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小心“上了贼船” 张天翼在报纸上看到一别广告,说酒楼寻求股权合作,希望有共同例业理想的人士加入公司,成为公司的股东,共同经营酒楼。投资达到一定数额的,还可以担任酒楼的副总。张天翼按照广告的地址找过去了,酒楼老极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介绍说酒楼经过几年的发展,生意非常好,现在之所以想找人投资,  相似文献   

2.
梦想能成真     
艰常在报纸的广告版面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广告词:“某某私营经济城竭诚为广大客户提供注册公司咨询并代为办理公司的验资、注册等一条龙服务”代为提供设立公司的注册资金,这是在目前私营经济城中颇为常见的现象一殊不知,这些私营经济城只图一时的招商顺利,却为那些不具有经营条件的“空壳公司”、“皮包公司”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空间,以下案例对于目前私营经济城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3.
关于虚假广告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虚假广告的法律思考武秀东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象潮水般向人们涌来。翻开报纸、杂志,是整版、整页的广告;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是连约不绝的广告;走在大街上,有路牌广告、摇控飞艇广告;就连大街小巷的电话杆上乃至公共厕所的墙上,也贴满了广告。可以...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出具的法律文书,除在诉讼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外,还反映出检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文化水平。从语言文字这个层面上说,法律文书应该做到文字通顺,用语准确。和任何文章一样,组成法律文书的基本单位也是字和词,字和词的质量不高,必然会影响整篇文书的质量。所以制作法律文书时应咬文嚼字,仔细推敲。下面试举两例。一、对“事主”的使用请看例句:“被告人某某,以暴力手段抢劫事主某某人民币若干元。”这句话里的“事主”就属于使用不当,这里本该用的是“被害人”。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查看辞书对“事主”是如何解…  相似文献   

5.
一般广告虽可以表明广告主的产品或者服务具有某种特质,却不能让广告受众充分感受出这种特质在相关行业所具有的突出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广告往往能够产生一般广告不可能具有的强刺激效应,来自纵横向的比较,直接传递的信息是鹤立鸡群、此优于比。  相似文献   

6.
易嘉 《中国律师》2007,(5):43-44
近来.一则在中央和地方电视台频频播放的美容产品广告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广告画面中.一位“老总模样”的人士向“克林顿”和“希拉里”推荐美国联邦再清椿面部智能修复系统。“克林顿”非常感兴趣,还露出了他特有的撅着嘴的微笑。最后他拿着这套产品向人们挥手致意,登上了直升机。发布广告的企业——美国再清椿亚太区总代理北京妆王科技公司的广告部经理崔先生说.这不是真的克林顿,只是片中的人物与克林顿长得非常相似,但这个广告要的就是“克林顿”的效果。崔先生介绍说,在这之前还有另一个广告,但在国内播出的效果非常差。自打改播“克林顿”后,人们一下记住了美国再清椿。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经常在报纸、杂志、互联网上看到有人通过整容变得和某位明星一模一样,并且获得了大量商业广告和演出的机会。正是由于大量“明星脸”的出现,使得商家只需向模仿者支付远远低于邀请明星的费用便可以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而对于明星来说,本应该是他们利用自己的肖像获取利益的机会,却被自己的“盗版”抢了先机。这无疑是其肖像权财产利益的间接损失。那些通过整容等手段变成“明星脸”并借此从事商业活动牟取利益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明星的名誉权、肖像权的人身利益,本文暂且不论,但我认为该行为已经构成了对明星的肖像权财产利益的侵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我国图书市场上刮起一股黄金书热潮,随手翻看都市报纸.都会有这类广告映入眼帘,有的报纸不惜版面为其助威,有的甚至在一天报纸上同时刊发多个这样的广告。1月27日某沿海城市的市委机关报在要闻版上就一次登载4种“限量”金书的广告。一时间,社会质疑声四起.就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和委员也质问出版界:金书是书籍吗?金书是用黄金做的吗?金书真有收藏价值吗?是谁在买金书?……  相似文献   

8.
梁桂秋的家人说,他们现在再也不看那些电视、报纸上有关医疗方面的广告了。那些说着“一次性治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世界知名教授”的医疗广告梁桂秋也不再相信,因为这些医疗广告深深地伤害了她和她的家人。  相似文献   

9.
当今,在不同的新闻出版物上,看到眼熟的“职业撰稿人”的大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更有甚者,“某某写作室”、“某某创作室”的文章散见于各种报刊,文章的写作一如流水线上的产品,源源不断地流出。这不是坏事情。 问题是,一篇文章可以卖多少遍? 在能否“一稿多投”的问题上,媒体和作者或许永远持相反的观点。时下,随着报纸、杂志的发达和网络的高速发展,一稿多投现象在传媒界正愈演愈烈,几成肆虐横行之势。修订后的《著作权法》对一稿多投现象仍然没有明令禁止,这是否意味着一稿可以多投了呢?  相似文献   

10.
字条之谜     
张士怀 《中国监察》2009,(20):62-62
老纪收集的办案资料里,有一张长长的字条。字条用的纸是从报纸上撕下的一个边,内容是用钢笔写的:“老纪等同志:请来看看我吧,我极想你们了。”落款是“老马,即日。”“极想”的“极”字,原来不是“极”,而是“想”字,大概是写字条的人觉得用“想”字难以表达他的心情,将“想”字划去,在后面写出“极想你们了”。老纪说,类似的字条他有好几张,其他的都散失了。  相似文献   

11.
胡成宏 《法制与经济》2001,(12):58-58,60
前不久,某县移动通信公司从外地购回一批新款手机,为了尽快把这批货销出去,销售科长向经理汇报,准备出钱在报纸和电视台上分别作个广告。经理说,不用作广告,你只需将新手机送几个给县里的主要领导就行,那是最好的广告。销售科长按经理的吩咐,给县里的几位主要领导“推销”了这种新产品后不久,就接到很多县直科局和乡镇主要负责人打来电话问:“像××书记、××县长那样的手机你们公司有吗?”  相似文献   

12.
论虚假广告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作为一种商品媒介已成为促进生产,扩大流通,引导消费和传递市场信息的重要商业工具。另一方面,广告刊户和广告经营单位制作虚假广告弄虚作假、欺骗用户和消费者、牟取非法利益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例如,沧州市创新自控设备厂和沧州市第七中学豆芽机厂等五家工厂和商店,曾先后多次在几家报纸上刊登销售三种型号“豆芽快速生长机”和“GZ—ZⅡ型多功能记忆增加器”的广告。在广告中虚称:上述产品均“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造型美观、坚固耐用、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以此吸引广大用户。于是,人们纷纷汇款邮  相似文献   

13.
刘燕 《中外法学》1993,(3):35-38
<正> 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广告是极有效的促销手段。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别出心裁的广告设计为商品涂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可以说,当今社会中,商品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了广告的竞争。竞争总是交织着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当广告作为有效的竞争手段为厂家高奏凯歌之际,人们总能发觉其中夹杂着一些不谐之音。如果说"青春永不老"之类的夸口只不过是令众人一笑了之而已,尚不足以造成任何损害的话,而"白猫"变成"黑猫"的谎言则公然地侵犯了竞争厂家以及消费者的利益。可以说,不正当竞争性的广告已经成为一种非常突出的现象,亟待引起社会和法律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清官和酷吏     
今年春节期间,几位好友相聚,难免谈及反腐倡廉这一全党全国关注的话题。一位老兄说,某某是清官;一位老弟讲,某某是酷吏。我则插言道,清官必是酷吏,而酷吏未必是清官。大家议论一通,并无统一的认识。 然而,这一话题并非说着玩玩的。从古到今,凡真心实意为平民百姓办事,心中装着老百姓的掌权者,对他们的下属必是酷吏。 也许不必引经据典,当以现实为证。针对香港一家报纸说朱镕基总理的“本事就是拍桌子、捶板凳、瞪眼睛”,在今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  相似文献   

15.
信息窗     
“调查采访”不得上广告国家工商局下发《关于制止调查采访形式广告的通知》。《通知》指出,近来,一些电视广告采用调查采访形式,即在“市场调查或采访”的特定场景中,通过“记者”或“市场调查人员”与“消费者”双方问答进行调查采访,由特定的“消费者”讲述自身体验与感受,介绍产品或服务的优点、特点,这是典型的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通知》强调,调查采历形式的厂青,产生了客观介绍式报运的效果,极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违后了《广自控》第13条规定。《通知》明确规定:对于使用调查采历形式的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署媒…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的由烟台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广三教授撰写的专著《计算机犯罪论》,是一本从犯罪学角度研究计算机犯罪的学术著作。作者的探索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研究视角新颖、独特。应当说,对计算机犯罪问题,国内已经出版过一些论著,它们要么是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要么是从刑事法律的角度,要么是从计算机安全的角度,研究有关计算机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比较广告与商标侵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良 《研究生法学》2005,20(1):54-63
以西班牙为典型,《西班牙广告法》规定:“比较广告属不实广告,这种广告以没有产品、服务的根本特征、相似特点及客观上可展示的特征为依据。”因此不承认比较广告的合法性。法国原则上禁止比较广告,其法律明文规定:“任何人无权在广告中明确指出竞争者产品的缺陷或不足,即使所指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18.
石言 《中国审判》2009,(12):36-37
“经过近两个月对12927位网民的调查,我们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对我国商业广告不信任,更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受到过虚假违法广告的伤害,这说明我国广告公信力现状堪忧。”日前,刚刚完成“广告公信度”网上问卷调查活动数据整理工作的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负责人对媒体说。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商品广告的主要职能,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最大最有效的时空领域中建立直接或间接的商品交换关系。这种关系要由法律来调整。合同法便以调整社会关系中的商品交换关系为己任。这里,先举一例: 某研究所在报纸上登出一则定做空压机的广告。结果有两个厂家送货上门。但研究所拒绝接受其中一厂家的产品,理由  相似文献   

20.
虚假荐证责任是指广告荐证者在广告中进行虚假荐证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广告进入契约的立法实践并不能为广告荐证者承担契约责任提供可能,其本质上系侵权责任,属于广告侵权责任而非产品侵权责任.对于虚假荐证责任我国立法采“虚假广告说”,这实际上模糊了虚假荐证与虚假广告的界限,我们应还原虚假荐证责任“虚假荐证”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