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经了群众运动、不搞运动和公民政治参与三个历史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走势,从自上而下的动员“群众”到自下而上的“公民”自治,从运动性的“大民主”走向建设性的有序参与,从突击式的民主“跃进”走向稳步推进的民主建设,从行政主体的“权力操控”走向官民互动的“民主恳谈”。外部压力与内生动力、技术推力与精神动力的有机整合,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尹虎 《前沿》2011,(12):20-24
日本民主党当政后,选择了与自民党执政时期不同的外交战略与政策。在历史问题上,民主党鸠山由纪夫内阁和菅直人内阁采取了反省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的态度,并保证不参拜靖国神社,营造出良好的政治合作氛围。而且,民主党政权的"重视亚洲"的战略、主张合作中解决分歧的理念、促进与李明博政权的政治、军事领域交流的尝试,都为日韩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日韩间领土与历史问题依然存在,这让两国关系脆弱无比,如何使两国关系更快地走向成熟,对于日韩两国执政党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构建现代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是大学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的本质区别就是从“人治”走向“法治”。现代管理要求高校规范办学行为、规范师生与学校的关系、处理好高校党委和行政的关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使高校管理真正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随意性走向规范化,从经验性走向科学和民主。  相似文献   

4.
在2012年11月6日举行的美国大选中,现任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击败“白富帅”共和党挑战者罗姆尼,成功连任。然而,奥巴马虽然赢了,美国却没有赢。美国的极化政治无处不在,而且愈演愈烈。美国的下一届国会依然保持着分裂:众议院由共和党主导,参议院则仍由民主党把持,民主、共和两党相互说“不”,谁也不服谁。  相似文献   

5.
2009年8月31日,历史在这天定格,日本政坛“变天”,民主党在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打败战后统治日本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千年老大”自民党,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也随后闪耀登场,担任日本首相,日本由此进入鸠山时代。但是,这个拥有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的新首相和有着纯正政治血统的“世家子”,在其竞选过程中,声称要“疏美国亲亚洲”,带领日本吻别美国,拥抱亚洲,定情中国,引得世界侧目,纷纷“热议”日本的对外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6.
建设“高度民主”是我国的政治目标,是党的十六大的要求。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人民的意志与权利的充分实现。公安工作的民主建设,主要可以从警民关系和公安内部关系两个基本方面进行。高度公安民主的建设,是长期的战略性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八大前后邓小平对党的执政方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进 《理论月刊》2005,(9):19-21
八大前后邓小平对党群关系、党内关系和党政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邓小平在党群关系上,主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在党内关系上,主张坚持集体领导,发展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在党政关系上,主张理顺党政关系,反对党组织包办一切。这些探索对新时期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郭建平 《台声》2007,(1):50-53
从2006年新年初始,陈水扁相继发出“急独”讯息,试图孤注一掷.扭转对己的不利局面。陈水扁的“急独”言行有可能导致台海再度发生危机.乃至威胁到东亚的和平稳定。台湾当局的言行走向不仅直接影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而且与美国的利益相关联,引起布什政府的高度关注。观察年以来布什政府针对陈水扁“急独”言行作出的反应,从中可以看出美台关系新的动向与变化。  相似文献   

9.
1999年5月8日,民进党召开代表大会,为迎接台湾2000年的所谓“总统”大选做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替代“台独党纲”指导民进党参加选举。“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共分前言、主张和说明3部分。前言部分声称自1992年进行的“政治改造工程”至今,“已使台湾事实上成为民主独立的国家”,因此要“进一步诠释台湾的定位与走向”。主张部分共有7条,核心的是第一条“台湾是一主权独立国家,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其余6条基本上是围绕第一条…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一些西方政客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资本主义民主走向停滞、分裂和衰败的情况下,各国学者对资本主义民主的反思以及对于“民主”这一概念范畴的定位和探讨也走向深入。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了发展和巩固,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健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一种“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1.
戊戌、辛亥时期,部分思想家对中国传统的帝王纪年提出了种种变革主张。这些主张,虽然是针对纪年方式的,但从深层看,却是近代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自成体系的“天朝”融入世界民族之林所引发的一系列思想文化变动的一个反映。第一,戊戌、辛亥时期,  相似文献   

12.
张维为 《台声》2007,(10):17-19
本文摘取自张维为先生为16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对于人们认识台湾当今的“民主”很有帮助。本刊特选登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论文原来的题目是:《台湾“民主”的困境、原因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万其刚 《中国人大》2009,(15):51-52
近代以来,西方民主理论经历了“从共和主义到自由主义”的演变,逐渐分化为两大基本的流派。一种是自由主义取向的,即代议制民主理论,主张由经选举产生的“官员”在严格界定的界限内行使权力以代表公民的利益。熊彼特把民主看作是一种政治方法,即为达到政治决定而作出的某种形式的制度安排。而当代主流民主理论认为,只有少数“精英”的参与才是关键的,缺乏政治效能感的冷漠的、普通大众的不参与,则被看成是社会稳定的主要保障,也是避免多数暴政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近一年来,由性绯闻而引发的美国国会对总统克林顿的弹劾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媒体和专家的分析指出,这一事件在本质上是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从党派利益出发而导致的“党争”。从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美国一直自我标榜为“民主典范”的两党政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从近500名厅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看,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居 民的关系仍有各种不同的答案。一些领导干部把自己视为“父母官”,虽有爱民的含义,但却不能科学反映 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民关系,更不能全面反映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政民关系。  相似文献   

16.
“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出建构两岸政治关系的重要主张,指明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8,(3):51-52
自2000年以来,在朝韩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朝韩关系从分裂与对抗,走向和解与合作,朝鲜半岛局势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自今年3月以来,朝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开始浮出水面,给朝鲜半岛局势带来“寒流”,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8.
夏周青 《新东方》2009,(11):38-42
伴随全球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推进,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政治活动的重心正在从“统治”(govenment)走向“治理”(governance),治理的目标是走向“善治”(goodgovernance),即良好的治理,也就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作为一种管理方式,治理的权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其特征可以归结为:治理不是规则、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到目前为止,台湾除执政的国民党之外,还有民社党、青年党、民主进步党、中国自由党、中国爱国党、民主自由党中国民主正义党、工党、中国民众党、妇女党、农民党、中国新社会党、台湾统一民主党、中华共和党以及虽不具党名而具政党性质的“政治团体”,如:夏潮联谊会、政治受难者联谊会、中国统一联盟、中华民国全民爱国会、反共爱国阵线(原“反共爱国同志会”)等。  相似文献   

20.
陈宇华 《时事报告》2011,(6):2-F0002
60年间.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小康、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为展示西藏60年沧桑巨变.特刊发几幅由中国西藏杂志社与西藏文联联合举办的“见证西藏60年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