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规范党内立法是构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逻辑起点,应完善党内法规制定机制,扩充党内法规解释机制,科学订立党内法规立法规划。强化党规执行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获得生命力的根本措施,要丰富党内法规制度的供给、增强党规意识、完善执行机制,为党规执行提供前提、条件和保障。党内法规的监督机制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内置的实现自我进化、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要优化党内法规备案机制,健全党内法规评估机制,完善党内法规清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提高管党治党的水平,必须注重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与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推动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互联互动,要树立依法治国必先依法治党的法治理念,重视党内法规制度与国家法律的立法衔接,厘清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适用的边界,健全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抵触的处理机制,进而实现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法规制度的基本框架日趋完善,但制约监督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需要从完善党内法规的立法制度、完善党内法规整体框架、完善党章、协调党内法规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提高党内立法科学化水平、注重党内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反馈等方面着手,推进党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6,(11)
经过长期发展,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工作理念、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日趋完善。新形势下,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应遵循制度治党基本思路,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科学性;注重实施细则、配套制度建设,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系统性;建立健全执法保障体系,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性。  相似文献   

5.
党内法规的制定体制是指推动和影响党内法规制定、修改、废止的整个运作机制,具体涵盖了规划、起草、审批、备案、清理和评估等环节步骤。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定体制的良好运转,有效促进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然而,新时代党的建设对党内法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内法规体系中仍然存在着备案审查制度不完善、实施评估制度不规范、长效清理机制不健全等制定规范问题。因此,党内法规制定体制应当在遵循党的领导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按照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对各项内容进行系统而有计划的补充、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党内法规制度对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现行党内法规制度,无论是法规制度规定层面,还是法规制度落实层面。都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使党员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因此,应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如适时修改和完善《党章》、加强党内程序立法等,从根本上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党内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并存是转型期中国法治社会的新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以党章为根本的党内法规体系,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互动之机制尚付阙如,存在着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边界模糊、党内法规制定权限不清、规范冲突处理不协调等问题,导致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不畅,调整领域产生断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注重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迫切要求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机制:厘清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权力边界,确立党的立法部门与国家立法部门的联动机制,构建党内法规向国家法律转化之机制,完善党内法规内部备案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8.
肖金明  王婵 《理论学刊》2022,(1):111-122
地方立法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地方社会治理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创新和完善地方立法工作,以地方立法引领地方社会治理的改革和进步,是推进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何保障地方立法质量从而保障地方社会治理水平,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地方立法工作的重大课题。完善地方立法质量保障体系,推进地方立法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地方立法工作理念与规范,进一步明确和恪守科学民主法治总要求;创新地方立法工作体制与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地方立法工作总格局;创新地方立法工作体系与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地方立法工作总布局。另外,应当进一步加强地方立法与社会守法、党内立规的关系,以高质量的守法和立法立规一体化,推进地方立法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实效和治理效能,从而提高地方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党内法规制度的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宏观、中观和微观问题。宏观上的问题是,党内法规规范体系不健全,缺乏系统完备性;中观上的问题是,有些党内法规制度缺乏适应性,不能充分反映和适应实际需要;微观上的问题是,有些党内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够强。梳理党内法规制度质量问题发现,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上缺乏系统性,党内法规制定过程中的制度和机制不够完善,民主立规、科学立规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提升党内法规制度质量,要系统建设党内法规三大体系,抓好制定流程管理,完善制定机制,贯彻科学立规、民主立规理念。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党内法规制度的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宏观、中观和微观问题。宏观上的问题是,党内法规规范体系不健全,缺乏系统完备性;中观上的问题是,有些党内法规制度缺乏适应性,不能充分反映和适应实际需要;微观上的问题是,有些党内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够强。梳理党内法规制度质量问题发现,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上缺乏系统性,党内法规制定过程中的制度和机制不够完善,民主立规、科学立规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提升党内法规制度质量,要系统建设党内法规三大体系,抓好制定流程管理,完善制定机制,贯彻科学立规、民主立规理念。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核心内容,并强调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全面性与完备性,使得建设科学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关键任务。构建一套科学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路径。作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党内法规评估机制有着提升党内法规制定质量、增强管党治党实效性、推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优化更新的重要意义,成为促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科学完善的重要抓手。在党内治理法治化背景下,应建立以立规前评估为先导、以立规中评估为着力点、以实施后评估为核心内容的"三位一体"的党内法规评估体系。通过对党内法规从制定到实施的全程把控,确保到建党100周年时建成内容完善、体系科学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蒯正明  任秀娟 《探索》2015,(1):32-36
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不仅对于加强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全面构建党内法治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完善党的法规制度体系,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加党内法规制度系统的协调性,避免法规制度冲突;做好党内法规制度的修改、补充和废止工作,促进法规制度创新;保证党内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避免法规制度虚置。  相似文献   

13.
地方立法作为整个国家立法体制的一部分,在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的同时要保证地方立法符合宪法的精神和宪法规定。加强哈尔滨市地方立法合宪性控制机制建设必须加强法规立项、起草的合宪性控制机制建设,加强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民主机制建设,建立立法的评估和法规清理机制和完善地方立法备案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党的领导入规与入法所形成的法规制度是贯通全面依规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联结制度,集中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党规与国法关系的论述。党的领导法规制度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依据、以“党规—国法”二元治理模式为基本前提、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最终目标。在系统论研究范式下,可以从并立关系、耦合关系和一体关系这三个视角梳理党的领导入规与入法的立法现状。为全面提升党的领导法规立法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需从整体上统筹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入规入法的程序制度,严格规范条款表述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组织纪律建设,反腐倡廉党内法规是党内组织纪律建设的重要方面。反腐倡廉党内法规经历了萌芽、曲折发展、恢复前进和快速发展时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积累诸如将反腐倡廉党内法规作为党内反腐败治理的主要形式、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双轨并行推进反腐败治理等先进经验。基于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提出规范反腐倡廉党内法规的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推进反腐倡廉党内法规的执行、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的普法教育等建议,以进一步完善中国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建设,提升其应有质效。  相似文献   

16.
增强党员参与党内法规执行是推进依规治党向纵深发展、提升党内法规执行力的关键举措。党员参与党内法规执行是党员行使参与权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内法规执行的必然要求。目前党员参与党内法规执行尚存在部分党员参与认知偏误、制度规范建设不足、机制保障力度薄弱、参与方式渠道滞后等问题。通过激活党员参与意识、完善制度规范、形成机制合力、增进技术赋能等方式,可以从整体上拓展党员参与党内法规执行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7.
党内法规清理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标准化是党内法规清理的现实选择。推进党内法规清理工作的标准化,有利于党内法规清理规则的确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推进以及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从标准化理论视角来看,党内法规清理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即"由谁清理""清理什么"和"如何清理",主要包括原则、主体、范围、方式、程序、方法等内容的标准化。实现党内法规清理的标准化,需要在运动式清理的基础上从设立党内法规清理的常设机构、创新党内法规清理的运行模式、完善党内法规清理的保障措施等层面,建立完善党内法规清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内反腐制度建设,形成了由规范从政行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惩处违法违纪行为、反腐败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等方面制度构成的党内反腐败制度体系。党内反腐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是,坚持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坚持党内法规与党内规范性文件相配套,注重制定反腐败的基础性党内法规,注重制定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党内法规。  相似文献   

19.
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作为一种事后评估,对保证党内法规的合法性,提高党内法规的立法质量,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指标体系应坚持以合理性评估为基础,以合规性评估为基本导向,通过文本评估和效果评估、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模式,形成合规性、合法性、合理性、技术性为主要内容的文本评估框架,执行性和政治性为内容的效果评估框架。  相似文献   

20.
林蓉蓉  谷志军 《探索》2020,(3):98-106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从数量规模型立规转向质量效益型立规,开始聚焦于党内法规的制定质量和执行力方面,使得党内法规评估成为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点。在现有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指标体系中,文本质量评估占主导地位,而实施效果评估则相对弱化,以至于难以从根本上破解当前党内法规执行力不足的问题。为此,需要基于"投入-过程-产出-结果"的逻辑框架,从人力投入、经费投入、实施机制、可操作性、协调性、适时性、实效性、党内治理、党群关系等方面,构建一套以实施效果为主导的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和管党治党的实效性,有助于把党内法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