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8月24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才能深入民心",总书记的这一金句,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依法治国,法治兴则国兴;二是新时代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三是深刻认识到治党和治国的辩证统一关系。制定和修订党内法规,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既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应有之义,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依法治国需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相似文献   

2.
公丕祥 《群众》2021,(1):25-27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辟地提炼概括为“十一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强调“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一致的。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一致性表现在法律的本质与政党的功能相互为补,法律是政党对人民意志的凝聚和条文化表达,党的领导则是实施依法治国的政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组织、思想优势,为依法治国提供政治方向,奠定社会基础。在依法治国的语境下,更需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党的建设来保证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4.
依纪依规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基本方略,不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依规治党的理论建设,首先要破除对西方法治的迷信,注重制度建设背后的文化传承及其内生机制。在中国的语境下,依规治党的治理理念经历了从"礼法合治"到"德法兼修"的逻辑演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深入推进依纪依规全面从严治党,应以坚持与巩固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明确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实现党的领导与法治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需要实现的总体目标,而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保证依法治国下坚持党的领导的顺利展开,就必须以依法执政作为党的领导的基本形式,以在法律中全面体现党的领导作为基本方法,从而保证依法治国和坚持党的领导之间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是当前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是紧密相连、内在统一的。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的高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党的事业的各个层面,贯彻担当意识和斗争精神,系统阐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全新布局。站在党的十九大这个新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决定着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作了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观点、新举措,深刻回答了国内外关注的重大关系和重大原则问题,明确了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为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这将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5,(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党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进一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依法治国,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障。以历史发展为纵坐标,以发展方向为横坐标,我们能够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善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原因在于排除当前我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所存在的思想、体制以及机制障碍,需要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落到实处。为此,在立法上,应积极制定良法;在遵法上,应增强宪法意识;在司法上,应奉行独立审判;在执法上,应力避肥己徇私;在护法上,应完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的实践逻辑,即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以及如何坚持党的领导的重大问题。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明确坚持党的领导不仅是百年来中华民族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新征程上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要求在实践中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勇于开展党的自我革命以及持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等,以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12.
张志芳 《前进》2014,(11):36-3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整体部署,同时,《决定》又特别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要求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四中全会的这一重要判断,为我们科学认识坚持党的领导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极端重要性,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13.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具有以下三个有机统一关系: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最重要特点,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在目标、内容与过程等各方面具有一致性,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是实现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相统一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全面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治理国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依法治国,最终要落实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体现为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全面依法治国,具体到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就是要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人做事,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自觉,让法治成为工作实践和日常生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代全面把握社会矛盾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新时代"与"初级阶段"、"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几个层面深入分析矛盾变化的内在逻辑,进而从理论、认识、实践和价值层面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依据;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上以及加强和完善创新驱动机制等方面有效推动矛盾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 ,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法治博览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深化国家行政学院胡建淼教授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上刊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深化》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了全面的深化。首先,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其次,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全面推进和落实依法治国的的各个环节。在法治建设中,既要厘清一些错误认识,从而自觉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尊重宪法法律的权威,更好地发挥法治对于改革发展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法治思维融入社会治理的价值理念,形成对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政治要求.新时代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实践逻辑体现在丰富的时代内涵、深刻的内在理据和具体的实践路径等方面.中国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和时代特色.在内在理据方面,社会治理法治化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国情,具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依据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背景.在实践路径方面,我国理应建设社会治理的现代法治体系,构建法治与党的领导内在契合的社会治理,完善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的社会治理,健全法治与维护人民权利相统一的社会治理,进而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许耀桐 《同舟共进》2014,(12):28-29
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部署,带领中国迈进法治化的新时代。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毫无疑义,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至关重要,但是,由此也产生了一个重大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党对法治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