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签订注册商标转让协议时,基于交易安全的需要,受让人应严格审查谈判人及签约人是否有处分商标权的授权,疏于履行该审查注意义务,不仅可能导致交易失败,而且还将面临折戟市场的不利后果.美国苹果公司( Apple Inc)是世界范围内的知名高科技企业,其推出的iphone 智能系列升级手机一时间风靡全球,成为时尚与品位的代名词,有众多追捧的粉丝.2010年1月,苹果公司继iphone智能时尚手机之后又在全球推出了iPad平板电脑,该款电脑的多用途功能与时尚造型设计立即引起无数苹果粉丝的青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市场,自然成为苹果公司推销iPad平板电脑的重要国家,但令人吃惊的是,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推出iPad平板电脑时,居然IPAD注册商标不属于其所有,该注册商标登记在深圳的一家科技公司名下.苹果公司为推行在中国的iPad平板电脑销售战略,于2010年提起了对深圳这家公司的IPAD商标确权之诉,2011年12月深圳中院对这起商标权属纠纷做出裁判:苹果公司败诉.该裁判意味着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将有可能被迫退出中国市场,或者更换为其他商标再进行销售,并且还将面临被指控商标侵权的严重后果.1如此一来,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将折戟中国市场,同时也将使其商誉在一定程度上受损.商标策略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总结该案的审判经验,可以使相关企业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因商标权转让交易之疏忽而招致不利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2009年1月14日,北电网络净负债约10亿美元,陷入财务周转危机而宣告破产,这是全球经济危机下第一家申请破产保护的知名科技企业,但是它破产后,其4000多项专利拍卖了约45亿美元;深圳唯冠频临破产边缘,却利用手中的iPad中国商标,成功迫使苹果公司支付6000万美元的和解金.知识产权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却无法作为资产充分反映出来,其市价总值与资产负债表中实际反映的资产价值背离程度越来越大,知识产权的价值只在市场经营中得到了认可.  相似文献   

3.
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公司商标侵权纠纷案件,以广东省高级法院调解的方式结案。苹果公司答应支付6000万美元,深圳唯冠公司答应转让自己的商标权。这是一个表面上看来皆大欢喜,但双方都不得不接受的无奈选择。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一案件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当年苹果公司在全球收购商标专用权的时候,存在着重大的疏忽,结果导致深圳唯冠公司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于深圳唯冠公司来说,虽然利用苹果公司在谈判中存在的疏忽获得了  相似文献   

4.
苹果是一个伟大的公司,但商标交易要遵循法律规则,深圳唯冠拥有在中国范围内的专有使用权,除非苹果拿到许可使用或者受让商标权,否则深圳唯冠可以禁止任何人在中国使用iPad商标。苹果公司在购买商标过程中,没有搞清尚Pad商标在中国的归属权,小疏忽酿成了失错误,这是一个渗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苹果与唯冠的iPad商标权之争是2012年度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事件.影响力不仅来自苹果无可匹敌的知名度,也来自该事件本身小蚂蚁战大象的戏剧性——一个濒临破产的科技公司硬生生的从苹果公司身上咬下了6000万美元——苹果公司阴沟里翻船,以知识产权发家,却在知识产权上被一个小小的中国公司四两拨了千斤,摔得灰头土脸,极富戏剧性的剧情实在引人入胜,媒体从一审关注到上诉,铺天盖地的宣传奠定了该案当选为2012年度国内十大知识产权事件之首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国内简讯     
《电子知识产权》2012,(3):14-17
优酷土豆"联姻"化解视界大战——两家网站联合有助于降低成本,减少竞争,是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北京、上海、深圳展开iPad商标案大讨论自2月29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深圳唯冠与苹果公司的iPad商标权案件后,有关两家公司的iPad商标权诉讼已然成为法律界乃至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  相似文献   

7.
陈振玺 《政府法制》2011,(31):36-37
拥有iPhone、iPad的苹果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子科技产品公司.公司市值也在不久前跃居世界第一。Appstore是苹果公司开发运营的应用程序销售平台,软件开发商将自己开发的程序放上来,再销售给苹果产品的使用者。而最近,这一家声名显赫的巨头企业和口口相传的软件平台,却突然和色情挂上了钩。  相似文献   

8.
4月7日,USPTO撤销了先前对iPad Mini商标注册申请的反对意见,认为该商标最终可作为注册商标使用。苹果2010年注册了iPad商标后,于去年年底开始在USPTO提交iPad Mini商标注册申请,今年1月24日,USPTO作出裁定驳回了该申请,理由是该商标仅包括描述性内容,缺乏显著特征。审查官认为"Mini"这个词汇仅代表"在规模或等级上比同类商品微小",而"iPad"中的"i"包含"网络"的含义,"Pad"是指平板电脑或相关设备,因此整个"iPad Mini"均因缺乏显著特征而未被核准注册。然而在4月3日,USPTO发表文  相似文献   

9.
国际范儿     
《法律与生活》2020,(8):60-60
苹果公司:就“降速门”赔偿美国用户5亿美元根据2020年3月2日公开的法庭文件显示,美国苹果公司就"降速门"集体诉讼与美国国内消费者达成和解,苹果公司同意支付赔偿金,但否认存在不当行为。购买iPhone 7以及更老型号的苹果手机用户有资格获得赔偿,赔偿总额介于3.1亿美元(1美元约等于7.1087元人民币)和5亿美元之间,消费者平均获赔金额根据索赔数量在25美元上下浮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此次和解针对的是美国国内消费者。  相似文献   

10.
案件聚焦     
ITC判决苹果侵犯三星专利6月5日,三星在一起与苹果公司的专利权诉讼中赢得了胜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裁定,苹果公司通过AT&T销售的部分旧款iPhone和iPad侵犯了三星的一项专利,因此针对这些产品发出了销售禁令。ITC此次发布禁令,禁止  相似文献   

11.
2010年5月,诺基亚在美国威斯康星西区联邦法院起诉苹果公司,指挥iPhone与iPad 3G侵犯改善语音与数据传输等技术在内的5项专利。  相似文献   

12.
2013年4月1日,苹果公司中国官网发布CEO库克致中国消费者的道歉信,称由于对外沟通不足而导致外界认为苹果公司态度傲慢,今后将对在中国的维修和保修政策进行深刻反思。苹果公司将改进iPhone等设备的维修政策,使其符合中国的"三包"规定。这是苹果公司朝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值得中国消费者和媒体欢迎。央视3·15晚会曝光苹果手机不符合中国"三包"规定后,苹果公司一度态度生硬,有人分析这  相似文献   

13.
依据最新的司法解释,对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部分销售但不满5万元,与尚未销售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货值金额在15万元以上"的司法定性评价,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尚未销售,货值在15万元以上的"并无区别,都以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未遂)定罪处罚。从文义解释的角度,在成立本罪未遂的情形中,"15万元"中除已销售满5万元的情形外,就不再区分"部分销售"与"尚未销售",均拟制性地以"尚未销售"的类型进行评价;由此,通过体系解释的方法可以推知该司法解释中"尚未销售"的情形亦应包括不满5万元的"部分销售"。但将上述解释结论比照于该司法解释的其他条款,却存在体系解释上的非正义与矛盾,导致司法实践中的混乱与困惑。实际上,对于此类数额犯既遂、未遂形态并存的计算,比较科学的方法应该是确定计算基准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予以折算,以统一司法评价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备受关注的"iPad商标权属纠纷"案随着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槌落下而有了初步结果。虽然苹果公司已经提出上诉,案件的最终命运也有待审判,但是无论如何该案都将会成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该案焦点集中在两个协议上面:一个是台湾唯冠公司与英国IP公司签订的商标转让协议;另一个是英国IP公司与苹果公司签订的权利转让协议。在上述第一个协议中,商标转让协议的当事人是台湾唯冠公司和英国IP公司。深圳唯冠公司不是该商标转让协议的当事人,自然就没有义务履行该协议。虽然深圳唯冠公司和台湾唯冠公司具有关联关系,但是两者分别是独立的  相似文献   

15.
安玉萍 《现代法学》2001,23(4):81-84
本文认为 ,现行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由于立法认识上的失误及疏忽 ,在规定关于注册商标的使用及其管理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 ,在实践当中造成不良后果。因此 ,如何规范地界定注册商标使用的内容是真正发挥注册商标的基本功能 ,实现其经济目的的法律保障。在完善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制度方面 ,应凸现商标权这一民事权利的私权本质 ,围绕商标权的取得、行使及保护等方面作出科学规定 ,从而完善我国商标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维修屡受气,苹果公司缺乏责任感 "苹果的歧视让我很受伤,我觉得苹果作为一个国际大公司缺乏对中国消费者最起码的尊重."北京某高校学生小潘气愤地说,"以后我再也不买苹果的产品了!" 小潘的气愤源于苹果公司售后服务执行"双重标准"——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苹果手机在保修期内出现指定故障后都可更换新机,可在中国,小潘却遭遇了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7.
周勇 《法治研究》2006,(3):28-31
2005年5月,由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立案侦查的南通芭蕾米拉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外商独资企业,以下简称芭蕾米拉公司)假冒注册商标案,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犯罪“山鹰行动”中,被公安部挂牌督办,并列为“全国十大商标侵权”案件之一。随后,公安部、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法制日报》等主流媒体,公开曝光芭蕾米扭公司假冒注册商标的违法经营数额高达200多万美元。这是首例黎巴嫩籍外国人在中国假冒国际知名品牌注册商标的跨国犯罪大案,因而也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关注督办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要案。  相似文献   

18.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法院审理的影响最大、国内外关注度最高的知识产权案件之一;6000万美元的调解对价成为我国已审结知识产权案件中所涉金额最大的案件;法庭的两头,一头是世界市值第一的公司,一头是濒临破产的企业,却引发业界一场以小搏大的世纪经典之争。这就是著名的苹果诉唯冠iPad权属纠纷案。  相似文献   

19.
MP3专利许可问题跟踪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MP3产业发展前景MP3软硬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MP3播放机、DVD、游戏机、数字电视、播放软件、游戏软件等,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商机。例如,自从2001年推出第一款iPOD播放机以来,苹果公司一举超越索尼公司,成为全球随身播放工具的最大供应商。仅在2004年,苹果公司在全球卖出了至少1500万台iPOD。低端iPOD卖到99美元/台;有的高端产品达到了  相似文献   

20.
张剑 《中国审判》2013,(6):62-66
正苹果公司作为世界著名的电子设备生产商,在终端电子设备的开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开发的Ipad、Iphone等电子产品风靡全球。就在业界专业人士忙不迭地表示苹果奇迹不可复制的时候,苹果公司又为"果粉"们创造了另一个奇迹,那就是App Store。然而正是这个App Store,让苹果公司在中国陷入了一场诉讼魔咒。从2011年开始,苹果公司接二连三地被单位或个人告上法庭,要求其为自己擅用他人作品的行为"埋单"。作为苹果公司侵权被诉第一案的原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成了这场连锁反应中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