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昕 《世纪桥》2008,(1):25-26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并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问题,也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对它的不同回答,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整个共产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2.
怎样评价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有人认为,20世纪是“共产主义试验与失败的世纪”,是“历史的误会”,“走入了歧途”等等。这些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开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道路,对历史进步和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是社会革命意义上的“同时胜利”论,并不否认政治革命的“一国胜利”;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政治革命意义上的“一国胜利”论,并不否认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必然是“同时胜利”。“一国胜利”论与“同时胜利”论不是对立的。因此,关于“同时胜利”论到了帝国主义时代已经过时,因而被“一国胜利”论所取代的传统观点,没有准确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社会主义胜利问题上的本来思想  相似文献   

4.
一、马克思主义依然是照耀21世纪人类前行的灯塔 记者:李院长,您好。近年来,您主持的“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陆续出版,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我们知道,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赢得世人瞩目;20世纪末,社会主义又因苏东国家的剧变而使世人困惑。那么,通过对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的研究和分析,您对社会主义的形势有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19世纪 40年代,完善于 19世纪末,而扬威于 20世纪上半叶,到 20世纪后 30年遭受到严重挫折。就 20世纪国际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历史看,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震惊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次真正地实现了向实践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变成了现实。第二件大事是,从 20世纪 70年代开始到 80年代末产生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由鼎盛转入低谷,马克思主义遭受到空前的严重打击。第三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 ,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 ,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 ,并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 ;斯大林在同反对派的论战中 ,曲解了列宁的思想 ,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论 ,继而又提出了“一国建成共产主义”论 ,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胜利的理论推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7.
近二十年来,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实现了三次思想大解放,逐步深化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步步推向前进,使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纪之交的世界上,显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三次思想大解放是相互紧密联系的逻辑发展,前一次思想解放为后一次思想解放开辟道路,并对新一次的思想解放提出要求和提供相关的条件;三次思想大解放的实现并不是思想解放的终结,而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三次思想大解放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在前进道路上及时总结经验又坚持排除干扰的成果,总结其间的经验有利于我们在新的征程中取得更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三个主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革命导师曾阐述过三个主题,其主题的使命各具特色。在深化改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深入研究这三个主题,对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社会主义能否取代资本主义和怎样取代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个主题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合理内核以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材料,把自己的社会主义学说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块理论基石之上,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次飞跃,使社会主义由空…  相似文献   

9.
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运用不平衡发展规律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连好宝,廖世忠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最卓越的贡献,是第一次运用革命发展的不平衡理论与策略,成功地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并取得划时代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向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东方社会主义理论与西方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两大构想。认真学习和研究东、西方理论,对于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东、西方理论的内容及特点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如果从 16世纪初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发表算起,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贯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两个必然”,正如《共产党宣言》指出的:“资产阶级的死亡和无产阶级的胜…  相似文献   

11.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困坷。在西方,“社会主义终结”论应时而出,有人宣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体制的竞争,在其正式开始后到75年时间里已经结束,资本主义获得了最终胜利。”①然而,此论尚嚣嚣未竟,在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实践的同时,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开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的大讨论。许多学者结合当今世界的特点,特别是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对社会主义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从理论上进行了新的反思和探索。在这个重新认识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新观点、新学说…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百年历史进程向社会主义提出了三大挑战。一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三是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从本国实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潮起潮落给人们的历史启示是深刻的、发人深省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因为历史发展中出现的曲折,不因为论敌的攻击而消失。相反的,日益显示其真理的价值和顽强的生命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目前虽然还处于低潮,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和发展坚定了人们的信心:世界社会主义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东方民族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是他们考察东方社会得出的科学结论。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列宁提出的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的初步运用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道路遵循了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原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而令人瞩目;20世纪末,社会主义又因苏东国家的剧变而发人深思。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正确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深入探讨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历史性课题。一、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几经飞跃发展,几经曲折坎坷,在跌宕起伏中走过了86年。回顾社会主义的历史行程,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深思和记取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列宁科学地分…  相似文献   

15.
宋连胜 《新长征》2007,(11):26-28
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回顾十月革命后的整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在革命方面,列宁"一国胜利论"提供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和信心;在发展方面,列宁"社会主义市场论"解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党建理论保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外交理论为社会主义寻找机遇。信仰、动力、方向与机遇四个维度旨在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保驾护航,也是为科学解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从1956年春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简称“十大关系”)到1995年秋江泽民发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简称“十二大关系、历时三十九年,代表了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十大关系”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五十年代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第~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始探索思想;“十二大关系”思想是九十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是对邓小平同志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十八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两篇…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表现为三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呈现出由共同胜利向一国首先胜利、一国首先建成转变的历史轨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进一步展现出一国首先崛起的历史趋势。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胜利论蕴含着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首先发生的因素,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侧重一国首先胜利,斯大林则主张一国首先建成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发生新的变化,新时代的中国一枝独秀,坚定地高扬起科学社会主义大旗,呈现出社会主义在中国首先崛起的历史趋势。这一崛起是以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崛起,而非建立新的霸权。探讨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到一国崛起的理论与实践进路,对我们坚持自信自立,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科学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场域,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发展。它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经历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时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新起点,经历了“两种发展体制”的转换和“四次严峻挑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