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和谐世界”理念指引下,2006年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展望未来,中国只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和平和谐外交就会不断开创新格局,中国一定会对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和平外交是我党长期坚持奉行的外交方略。我国通过实施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长期的良好的国际环境,在党的和平外交方略指引下,团结和支持非洲国家,推动南南合作,是我国外交的重要战略。50年来中非人民紧密团结,中非友好不断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非关系发展的新实践表明,我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继续奉行和平外交方略。  相似文献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作为我国外交的基本准则而载入宪法.因此,我们应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在国际舞台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杨闯 《外交评论》2004,(4):22-29
本文主要论述外交决策理论的内涵、冷战后亟待解决的国际秩序论和中国应该选择和平发展安全合作的外交战略。文章认为,外交决策理论应回答世界格局、世界主要矛盾、国家定位与国家核心利益等问题。冷战后世界向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冷战后世界两大主题没有变,但和平与发展的内容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南北关系问题。中国的周边环境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的国家定位应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台湾问题都属中国的核心利益。当前应建设中国关于国际秩序的理论和中国外交战略理论。中国的外交战略宜提出“和平、安全、发展、合作”为好。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府在深入分析当今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并为构建和谐世界进行了不懈努力。构建和谐世界思想已成为当前中国外交的一个新理念和新的战略目标,这一思想无论是在理论领域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外交战略思想,还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公共外交的演进:内容与形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通过对外宣传活动实施其对外政策的一种外交行为方式。中国政府虽然在过去未正式使用公共外交这一名称,但存在公共外交的实践。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的演进经过了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和特点。第一个阶段:宣传新中国,支持世界革命。第二个阶段:促进改革开放,维护世界和平。第三个阶段:介绍说明中国,倡导和平发展。从总的发展进程看,中国的公共外交实践日渐摆脱传统的“宣传”观念的影响,愈来愈接近现代公共外交理念。实现中国和平发展,需要通过有效的公共外交,逐步打造一个合作的、友好的、负责任的中国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初,维护和平、谋求合作、促进发展成为历史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发展的中国面对不断变动的国际局势,以中国的自信和智慧,冷静回应中国外交面临的世纪课题。中国已建立战略伙伴式的国家间关系模式;积极发展同作为地缘战略依托的周边国家关系;不断调整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全面参与多边外交等。这建构了新世纪之初的中国外交思维和行为模式。中国在推进民族复兴的同时也在缔造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  相似文献   

8.
任何外交都离不开话语实践,就如任何意识形态离不开语言这个"物质外壳"一样。60多年来,中国外交从和平话语到革命话语再到和平与发展话语、合作话语的变迁,真实记载着中国外交不断成长的历程,体现了中国外交中的和平观念、革命观念、发展观念与和谐观念对中国外交实践的导向功能、整合功能和辩护功能。  相似文献   

9.
和谐世界思想是我国促进国际发展合作的外交理念和基本主张。中国在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下的外交实践主要体现在:推动国际机制的发展;承担维护国际和平的责任;促进国际社会成员共同发展,倡导世界新经济秩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共赢是各国在当前国际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与现实追求。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动密度加大,交流不断加强,相互依赖程度逐渐增高,为实现共赢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共赢"理念以维持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为核心内涵,体现了中国为增进与其它国家间关系,实现人类共同进步的战略意志和道义,对中国外交转型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外交的"共赢"理念与和平、发展及合作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补充和丰富了中国的和平外交理论,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建设和谐世界的道路自信,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国家间共同繁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渠道,对中国外交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6年4月2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外交学院联合举办“‘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来自社会各界的与会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中国梦”的内涵、“个人梦”和“国家梦”之间的关系、实现“中国梦”与构建和谐世界关系互动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释。“中国梦”理念的提出,意在国内提倡一种主流、健康和积极进取的社会意识,引导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促进国内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国际上化解中国威胁论,加强中国的“软实力”,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为创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本刊将与会者的演讲编辑发表,希望能引发社会各界对“中国梦”理念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已于2005年4月27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公务员法》的出台,昭示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本次公务员法的制定着眼于对我国新时期以来的公务员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而最后颁布的公务员法确实没有令长期关注此的公务员和广大人民失望,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公务员法创新之处甚多,让人感到“新鲜扑面”。而且,与国外通行的公务员制度相比,公务员法规定的众多制度独具中国特色。这些创新之处,都围绕着“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国家安全提出的"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继承、发展和升华,是新时代指导我国国家安全治理的重要思想。整体性和协同意识、层次性和分类指导、结构性和功能性、动态性和开放性是系统思维的基本特征,系统思维是解决国家安全等复杂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和方法手段。以系统思维指导国家安全治理,要求我们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只有坚持系统思维,才能构建大安全格局,大安全格局主要包涵"大安全"国内格局、"大安全"国际格局、"大安全"国家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4.
诱使他人违约 ,又称为引诱违约 ,系指第三人故意且不当采用说服、劝告等引诱手段 ,诱使合同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规定 ,从而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适当履行 ,依法应对损害后果承担民事责任的侵害债权行为。这种行为应受侵权法调整。诱使他人违约 ,侵害了合同债权人的债权 ,严重影响了交易安全 ,有必要从我国现行立法现状出发 ,借鉴外国立法经验 ,对诱使他人违约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5.
聚众犯罪是我国刑法分则明文规定以"聚众"作为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或选择要件的一种犯罪类型。从罪刑法定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考量,聚众犯罪立法上存在着不纯正的聚众犯罪刑事责任承担主体不明确,纯正的聚众犯罪法定刑配置不合理、不协调,聚众"打砸抢"的定罪处罚规定缺乏合理性等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完善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区在我国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探讨了社区、社区归属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并在分析我国社区建设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和谐社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article provides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he ideals of responsi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It asks and tries to answer such questions as: When is it legitimate to blame top officials of an organization for mistakes made by personnel below them in the bureaucratic hierarchy? When things go wrong in a large complex organization, such as the Canadian Armed Forces, who is responsible? When, if ever, is a plea of ignorance - “I just didn't know about the cover up” - a good excuse? The multiple ambiguities of the term “responsibility” are explored, and it is shown how a failure to appreciate this ambiguity can easily result in confus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Sommaire: Cette étude présente une analyse conceptuelle des idéaux de la responsabilité et de l'obligation de rendre des comptes. Elle pose et tente de répondre aux questions suivantes: Quand est-il légitime de blâimer les hauts dirigeants d'une organisation pour les erreurs commises par leurs subalternes ? Quand les choses vont mal dans une grande organisation complexe telle que les forces armées du Canada, qui est responsable ? Est-il jamais justifié de plaider l'ignorance - ‘Je n'étais tout simplement pas au courant du camouflage ’? Cette étude insiste également sur l'ambigüité du terme ‘ responsabilité’ et montre avec quelle facilité cette ambigüité peut occasionner la confusion et les malentendus. Elle montre également les conséquences d'affirmer que quelqu'un a ‘ provoqué’ un évènement ou a fortuitement contribué, par un geste ou une omission, à ce qu'il se réalise. Le lecteur découvrira en quoi la responsabilité et la moralité ne font pas toujours bon ménage.  相似文献   

18.
创建学习型企业 打造高素质职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建学习型企业,打造高素质职工,是落实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期工会维权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19.
从传统向现代的急剧转型使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一种断裂化的态势。这样一种社会的断裂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与难题。要想真正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认真对待并切实解决社会的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社会目标的设计,既是一个长远战略目标,又是一个现实的社会历史进程,是长远目标与现实实践的统一。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长远目标。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今中外的进步思想家提出过许多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所追求、所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