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对于祖国举足轻重,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各民族共同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利于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进步,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文化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美好前景和理想追求。文化和谐构成了民族地区和谐的支点显现。本文立足民族地区(以广西为例),试从历史的进程、发展的视角、和谐的维度等观照文化和谐是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潜质内核,并从文化和谐的视点探讨和谐社会的新固景。  相似文献   

3.
《民主》2017,(9)
<正>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Gabriel A.Almond,1911-2002年),1956年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首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它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中形成的。笔者认为,这个解释不好理解。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国际社会学会会长特里·克拉克(Terry Nichols Clark),在2006年出版的《新政治文化》一书中认为,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一个社会的政治发展和政治进步总是与先进的政治文化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历史洪流中发展、壮大,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功能强大、独具内涵的政治文化。而这种独具特色的党内政治文化需要建构,更需要丰富发展。考察分析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演进,有助于人们对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治党方略,进一步深化理解和正确把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大力加强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扶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6.
建设和谐社会政治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客观的政治历史和政治现实。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准确把握政治文化的基本问题,探索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规律,并以此来推进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5)
本文在提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教育、宗教文化三个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并提出通过地区经济与政治参与同步协调发展、增强教育力量、适应宗教文化等举措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有序性。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加民族政治观都承认了民族平等原则和民族权利保护原则。但作为两个基于不同制度基础上产生的国家,在民族政治观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本文侧重于从历史文化环境和内在结构关系上对两国民族政治观的不同进行了分析。提出两国民族政治观各代表了自己的民族或国家文化特点,各对自己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多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特殊的地域环境因素及各民族自身的不同发展等,形成了多种文化特性并存的局面,从而导致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思想观念落后,现代意识淡薄,更加制约了多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逻辑从本体论、发展论、主体论、要素论及功能论等多维分析路径为理解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文化提供了科学的解释框架。从基本内涵上看,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文化是由无产阶级政治文化、和谐共生文化及协商合作型政党文化所组成的复合型政治文化。从构成要素来看,它具有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为内核的政治思想;具有由民主平等的政治价值、宽容合作的政治态度、忠于共同理想的政治情感及和合尚同的政治取向所构成的综合政治心理;具有日益丰富且渐进完善的协商制度体系;具有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话语沟通的政治行为习惯。从政治功能来看,作为先进的政治文化,它在促进现代国家转型、维护政治体系稳定、增强政治效益及树立政党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新时代,中国的政党政治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文化的独特优势将会进一步累积和外显。  相似文献   

11.
羁縻制与少数民族政治行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在创造璀璨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制度文化。羁縻制就是这种制度文化中的一个亮点。羁縻制不仅是千百年来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统治和行政管理的基本制度,也是实现制度认同和社会整合的传统民族政策。本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羁縻制的产生构成了皇权统治下少数民族政治行政制度的二元结构;羁縻制是少数民族传统政治行政制度多元结构的历史产物;羁縻制走向衰亡和实现新旧体制转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民族国家"概念是东西方学界流行的一个界定现代国家性质的概念。但是,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在西方学界一直存在着混乱和分歧。有的把民族国家界定为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有的则把它界定为主权国家。这种混乱主要是由"民族"这个概念的混乱引起的。民族概念在西方各国的历史演化中形成了两种理解,一种是政治上的(主权人民),另一种是种族-文化上的,后者在非西方国家得到更多的传播和流行。这种混乱和分歧实际上是由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问题造成的,因而,民族和民族国家概念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局限性。其历史性说明了它存在的某种合理性;其局限性表现在,一是不能正确反映和认识复杂的世界现实,二是容易给政治实践带来危害。民族国家观念及其背后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是导致多民族国家民族分裂和民族仇杀的重要思想根源,也是西方一些国家民族分离运动的重要诱因。正确的出路是跳出西方"民族国家"的话语窠臼,把"民族国家"概念放到它应该放的适当位置,然后用新的概念去认识和表述不同的国家形式,并用新的国家理念去指导不同国家的现代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有着天然的融合性,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乌蒙山区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形成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亲教文化、红色文化等聚集在一体的乌蒙文化,为乌蒙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应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二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8)
在社会转型时代,民族地区存在着制约社会稳定的几大矛盾,然而,如何科学、有效地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是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角度出发,并着眼于通过优化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环境的高度来不断加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提出建议: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活动,构建西部民族地区正确的价值导向;有效结合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营造西部民族地区稳定的文化环境;始终坚持大众化的原则要求,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蒙古这个庞大的帝国及其民族都曾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世界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蒙古人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傣族土司制度历史是傣族政治、法律制度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历来都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从傣族这一制度的历史线索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傣族在长期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作为有着特殊民族社会生活、文化、历史特点的一员,土司制度是傣族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它有着傣族自己民族的特点.而在另一方面,傣族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和中央王朝的强势政治因素影响,在傣族土司制度的历史变迁进程中有着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论坛》2016,(6):94-97
国民性作为一国国民所特有的气质,表现的是一种众数人格结构。它的形成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以及政治制度形态的制约,与社会文化体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国的政治文化水平。国民性是一个国家在自然风貌与人文气息形成过程中所透露的国民共有且独特、内在而深刻的精神风韵,集中体现国民的主体意识及民族素质。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打造了属于本国的民族性格。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刷与洗涤,多元文化的交融带来了多元的价值观念,这便为主流政治文化认同带来了挑战。在政治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国民性的重塑也衍生出新的契机。从民族性格和文化认同角度,遵循公民文化教育理念,从打造一名独立、理性的政治人出发,展开对国民性重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于洪 《学理论》2013,(10):56-60
北京位于南北走向的太行山与东西走向的军都山交汇处,其下与华北大平原结合,是重要的南北交通枢纽地区,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这一区域同时也是多民族交汇、互动、冲突、融合的地带。历史上,这里曾是山戎、匈奴、鲜卑、奚、靺鞨、室韦、高丽、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许多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经营和活动的区域,使得形形色色的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和森林游猎文化融合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统一的中华文化。民族互动促进并完成了以中原华夏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它不仅滋养了不同民族的共存、赢得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还维系了民族团结、国家独立与统一,是推进民族进步、发展与繁荣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和中国文化的结晶。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与社会稳定之间存在内在的紧密关联,它为研究社会稳定问题提供了新视角。我国民族地区中积极的社会资本有助于改善居民生存和发展条件、营造良好的社会规范与秩序、增强民族地区凝聚力和认同感、培育公民政治合作与参与品质、达成民族区域善治,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终确保社会稳定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8)
晋商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走过了五百余年的历程,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不仅为山西孕育了优秀的晋商文化,同时还为晋地凝聚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晋商文化为载体来发展晋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三晋学子了解晋商文化的精髓,同时有助于提升晋商文化在晋地的影响力。本文立足于山西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晋商文化,首先介绍了晋商文化的精髓;其次阐述了晋商文化在晋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选择;最后总结晋商文化对晋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