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必须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高度,深刻认识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政治实践中体现为一贯的民生情怀民生底线思维与实践。民生情怀与民生底线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中的两个尺度,百年民生情怀民生底线实践套嵌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大历史主题之中,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生存型民生情怀民生底线、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保障型民生情怀民生底线、改革开放时期的改善型民生情怀民生底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共享型民生情怀民生底线。百年民生情怀民生底线实践的历史经验有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中把握民生情怀民生底线实践、从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践行民生情怀民生底线、以制度体系建设保障民生情怀民生底线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3.
李太淼 《学习论坛》2010,26(1):10-14
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具体分配制度体系,既是构建中国特色分配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分配不公问题,谋求社会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和迫切要求。构建公正、合理的中国特色的具体分配制度体系,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分配的诸多环节和因素,尽量做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必须从经济社会基础条件、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等诸多层面来构建,尽量做到符合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4.
论底线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优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公平的实现,不是社会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完全能解决的,它主要决定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制度,以及社会力量的制衡等.因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难以保障社会公平的.科学的提法应是"底线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优先",即在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的公平权利的基础上,坚持效率优先.这一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消费品分配方式:"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的新要求。这反映了党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改善民生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新知     
《当代党员》2011,(10):2-3
专家认为,重庆缩小三个差距的理论支撑是民生公平和谐理论,其构架体系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突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生公平和谐理论基本框架体系的实践基础来源于重庆近年来实施的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开展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累积。发展协同论、分配优化论、交换公平论、消费调控论是民生公平和谐理论的四大支柱,由此构成重庆市缩小三个差距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当前收入差距过大是引起社会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才能有效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8.
孙洁 《实践》2012,(9):17
这一讲,我们同大家谈谈科学发展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这一话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工作要求。我们怎样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的精神实质呢?  相似文献   

9.
陈乃圣  陈燕  陈明 《理论学刊》2007,3(2):52-56
注重社会公平是为了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社会公平是指人在社会中都应获得公正、平等的地位和待遇,它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法规公正、分配公平。当前我国社会公平的基本特征:首先是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其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公平;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当前社会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权利部分缺失、机会不够均等、司法缺乏公正、财富分配贫富过于悬殊。推进社会公平的途径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协调发展;加强制度改革和创新;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倡导社会公平正义理念和培育公平正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韩庆祥 《红旗文稿》2012,(13):8-11,1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在《深化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三个问题》中认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以自主创新之路来实现科学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路径";公平分配利益进而化解社会矛盾问题,以和谐的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方式";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以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公平分配利益的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体制"。  相似文献   

11.
刑事古典学派有两种类型,即旧派相对主义和旧派绝对主义.前者可以贝卡利亚为代表,其功利主义的意志自由理论是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之上的,在刑罚本质问题上达到了功利主义与报应刑主义的统一;后者可以黑格尔为代表,其意志自由理论则以唯理论为基础,将具有自我意识的成人的意志自由作为犯罪与责任能力的基础,没有割裂刑罚报应中的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  相似文献   

12.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与我国现代化模式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联系当时的实际,确立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第一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国家工业化模式;第二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全面发展模式;第三代领导核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模式,、现代化模式的不断演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党的事业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当前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存在不足。要从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加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落实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几个方面来提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提出并形成了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学说为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提供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列宁则关注和重视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问题,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把人的作用和发展置于相对独立的位置上,更重视其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产生使处于原始自在统一状态的物质世界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分化,使这种分化得以实现的真正动力是实践;也正是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分化的物质世界不断呈现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物质世界的分化与统一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同时也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蕴涵的思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的思想前提 ;从抽象到具体是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途径 ;坚持彻底的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坚实基础 ;运用灵活的辩证思维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方法 ;从最高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是把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适当限制,是构建诚信及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同时,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构筑确保民主、保障人权、协调多元利益、反腐倡廉的和谐社会法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孟红 《党史纵横》2007,(2):13-14
邓小平于1926年亲笔写的《自传》,翔实地记述了他到莫斯科之前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和在党团组织内工作情况等早期活动。这件历史档案的部分内容先后被历史研究部门和传媒界广为引述,为人们真切、系统地了解邓小平早年的革命历程提供了真实的原始依据。那么,这份仍保存于俄罗斯的珍贵历史档案如何被发现的呢?这件珍贵档案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较西方国家的企业有很大的特殊性,即委托代理链条过长、所有缺位、企业干部行政化、激励机制失效和约束机制弱化等。因此,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必须创新委托代理机制,精简委托代理链条;取消行政干部任命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革企业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改革和创新,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代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构建生态型政府是缓解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映射与彰显,是自主创新、谋求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型政府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创新的高级形态,旨在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生态化,对内部事务管理的生态化,以及公务行为的生态化。构建生态型政府的路径包括:树立和谐共生、生态优先的政府执政理念;构建社会服务职能与生态服务职能并举的政府职能体系;构建生态功能与行政功能协同治理的政府体制;构建基于利益相关的多元生态治理模式;健全政府生态制度,椅筑生态法律政策体系;倡导绿色GDP的政绩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