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尹黎  杨文浩 《学理论》2013,(17):343-344
大学图书馆的德育功能毋庸置疑,但其中的反道德现象亦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一是图书馆馆员缺乏德育意识;二是大学生普遍具有道德认知,但缺乏道德行为的自觉性;三是图书馆是陌生人空间,缺乏对道德行为的监督。因此,高校工作者要突破传统观念,明确图书馆作为大学学习中心的地位;改革人事体制,提升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素质;多管齐下,构建图书馆全方位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面临的压力,探讨了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并结合实际对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职业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学科馆员制度的内涵,分析高校图书馆构建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指出高校图书馆构建学科馆员制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构建学科馆员制度的几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高校图书馆馆员与读者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馆员与读者冲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规避馆员与读者之间冲突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邵明丽 《学理论》2010,(12):173-174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的和谐发展必须要注意处理好馆员与读者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领导与馆员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应该注重图书馆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3)
系统效率能反映出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大的系统。资源、读者、馆员等都是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系统要素。只有建立健全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增强馆员的文化责任意识,培养馆员的制度意识,才能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使用及文献信息服务网络化的建立,对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单论述了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图书馆馆员培训的必要性和培训的内容及途径。  相似文献   

8.
周媛媛 《学理论》2010,(5):63-64
科馆员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的服务模式,被国内高校广泛引入到图书馆工作中并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阐述了学科馆员制度在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过程,国内学科馆员制度实施的策略,以及未来学科馆员发展的方向等。  相似文献   

9.
从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岗位成才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阻碍女性馆员岗位成才的因素,并对女性馆员岗位成才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借以引起高校有关部门对女性馆员岗位成才的足够重视,帮助女性馆员在工作岗位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吴涛 《学理论》2010,(8):53-54
运用女性主义视域触及图书馆工作研究中的盲区,从图书馆从业人员主体——女馆员自身的身体美学和互相之间的相处状态两个方面揭示其与图书馆工作要求的抵牾之处。目的在于警醒女馆员们提高身体健康意识,树立身体美学观念,正视自身心理的阴暗面,恰当地处理互相之间的关系;为图书馆领导进行决策提供参照系;呼吁读者们消除对女馆员的误会,促进图书馆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馨文 《学理论》2009,(18):270-271
从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岗位成才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阻碍女性馆员岗位成才的因素,并对女性馆员岗位成才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借以引起高校有关部门对女性馆员岗位成才的足够重视,帮助女性馆员在工作岗位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何瑜 《学理论》2013,(22):182-183
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应保持平等尊重的良好关系。图书馆的文献区分服务、服务秩序维护时要做到满足最少需求,保证全体读者文献信息需要。同时,要切实加强馆员职业伦理建设,提供准确、快速、文明和人性化的文献服务,保证服务质量。图书馆和馆员自觉树立隐私保护意识,维护读者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学科馆员需要具备的资格和能力、工作职责及高校图书馆设置学科馆员的必要性,并对学科馆员的培养和发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金海花 《学理论》2012,(25):141-142
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内涵和工作职责,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强化学科馆员制度的重要性,重点从创建良好的用户信息服务环境、与院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嵌入式信息服务、开展学科专题索引推送服务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5.
付婉秋 《学理论》2012,(13):198-199
介绍了嵌入式馆员的源起,国内外嵌入式馆员服务的发展状况,以及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馆员服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权利是一个源于美国的概念。中国学界对图书馆权利本质的概括主要有公民图书馆权利论、图书馆员权利论、公民与图书馆人权利论三种观点。图书馆权利本质上是公民对图书馆资源自由平等地使用与提供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以人为本"式的管理和服务是图书馆事业的根本。"以人为本"式的管理必须把馆员和读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缺一不可。树立"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树立"以人为本、馆员第一"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8.
学科馆员制度既是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一种高效的交流与互动机制,也是一种全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代表着图书馆服务理念由"资源主导"向"用户主导"转变的发展方向。借鉴团队管理模式,组建跨部室学科馆员团队,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大学图书馆"单兵作战""行政集权""被动僵化"的单向组织结构和低效管理模式,对于推进我国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良性稳健发展,促进大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鹏星 《学理论》2012,(30):138-139
当前党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大多仍采用传统的参考咨询模式,这种被动单一的服务模式,已远不能满足教学科研人员对信息的需求。文章以党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的实际要求出发,介绍了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来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对其在推行中还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党校图书馆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李秀淮 《学理论》2009,(29):266-267
高校图书馆文化环境在学术文化、活动文化和环境文化方面出现延展的趋势。馆员素质是文化延展的核心力量。通过潜能激励、创新激励和学习激励等多种激励措施,提高馆员素质和创新意识,是推动高校图书馆文化环境延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