质——兼论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杨寿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在近20年来有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时,如何认识这些成就和问题呢?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4%,全国大部分物产资源都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在我国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当前更多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建设的问题上。在这种新形势下,党中央明确指出:我国民族工作的中心,一是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一是狠抓经济建设,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而这两点恰恰构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大中型企业的历史作用。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力军的大中型企业,如何围绕大局认识并发挥应有的历史作用,这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企业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大力扶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却因为没有很好地发挥它应有的思想教育功能而成为一个薄弱的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视了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色———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在此,本人将从新疆以至我地区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色问题。一、少数民族地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一)进行民族…  相似文献   

14.
肖映胜  游俊 《求索》2013,(10):232-234
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长期和睦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目标取向,是我国建设民族地区团结示范区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武陵山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探究其深层原因意义重大。结合历史与现实,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本文重点从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文化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民族区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使得各民族乐业安居: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兴盛使得各民族共同进步;民族文化的特质与交融使得各民族共同繁荣。这对于促进全国各民族尤其是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关系和睦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少数民族地区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今后,要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更大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仍然要紧紧依靠邓小平理...  相似文献   

16.
威信县一中针对少数民族生办的民族高中预科班对民族地区的教育、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很值得肯定和借鉴。威信县是一个少数民族杂居的县,县委、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十分重视,针对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学生相对坝区、集镇学生学习水平落后的实际,在威信县一中建立民族高中预科班。在当年中考落选的少数民族生中择优录取入学就读。凡在预科班就读的学生,享受民族中学学生的同等生活补助待遇;学生在一中补习一年初中的课程后参加当年中考,除能升入中师、中专的学生外,落选学生编入普通高中一年级就读。这样既解决了少数民族生学…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地区的犯罪控制,应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犯罪特点进行,在实施犯罪控制时,可以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习俗的形式制定款约;发挥少数民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的积极作用。化解纠纷矛盾;运用宗教权威性,调动宗教界人士理解、协助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因民族制宜、普及宣传法律知识,提高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法制观念;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扫盲教育。  相似文献   

18.
邹杨 《人大论坛》2011,(7):28-28
2002年国家实行统一司法考试以来,尤其是中央对西部地区实行放宽政策后,为西部地区培养和选拔了大批法律职业人才,有效地缓解了西部地区法律人才短缺状况。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法律人才短缺状况与以前相比已有很大改善,法院、检察院系统中有资格办案的人员在增加,律师队伍也在壮大。但是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特别是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办学形式和我国民族教育重大政策,在保障边远民族地区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学生享有高等教育机会、培养民族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招生政策还面临着指导性不强、降分录取不明显、受益主体不聚焦、政策优势被弱化等困境。需要重新构建新时代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招生政策的顶层设计、制定更加精准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招生制度,建立公开透明和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发挥民族政策优势,促进民族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童成清 《今日民族》2008,(10):37-38
人才,对于一个国家是否能进入世界强国之列,一个民族是否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少数民族人才,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栋梁,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桥梁纽带。少数民族人才是指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专业水平、操作技能,并以自己的劳动在社会中创造价值、获得收入的少数民族人士。因此,按照“改变一代人,培养一代人”的思路,培养造就一代有知识、懂技术、能就业、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少数民族人才队伍,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散杂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