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博物馆的“清代科举展览”,最好看的展品有三件:一是光绪三十年的大金榜,即皇榜,也是中国最后一届科举发榜;末代功名,见之令人感慨;二是乾隆九年(1744年)甲子科乡试首场夹带案犯一览表,其实就是一张“出猫”给人逮住的罪犯名单,看了也很感叹,开始明白夹带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藤荒 《政府法制》2010,(6):50-51
近来有兴趣看看唐朝的历史,尤其是对于唐朝的文化很有兴趣。在唐初的时候,因为士族生活优裕,他们不必要靠自己的辛苦劳动为生,所以有时间把兴趣放在作诗上。且他们用以表现自己是士流的一种手段,也就是作诗。如果不会作诗,当时就不能很好地参与社会活动。加之,唐朝以科举取仕,科举就是要作诗。“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以取仕,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  相似文献   

3.
科举时的清代,除了三年一考的乡试、会试正科,还沿用了宋明以来的所谓“恩科”。尽管科举考试法令甚严,对科场舞弊的处罚也极其严格,常有砍头株连的记载。但清朝皇帝为了笼络大臣.还是公开采取了一些照顾大臣子弟的科举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传玺 《政府法制》2011,(30):17-17
在封建社会,由于科举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贵族豪门对女子的婚嫁不问阀阅,不再讲求门当户对,开始向科举功名转变。每逢礼部放榜日,新科状元便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也成了权势人家择婿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倪霜峰论     
倪霜峰论陈美林在《儒林外史》中出现了许多秀才形象,他们大都奋发在科举攀登途中,有的得以上进,考取举人、进士,谋得富贵利禄;更多的却是沉沦民间,终老牖下,为升口之计,做选家、当名士,周游四方,依人作客。但秀才倪霜峰却不如此,虽然他也走的是科举之路,但最...  相似文献   

6.
有清科举中,不仅读书士子获得功名要考试,那些主持各省乡试的主考官在任命之前也要考试筛选。清代科举政策规定,各省乡试正副主考官一律由京官担任,被称为“试差”,是个不错的差使,有名有利,很多在京官员都想当,号称“为国抡才”,责任重大,皇帝很重视,为了保证考官的“质量”,进行选拔考试,称“考试试差”,简称“考差”。  相似文献   

7.
“治人”杂说邹振基19世纪中叶,英国议员心目中的中国文化,就是小脚、鸦片和科举。这当然属无知和偏见。现在又说,西方的文官制度来自中国的科举,从传教士利玛窦、克鲁兹、德万多萨,到启蒙主义者伏尔泰、孟德斯鸠,到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称颂介绍过以公开考...  相似文献   

8.
误入闺房     
韩一民 《江淮法治》2007,(2X):42-43
清朝嘉庆年间,有一书生名金瑶,几番科举不中,遂断了科举之梦.日日里只去饮酒逍遥。交友游玩。把圣贤之书抛到了脑后.日子过得好不舒坦。好在金瑶的祖上留下了诸多家财.家境很是殷实。也就落得逍遥自在。这金瑶自断了科举之梦后。三教九流的朋友着实结识了不少,尤其与其中一个叫周富的人特别投缘。两人几乎天天都要喝酒聊天.金瑶也就常常在周富家过夜.周富的家几乎就成了金瑶的另一个家。  相似文献   

9.
宋代科举担保责任,是一种科举的专门责任,也是官吏选任法制的重要内容。这一制度至宋代已经较为成熟,内容丰富,涉及地方的解试和中央的省试、殿试等层次科举考试及其各个方面,通过追究担保人的责任来保障科举的正常秩序,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0.
白丁 《政府法制》2010,(12):4-5
西方风俗以询问女士芳龄为失礼,而中国官场以打探“真年”为禁忌,此恰能相映成趣。与靠好爸爸做官者大多虚增年龄的做法相反,通过科举得官者有不少人自减年龄,就连《儒林外史》中的那个“忠厚人”范进都一减就是24年,那些滑头滑脑的人该减多少?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的肃贪机制剑锋科举制我国古代选拔任用官吏,一般以科举为正途,称为“开科取士”,科举中设有“清廉守节”的内容。科举制的功能是明显的。一是对当官者给以一定的资格限制。在这种制度下,只有取得了进士资格,才能获得当县级行政长官的资格。二是每科科举考试...  相似文献   

12.
李勇 《法人》2005,(3):100-101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这是曹雪芹对玫瑰花似的三小姐探春的判词。探春不但有吟诗作词之才,更有治家经济之才。最终她只能远嫁异国他乡,“清明涕泪江边望”。读红楼者,为探春感叹的人很多,叹她不幸是庶出,还摊上那样不争气的生母赵姨娘;叹她生为女身,不能走科举仕宦之道,一展  相似文献   

13.
岛晨 《政府法制》2013,(30):38-38
中国科举史上,曾涌现出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最后一位状元刘眷霖,在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相似文献   

14.
妙令讽贪官     
清代蒲松龄科举不第,为了一家人生活,当过侍郎毕作有的幕僚。一天,毕作有宴请卸职返乡的尚书王焕祥,要蒲松龄作陪。席间,王焕祥提出行令助兴,大家议定了韵律不限,但必须三字同头,三字同旁,输者罚酒一杯。毕作有举杯道:“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沽清酒;今日幸会左右友,聊表寸心沽清酒。”  相似文献   

15.
菜丛 《政府法制》2012,(8):49-49
科举时代,经殿试由皇帝钦点为进士中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谓之“独占整头”。  相似文献   

16.
赵炎 《政府法制》2014,(2):12-13
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为“国考”。在古代,“国考”叫科举,秦汉魏晋时尚无科举制度,故又附会为“察举”。  相似文献   

17.
逸民 《政府法制》2011,(21):11-11
很多人将高考比为古代的"科举",民间乃至媒体也将各地高考的第一名誉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科举不是考学,而是考官,是古代国家的文官考试,更类似今天的公务员考试,而不是高考。 自隋唐以来,科举考试的科目、内容、形式等,历代有所不同,所同者,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此前朝廷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各地负责考察发现人才的“中正官”,将本地人才分为九个品级,向朝廷推荐,朝廷量才录用。这种选官制度,貌似很全面很客观,但在重门第讲关系的中国,只要是地方推荐,  相似文献   

18.
叶晓川  李建波 《河北法学》2007,25(10):147-150
清代的科举立法是中国封建科举立法的集大成者.清代科举立法体现了一定的和谐精神,如追求社会阶层和谐、民族团结、地域平衡等.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38-39
刘春霖是清代最后一名状元,也是我国自唐代开科举仕以来最后一名状元,生于1872年1月,卒于1942年1月,河北省肃宁县北石宝村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取状元。刘春霖考中状元后,官职不高,最后职务是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直隶省自治筹备处处长。1928年,刘春霖离职不再从政,隐居北京。  相似文献   

20.
清末与民国时期山东法学教育概略张建华鸦片战争后,为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全国各地兴起了开西学、废科举、兴学堂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山东省也不例外.为镇压农民运动,强化地方治安,山东省设立了法院和巡警道,全省各府、州和县先后筹办起裁判所与巡警所,同时,各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