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兰海 《人大建设》2002,(12):39-39
近日,千呼万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僵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监督法(草案)》(以下简称《监督法(草案)》)终于撩起了面纱,并立刻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笔者仅对该《草案》第28条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2006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下称《监督法》,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2006年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关于深人学习贯彻〈监督法〉的通知》,要求全国法院深入学习贯彻《监督法》。下面,结合法院的实际,就深入学习贯彻《监督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兰海 《人大建设》2007,(1):48-48
随着《监督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如何深入学习贯彻执行《监督法》,已经成为当前地方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对《监督法》的研讨也在广大人大理论研究者中成为热点。其中,关于述职评议为什么没有列入《监督法》所引起的讨论尤为热烈。臧必飞同志在《〈监督法〉叫停述职评议》(下称臧文)中提出,《监督法》之所以没有规定述职评议,与我国对监督职能的划分有关。人大的监督对象是“一府两院”的整体工作,而不是每一个组成人员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正式实施,标志着人大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监督法》对行使监督职权的基本原则、主要方式和运行程序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使人大的监督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罗平县人大常委会以贯彻《监督法》为契机,认真学习《监督法》,准确领会、把握好《监督法》的精神实质,切实贯彻实施好《监督法》,把对加强司法监督工作,增强司法监督实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牢抓实。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已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省人大常委会多方征求意见。于1月16日经常委会秘书长办公会议通过了《贵州省人大机关贯彻实施监督法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贯彻实施好《监督法》亮出实招。  相似文献   

6.
《人大论坛》2009,(9):50-50,F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于2007年1月1日颁布施行。《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规范监督程序,提高监督质量。突出监督实效,南明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根据《决定》的要求,区人大常委会参考借鉴有关经验,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监督程序、突出监督实效,积极推进《监督法》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7.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必将有力地促进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实施《监督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不断提高监督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树立人大监督的权威。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8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  相似文献   

10.
更正     
王崇荣 《人民政坛》2006,(12):42-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是一部规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规范监督行为的法律。在这部法律颁布前,地方各级人大对开展监督工作进行了20多年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一些富有实效的规范性做法,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起到一定作用。但对照《监督法》,地方人大开展监督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工作思路、工作程序、工作方法,有的不符合《监督法》的规范。地方各级人大在监督工作实践中如何贯彻《监督法》所提倡的监督工作原则、规范?笔者认为要搞好三个对接:  相似文献   

11.
韦继军 《人大论坛》2007,(12):20-21
20年磨一剑。2007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全面实施,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该如何贯彻《监督法》,力求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12.
“人大监督理更直了,气更壮了,效果更实在了!”2007年3月以来,信阳市新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监督法》的规定,强力监督国有土地出让金的征收、管理工作,认真提出专项审议意见,积极督促政府追缴土地出让金近3000万元。  相似文献   

13.
仪轩 《辽宁人大》2006,(12):13-13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调整人大机关开展监督工作的内容和方式,进步推进人大机关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经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第六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辽宁省人大机关贯彻实施监督法若干意见》,是按监督法的要求,规范机关工作,推动机关工作程序化、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文件。按照《若干意见》的要求,机关各委办室要做好对监督法的理解和对《若干意见》的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4.
李江  卓向东 《辽宁人大》2007,(10):20-21
为全面认真贯彻实施《监督法》,增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社会透明度,近日,辽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与市委宣传部及新闻部门领导同志联席会议。与会同志进一步学习了《监督法》,并就贯彻落实好《监督法》的有关要求,尤其是面临换届选举的新形势,如何更规范更深入地做好人大的宣传工作,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5.
郭子林 《天津人大》2006,(10):14-15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人大制度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监督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进一步完善了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形式和内容,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人大工作实际的重要法律。《监督法》的颁布实施,为各级人大常委会规范和加强监督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对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思考研究,积极探索实践,保证《监督法》在全区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实施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切实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城县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水城县人大常委会2007年监督计划》。  相似文献   

17.
一、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草案)》  相似文献   

18.
近日,肥城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肥城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贯彻实施监督法若干意见》,并与监督法同时实行。  相似文献   

19.
南易 《人民政坛》2006,(11):30-30
《人民政坛》编辑部:今年8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令我们这些人大代表感到非常欢欣鼓舞。从已经发布的法规条文来看,各级人大常委会是监督法的主体。这意味着监督法调整、规范的是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与我们这些普通的人大代表似乎没什么关系。我不太清楚,监督法有没有规范和调整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如果有,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如果没有,那我们这些普通的代表该为贯彻实施监督法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如何将《监督法》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效果上?德州市人大常委会立说立行,频出监督“组合拳”,交上了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开通“六渠”制定《工作要点》 监督法实施从2007年起步,该市人大常委会贯彻监督法从制定今年常委会工作要点切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