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淮法治》2007,(5S):46-46
第十届全省人大好新闻评选日前揭晓。本刊刊发的12件作品获奖。 本次全省人大好新闻评选共收到中央驻皖新闻单位、省直新闻单位及17个市人大常委会等28家单位推荐的作品102件。经评选委员会评定,共评出获奖作品45件,其中一等奖5件,二等奖15件,三等奖.25件。  相似文献   

2.
人代会的新闻宣传报道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和政策性都很强,涉及知识面广,报道纪律要求严格,被视为检验媒体实力的没有硝烟的"战场"。如果说"两会"是体现中国开放透明的窗口,那么,新闻报道则是展现"两会"的窗口和平台。在人代会宣传报道中,媒体的重要意义,就是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情况,及时传递给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全国“两会“会场内外,总能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些“省部级”人大代表成了媒体追堵的对象。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本次全国“两会”新闻发言人李肇星说:这里没有省长、副省长,只有代表。  相似文献   

4.
目前关于新闻侵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批评性新闻侵权领域,然而通过对现实发生的一些新闻官司的深入探讨,我们会发现表扬性新闻也存在侵权问题。作者通过文意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表扬性新闻侵权的诸种情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丰富新闻侵权理论和规范新闻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新闻监督是监督我国刑事司法程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其在监督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目前,新闻监督问题频发,危害当事人权益,不利于刑事司法机关的实践,但我国的有关新闻监督权限的立法尚不明确,亟待完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次论文主要以新闻从业者、刑事司法机关两方面为对象进行研究,对比中外。提出有关新闻监督中新闻从业者规范、刑事司法机关实践原则和立法的完善等方面的相关意见,以期待使我国的新闻监督有助于刑事司法程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人代会是全中国人民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什大事,刚刚闭幕的九届五次人大会议,因为是本届人大的最后一次会议,也足我国人世后的第一次人代会,因而更加备受瞩目。在本次人大会上,规范市场、发展经济、司法公正、反对腐败等话题一如既往地成为代表们议论的热点,由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被列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三农”问题、社会保障和医疗改革等涉及人民生活尤其是涉及弱势群体利益的相关话题,  相似文献   

7.
"政府花的每一笔钱都要纳入监督,这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的方式反对腐败"、"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人代会首位女发言人傅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谈得最多的是法治。  相似文献   

8.
新闻作品著作权问题的纠纷层出不穷,新闻作品著作权受侵害现象比较严重,新闻媒体及新闻作品的作者对新闻作品著作权的一些问题认识也是模糊不清,因此,笔者结合我国新修订的《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及立法精神对新闻作品是否均有著作权、新闻作品著作权归属等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新闻作品的作者及新闻媒体正确行使和保护著作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一段时间,地方各级人代会密集召开,各地人代会会期缩短的消息渐次传来,某省人代会由往年的一周压缩到4天左右,某省会城市的人代会只有两天,缩至历届最短……  相似文献   

10.
“网络问政”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网民当选人大代表,网民受邀列席人代会……将虚拟世界的网民请进人代会,成为今年一些地方人代会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左金成 《政法论丛》2012,(3):101-105
体育新闻侵权涵义的界定应以新闻侵权的定义为基础,对新闻本质的剖析有助于确定新闻侵权的涵义。依照属加种差的逻辑定义方法,结合体育新闻的特性,可将体育新闻侵权定义为新闻单位、出版单位、作者和体育新闻提供者,以体育新闻传播为目的,在采访、写作、编辑和报道的过程中,违法采访或不当报道侵害体育组织或体育个人的人格权益以及与体育相关的专有技术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新闻工作的实践,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新闻思维活动的特点, 认为新闻感知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和敏锐性, 新闻联想必然以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为桥梁, 新闻的情感必须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 缘事而发, 新闻的思维活动必须是客观再现与理性抽象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据《新快报》3月2日报道:3月2日下午.广东代表团广州组12位代表将坐火车赴京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据了解,这至少是本世纪以来.广东代表团部分代表首次选择坐火车进京开两会。读罢这则新闻,笔者如沐春风,精神振奋。人大代表坐飞机上京参加人代会,本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4.
新闻的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坚定不移地追求新闻真实就成为媒体和新闻从业者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职业本能和职业品性之一。一个好的记者,必然具备很好的真实意识。这种意识决不容忍也不允许新闻报道中任何理由的“失实报道”或弄虚作假,不允许道听途说和想当然的主观臆断。其与虚假新闻之不相容犹如水火之不容;犹如正常人之于毒品,之于“爱滋”.  相似文献   

15.
戴榆 《法制与经济》2009,(19):66-66,69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法制建设一直是我国新闻界以及法律界所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加强新闻法制建设的研究与探讨对于发展我国新闻事业,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更好的实现民主政治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试从对有关概念的详细剖析,并结合我国新闻法制建设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应构建以新闻法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新闻传播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有人认为镇人代会选举结果属于决议决定的范畴,县人大常委会依法有权撤销镇人代会的选举结果:还有些人认为镇人代会选举结果根本不属于决议决定的范畴。县人大常委会无权撤销镇人代会的选举结果。笔者认为县人大常委会不宜撤销镇人代会的选举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地方各级人代会会期,绝大多数地方是乡镇1至2天,县级3至5天,省级7至10天。实践证明上述会期基本上满足了各级人代会的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人代会会期的询问,也是按上述时间答复的。笔者认为。为了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使人代会开得更加科学、规范、民主、权威,随着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站在努力提高人代会会议质量的角度。上述会期往往是不够用的,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18.
高颖秋 《法制与社会》2011,(13):177-177,179
新闻自由在现代社会中是一项得到广泛认可的公民基本权利。但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新闻法,同时,新闻传播活动管理构架存在权限划分不明确,控制失灵的现象。这既不利于保障公民新闻自由权利,又不利于舆论引导和社会控制。为此,应加强新闻立法建设,进一步完善新闻自律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作为一种专业性新闻,法制新闻是以1980年《中国法制报》(《法制日报》前身)的创办为标志,伴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和新闻监督职能的不断加强而蓬勃发展起来的。至上世纪末,全国法制类新闻报刊已发展到200余家.发行量高达400多万份,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每年编发各类法制新闻稿件高达数百万件。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办法》颁布已近一年,新闻发言人履职状况到底如何?有媒体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该市65%的政府新闻发言人的电话无人接听,其中,两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的号码竟是“空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