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晖 《求实》2009,(Z1)
一、国外公务员激励理论基础(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ERG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Alderfer)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认为,  相似文献   

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般认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包括这样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涵盖了衣、食、住、行、性等人类基本的需求;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求,涵盖了人们对人身安全、社会治安、健康保障、失业救助等的需求;第三层次是爱和归属的需求,涵盖了人们对爱情、亲情、友情、良好社会风尚和对团队依附的需求;第四层次是获得尊重的需求,涵盖了人们在社会中为人做事,总希望他人多给予正面的评价以维护自尊心的需求;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涵盖了人们渴望在有限的人生中,把自身的潜力和价值发挥和实现出来,以取得社会认可的需求.马斯洛同时认为,人们的需求层次是逐级进行满足的,只有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变得迫切起来,需求层次的满足不仅要考虑单一的层级,更要着重考虑整体层级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社团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建设好高校社团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不断深入探索的新课题。本文立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大学生的多维需求考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以期推进高校学生社团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校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党校办学质量的好坏,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学科研队伍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将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为理论基础,对长沙市9所区县党校系统教师需求进行调研,以探究对党校教师进行激励管理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程璇 《理论导报》2012,(10):41-42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5个不同层次的需求,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主要观点是,人们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其行为的原因和动力,这5种需求的次序是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需求是一种动态,它处于连续发展的变化中,行为是受不断变化的最迫切的需要支配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上升到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果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满足之后,更高一级的需求将会起主导作用,作为主要动机支配人的行为。同一时期内往往存在几种需求,但是,每个时期总有一个需求占主导地位。一个好的领袖,能把人的需求从较低的层次引向较高的层次,从而发挥团队的最大效应。  相似文献   

6.
谈需要层次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明辉 《世纪桥》2010,(3):113-1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对大学生多种需求的全面、深入了解和满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的需要的一般规律,他认为人是有多方面需求的,人的需求是人行为的动力。因此,正确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深入分析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及其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教育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要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不仅要做到物质养老——经济赡养,满足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还要精神养老,使老年人感受到亲情和邻里关爱,受到尊重和认可;更重要的是文化养老,使老年人晚年生活丰富,享受丰富积极的社会主义文化成果,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发挥自身所长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从而体会到自身价值和生活意义,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事业单位人才流动性不强,引进人才力度也有限,如何在现有的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下,挖掘内部潜力,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存量,最大限度调动职工积极性,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和发挥最大效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内部有效的激励机制:1998年11月在里昂举行的美、英、法、德、日等国经济管理研究会议上,专家形成一个共识: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取决于利益、信念和心理状态三大因素,其中利益占首位。这一观点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吻合的。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一般低层…  相似文献   

9.
方案设计与实践是实现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功能与目标的重要环节。本文立足于当前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增强大学生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设计效果的原则,对高校从事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际操作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朋辈辅导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在朋辈辅导中既能够帮助他人实现心理解围纾困,又能够提升自身阅历,丰富人生经验,防止陷入心理问题的困囿。本文在立德树人视阈下针对高校朋辈辅导的工作特点,结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后喻文化与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朋辈辅导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为高校朋辈辅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价值启发。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西方的一些社会思潮也不断地涌入中国,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就是当代西方众多思潮中传播较广的一种,它对我国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有很大影响。一、马斯洛“自我实现”的基本内容及评价1.马斯洛把“自我实现”作为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一九五四年,马斯洛出版了《动机与个性》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对人的各种需要进行了归纳,把它们分为生理、安全、  相似文献   

1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哲学底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并论述了五种需要的关系.马斯洛晚年又在自我实现的需要之后增加了第六种需要--超越性需要.马斯洛从五种需要层次到六种需要层次理论的发展,正是现代西方哲学由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存在主义向60年代后的结构主义过渡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陆庭辉 《山西青年》2023,(6):193-195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而团体心理辅导,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心理教师要开展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利用高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弥补传统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由此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职院校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策略,意图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学生获得健康且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齐卓颖 《山西青年》2022,(9):128-13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满足,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舞蹈艺术人才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的输出者,为了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本文以创设新型音乐舞蹈艺术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团体心理辅导在主题班会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娟  赵小刚 《世纪桥》2010,(13):115-115
团体心理辅导在主题班会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可以运用团体辅导中的游戏辅导、角色扮演、价值澄清法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班会,以提高主题班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发学生自我省悟和主动改变,建立良好的班级风气。  相似文献   

16.
学生干部作为学校中一种自然存在的团体,是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建设的主力军,将团体心理辅导运用到其管理与建设中来,促进学生干部个人成长的同时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文章重点论述了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干部成长的重要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估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队伍心理辅导职业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心理辅导职业化顺应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也是学生的人格塑造的客观要求。心理辅导职业化,对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整体工作效率提升都有重要意义。就其定位来看,心理辅导作为一门新型的职业,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定性;心理辅导员与受辅导的学生之间互为主客体,双向互动;心理辅导强调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侧重于工作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路长胜 《世纪桥》2011,(15):62-63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需要之间联系十分密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最具代表性的需要层次理论,它揭示了人的需要的一般规律,对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启示。我们要以马斯洛需要理论为指导,全面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并针对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6,(5)
正日前,智联招聘2015年度最佳雇主100强放出榜单。在"最受大学生关注雇主"奖项中,滴滴出行、华为、顺丰速运等榜上有名。而"尊重员工"成为最佳雇主的首要特征。必须指出,"尊重员工"超越"薪酬待遇"成为最佳雇主的首要特征,是新时期一个可喜的积极的变化。在马斯洛理论中,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级,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到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由低到高排列。我国古人也早就指出,"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人只有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才会  相似文献   

20.
国春青 《党课》2008,(8):19-19
关怀机制的建立基础源自需要理论,它是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人的需要、动机和个人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积极性与需要紧密相连,由动机来驱动。因此,要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就必须了解人的需要和动机的有关规律。人的需要是复杂多样的,除基本的自然性需要外,还有包括交友、尊重、实现抱负理想等在内的社会性需要。20世纪40年代,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最先提出了需求层次论。他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五大类,并按所发生的先后次序分为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