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保护一个民族文化精华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保护好这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遗产。普洱的各民族创造了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节日相结合而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今后的发展中,既要保持地方传统文化本色,保护民族文化核心价值,又要不断创新,避免表现形式的模式化;建立民间组织为主,政府倡导推动为辅的"办节"机制;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传统节庆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知识密集和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低成本、无污染、可重复开发等特点,在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被经济学家们誉为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延边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要把握好各种机遇,发挥多种优势,大力发展延边州民族文化产业,把延边州民族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1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文化的作用,对文化产业的地位认识不足。在建设中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商品、文化  相似文献   

3.
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蕴含着民族文化最深的根源,保留着形成民族文化的原生态,还含有民族的情感和特有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新时期保护中国传统节日并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对弘扬民族文化,规范人们行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的传播语境中,如何维系本国与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从而达到一种文化和谐状态是攸关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中国当下的文化认同,存在着多民族文化认同与传统文化认同的双重危机。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认同问题,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途径;必须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性相统一,在重新审视现代生活中传统文化元素意义的同时,通过具有创新精神的大众传媒以正确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传递给受众。  相似文献   

5.
主导文化是一个民族确证和生存的"精神自我"和"意义自我",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身份"。主导文化建设对重建民族的文化自信、生成民族的文化认同、培育文化的民族意义具有主导性作用。全球化不仅使经济、科技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渗透、相互制约,而且渗透、动荡甚至激烈冲突的倾向更蕴涵在不同民族文化之中。文化身份、文化认同和精神自我、意义自我在全球化时代受到空前的挑战。我国是一个文化传统历史悠久的国家,但我国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又面临西方文化的渗透,因而,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导文化建设对强化民族意识、培育民族精神、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族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建设良好的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民族文化展示活动是建设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民族文化展示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理解、团结互助的同时也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文章从民族院校民族文化展示的实际活动出发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自夏商周以来,中国东北地区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一地域文化有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具有独特的历史特征:即典型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多民族文化聚合的构成方式、多元文化类型共处的并存形式、民族文化融合中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地域文化内部的地域性与不平衡性。这些特征与我国诸多的地域文化相比,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  相似文献   

8.
中华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载体,凝结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民族性格、道德风尚和思维方式。传统节日的来源及其厚重的文化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遵从节令时序,追求天人和谐;二是敬天法祖,崇尚人伦和合;三是辟邪祈福,祝祷吉祥安康。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要尊重民族文化基因,接续民族文化断层;传承更新传统节日的仪式与符号;在交流融通中提振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互动关系。民族文化的变迁有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有制约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经济增长对民族文化变迁也具有作用和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华坪县位于滇西北与川西结合部,面积2200平方公里,人口15万,聚居着26种民族,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相互渗透、融合的今天,华坪县要顺应这种趋势,盘活自身文化资源,吸纳先进地区的成果和经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1.
百色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孕育了绚丽多彩的优秀民族文化。这对于统一战线事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统战价值。因此,应充分挖掘并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创百色文化统战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村落及其文化内容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与活态技艺,对其予以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民族传统村落的法律保护存在着缺乏国家专项立法、重要文化因素存在法律空白、现有制度可操作性不强、针对村落主体基本权利关照缺失等问题,当务之急,是通过采取构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法、建立原住民基本权利保障条例、加强行业组织建设以及建立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等措施,方能实现民族传统村落及其文化内容的全面性、整体性保护。  相似文献   

13.
中原文化高扬着爱国主义的奉献精神,蕴涵着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价值取向,昭示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通过开展中原优秀文化精神的推介和宣传、建设具有河南区位特点的精神文明、展现河南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等活动,使民族精神真正成为一面文化旗帜,增强全省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进而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不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韩国民族文化特性与韩国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国的民族文化特性主要体现四个在方面:异质性儒家文化、多元文化的融合与改造、"自励"与"排它"下的忧患与团结、尊师重教下的民族竞争力。正是这种民族文化指引指引着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使韩国经济迅速跃居"亚洲四小龙"的地位。因此理解和把握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我们重塑中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研究韩国现代化中的民族文化特性,将对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德钦,历史上是滇藏茶马互市的必经要道,也是由滇入藏的交通要冲。境内有藏、傈僳、纳西等13个民族,藏语通行于各民族之间,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并存的山区农业特困县。这里虽然有多族文化的宝贵资源,但也面临着正确引导多样性文化和谐繁荣的任务。加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对于民族地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与宗教不可分的紧密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民族宗教化与宗教民族化。宗教使民族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民族使宗教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民族通过宗教彰显其个性和特色,宗教通过民族扩大其声望和影响。民族和宗教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的基本发展趋势是: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仍将是民族矛盾与宗教冲突的主旋律;国际社会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的机制显著增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文化融合的势头强劲;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走向明显。21世纪民族与宗教关系的发展变化,一方面要受新时期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展变化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会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产生特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民族文化缺失的现象。对外语专业学生来说,承担着未来文化传播的任务,在提高学生外语语言及文化知识能力的同时,必须注重丰厚本民族文化底蕴,缺乏民族文化底蕴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民族文化传播。翻译教育是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才能更好地译介、传播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的浓缩与传承,它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是维护文化主体和文化主权的重要依据。因此,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9.
广告传播总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进行,既受制于民族文化,又蕴含或反映着民族文化,而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电视广告往往更易于为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同。本文主要以中国的电视广告为例,分析民族文化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并据此阐述电视广告创意的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独具民族特色的老字号,它们既是一种商贸景观,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老字号具有历史深度,又凝缩了民族智慧的精华,同时还是多年来市场探索的结晶的积累、结出的是实干兴业的硕果,彰显的是中国工匠精神、商业智慧、家族精神等中国独有的文化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产业品牌的瑰宝,应该倍加珍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让老字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再次焕发生机,考验着老字号企业的经营智慧,也影响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