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谋宏 《政策》2005,(9):42-43
近几年,松滋市每年约有近1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45%。在这支打工队伍中,农民工党员约占全市农民党员总数的12.5%。大批农民外出务工经商,这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是农村入党积极分子人数开始下降,二是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三是部分农民工党员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四是许多优秀农民工积极要求进步,却不知入党申请书往哪里递交。这已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世纪行》2007,(4):8-8
通过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劳动力状况是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整体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绝大多数,而且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务农的劳动力大多数为中老年人。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在下乡调查中,同外出打工回来参加“三夏”的农民接触。这些农民谈了外出打工时饱受的辛酸苦辣,同时,也对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了殷切盼望: 一盼对外出打工农民加强引导和提供服务。近年,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人员相当多,由于信息不灵和竞争激烈,不少外出务工农民找不到工作,往返经济损失较大,甚至给精神带来极大痛苦。他们希望地方政府和  相似文献   

4.
田孟清 《理论月刊》2005,(9):190-192
劳务输出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恩施州劳动力严重过剩,政府为引导和鼓励农民外出打工,采取了一系列管理和服务措施,使该州劳务输出近几年发展迅速,"打工经济"勃兴,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打工经济的发展,江西省分宜县每年有6.22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丁,占农村劳动力的60%;有3.06万留守妇女,占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近60%;有1.11万留守儿童,占全县儿童的13.4%。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妇女多、留守儿童多的“三多”状况,在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下,  相似文献   

6.
怎样看待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杜鹰进入90年代以来,年甚一年的农村劳动力外出跨城乡跨区域的大规模流动(即所谓的“民工潮”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回顾80年代初期,农村外出打工人数不过几百万人,1988年愈20...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04年初,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与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联合组成“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影响”课题组,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北京市、河北省和四川省对248位留守儿童父母和359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深入的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本项研究始于2004年6月底,至2005年12月结束。课题组本报告基于对上述607位调查样本的分析完成。本研究对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为:“农村地区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就业而被留在家乡就读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儿童少年”。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是指夫妻双方在县外务工就…  相似文献   

8.
黄奏球 《政策》2004,(7):32-33
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大范围流动,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打工经济”。分析研究新形势下的“打工经济”,加强外出务工农民的组织、引导和管理,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今年两个“一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沈阳市农民外出打工,特别是偏远地区(康平县、法库县)的农民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对我市能否在201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从调查的情况看,政府把农民工纳入管理范围,针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在教育、制度、法规等各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农民的殷切期盼。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   总被引:254,自引:0,他引:254  
一、农民工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据农业部统计,2001年中国有7800万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同比增长5%,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3%;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扭转了自1996年以来连续4年增幅下降的趋势,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其中农民外出打工增收达1个百分点以上;在农民工外出打工所从事的职业中,80%的人选择从事工业、建筑业、餐饮业和服务业。这一组资料至少透露出如下信息:…  相似文献   

11.
卢富昌 《政策》2006,(10):30-30
近年来,郧西县按照“大培训、大转移、大发展、大增收”的思路,狠抓职业技能培训和服务体系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打工经济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6万人次,转移20万人。2005年,全县共转移劳动力11.3万人,实现打工收入6.3亿元,人均54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6%,打工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增效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0%和30%以上,呈现出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我们的主要作法是:——科学谋划打工经济。郧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80%,除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外,还有13万人需要转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打工经济的蓬勃发展,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目前已突破11万人,其中党员4100多人,占全区党员总数的10%。近年来,襄阳区在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党员较多的地区建立服务站和党组织,对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实行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人口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相对过剩。为了寻找出路,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在当地农村掀起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打工潮”。“打工潮”的兴起,对农村的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给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时代特点,探索新的育人之路,是摆在农村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兰继华 《前沿》2014,(1):132-134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使民族地区农村出现了空心化问题。民族地区本来人口稀少,城镇化又加剧了农村的空心化问题。空心化对农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要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解决,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位于广东海丰县西北部的革命老区赤石镇,历来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也有青年人在外打工建家,把子女送回老家由父母或  相似文献   

16.
位于广东海丰县西北部的革命老区赤石镇,历来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也有青年人在外打工建家,把子女送回老家由父母或  相似文献   

17.
宗新华  马用浩 《前沿》2013,(13):96-98
文章指出农民从种植业中获得的收入与其期望的收入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由种植业向其他行业分流的原因.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小集镇农村劳动力的分流路径主要有养殖、做生意和打工三种,而各种分流路径对劳动力都有一些限制性因素.在对各种分流路径及其限制性因素进行探析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小集镇农村劳动力分流中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分流路径十分有限以及收入较高的分流路径的限制因素对劳动力的限制过强.针对这两个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比如增加对养殖户的扶持、对有创业潜质的外出打工人员进行扶持以及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等.  相似文献   

18.
位于广东海丰县西北部的革命老区赤石镇,历来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也有青年人在外打工建家,把子女送回老家由父母或  相似文献   

19.
邓秀华 《湖湘论坛》2009,22(1):77-79
本文在开展湖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现状、特征及其成因,指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新农村建设的双重影响,并提出进一步扩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积极功能的措施及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位于广东海丰县西北部的革命老区赤石镇,历来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也有青年人在外打工建家,把子女送回老家由父母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