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马国华 《人民论坛》2011,(8):214-215
孔子的人伦思想涉及到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种人际关系,孔子的人伦思想就是对这五种人际关系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的阐释。孔子的人伦思想中始终有一种施报平衡的原则贯穿其中。这种施报平衡原则是我国自原始社会到春秋时代的人际关系与国际关系惯例。孔子主张从自己开始主动建立和谐的施报关系。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中庸之道在中国有深远的影响。中庸是孔子哲学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孔子讲中庸的政治目的就是保持合乎周礼宗法等级制的社会政治秩序。对中庸之道深入进行一番批判性的研究,并结合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改革、发展、稳定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应当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王琦 《世纪行》2014,(2):48-48
<正>马年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有"富二代"回答家风就是"不啃老不坑爹";有香港影星说家风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国比家大";还有小孩说家风就是"爸爸每周打我一次";而85后武静的回答就有些"调皮"了,她认为"家风"就是老公挣钱老婆花。(2月9日《华商报》)  相似文献   

4.
伍莉  万永林 《思想战线》2006,32(2):117-122
有明一代,丽江磨些土官木氏与中央王朝之间结成了良性互动的君臣关系。洪武年间,阿甲阿得倾心归附,朱元璋赐以木姓,授世袭土知府职,委其镇守滇西北、屏藩藏区的重任,开创了两者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木氏与明王朝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反映了中央王朝对磨些强大的政治吸引力和影响力,体现了磨些氏族对统一王朝的归属认同感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5.
正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见贤而思齐。为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由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和海南省档案局(馆)联合主办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在省档案馆展出。展览以不同历史时期34位优秀共产党人特别是老一辈革命家感人的家风故事为主线,通过248件档案资料,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  相似文献   

6.
在儒学史上,周公、孔子的关系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周公"以德配天",在获得并试图保存政权、否定有常天命的前提下,以道德论证和捍卫权力;然而由于天人关系为王权阻隔,以致天人不通,道德沦为权力的附庸.孔子在周礼的基础上,突破性地"以仁释礼",翻转道德与权力的关系,以道德评判和制约权力,并跨越王权,以仁心沟通天命,重建天人关系.周公建制、孔子立言,儒家形而上学与政治哲学之格局基本形成,两圣可谓双峰并峙、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管党治党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极大地赢得了党心民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驰而不息全面从严治党。这其中,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就成为党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家风正,可促进党风好转;家风不正,可影响党风进一步恶化。从近年来查处的大量腐败案件看,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已成为引发贪腐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警醒领导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人伦观涉及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五种人际关系,其特征有四:第一,强调人际关系双方双向对等的道德义务。第二,在建立和谐的人伦关系过程中强调自己的主动性。第三,调节人伦关心的道德规范都要求心行合一。第四,父子关系相对于君臣关系更具有根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16,(5):62
正家风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是先人从一代又一代的生活中总结出的家族风气。若每一个人都能维护好自己的家风,借鉴别人他姓的家风,我们定能发掘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弘扬之。良好的家风是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高尚的精神情趣和塑造孩子品行的无形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多次要求领导干部"修身齐家",培育良好家风。十八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为何要如此重视家风?从历史来看,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从"从严治党"来看,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则关系党风、政风,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11.
周初的礼制设计,"子"爵是小诸侯的爵位,春秋时代华夏小国之君和蛮夷戎狄之君,都被华夏大国贬称为"子";而华夏大国公卿,政治地位与这些子爵诸侯相当,因此也被称为"子","子"遂有尊称之义。《论语》中孔丘被尊称为"子""孔子",与他的男子性别、道德学问、圣人地位、弟子尊敬均无任何关系,惟一相关的就是他的官职:孔丘当过华夏大国鲁国的公卿。孔丘称"子"现象至少折射了周礼三个方面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华夷之间,显示了华夏民族强大的文化优越感;在华夏内部,显示了大国自豪的实力优越感;在君子之间,则显示了官本位的价值观和等级森严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20,(13)
正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家德,她不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每个家庭教育的智慧体现,良好的家风家德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力量。家风家德是两岸血脉相连的历史传统,也是两岸共同的价值观传承。两岸家庭的和谐,直接影响到两岸关系的稳定;两岸同文同种的文化因缘,成就两岸家庭"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核心内涵,这个群体也是"两岸一家亲"的具体实践者。  相似文献   

13.
赵璐璐  刘后滨 《人民论坛》2011,(12):162-164
贞观良好政治风气的形成,得益于君臣的共同努力。唐太宗对纳谏心理障碍的克服和勇于改过的气魄为臣下进谏提供了一个畅通的渠道,而群臣通力合作、一心为公,最终成就了贞观之治。当时的君臣关系,蕴含着值得我们深刻思索的智慧: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营造公正和谐的工作环境,贞观君臣的态度和心理都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1,34(4):103-110
中国历来重视"家"与"国"之间的关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目的。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文化土壤、协调基层社会家事纠纷解决、推动基层社会自治、德治、法治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功能未得到充分实现。为此,要大力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积极发挥家庭在社会纠纷解决中的助力作用,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开辟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贞观良好政治风气的形成,得益于君臣的共同努力。唐太宗对纳谏心理障碍的克服和勇于改过的气魄为臣下进谏提供了一个畅通的渠道,而群臣通力合作、一心为公,最终成就了贞观之治。当时的君臣关系,蕴含着值得我们深刻思索的智慧: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营造公正和谐的工作环境,贞观君臣的态度和心理都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正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领导干部的家风,更是关系党风政风,关乎民风社风。领导干部如何治家,习近平总书记给出这些"治家箴言"——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各级党委(党组)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14,(5):58-58
正近段时间,"家风"成了热门的公众话题,引发人们的追寻与热议。中国家庭留下了无数家风故事,将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伟人家风"毛家的人不经商、不赚钱。从我母亲到我这一代,都是靠工资生活。"毛泽东之孙毛新宇曾这样说道,"低调做人、清廉是毛家的家风。"毛泽东十分关爱子女,但也严格要求,从不为子女谋职位,搞特权。新中国成立初期,毛岸英被安排到政务  相似文献   

18.
孙玉茜 《求索》2013,(9):78-80
《诗》是西周礼乐制度的文学载体。作为儒家修身养性的经典教材,《诗》对礼的道德承载起于孔子。孔子是周礼的坚决维护者,他对《诗》的阐释一方面基于其“发乎于情”的文学特质,另一方面则基于《诗》中所蕴含的周礼精神。孔子在与弟子授诗、论诗的过程中,将《诗》之情自觉地引向“礼”之情,即通过对诗情的体味升华到对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孔子不仅开启了中国《诗》学阐释的先河,同时也打开了两汉《诗》学礼化之通路。  相似文献   

19.
优秀传统家风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中,是中国古人对于家和人旺等传统家庭观念的集体认同,它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基本遵循的家庭伦理秩序、道德风貌和文化风范等。在当代中国社会,传承和构建优秀家风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从布迪厄"场域—惯习"论的分析视角出发,我们试图探究中国当代家风的新范式——在审视和扬弃传统家庭伦理规范的基础上,强调社会与家庭的场域联系,从而使得个人惯习在道德的教育与践行之间达成一致的当代家风范式。通过研究,力促社会与个人之间形成关系性的双向互动,进而达到完善家庭乃至社会的伦理规范与道德教育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是儒家文明的开创者。儒家原始经典"六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典籍,历来被传统文化学者所信奉。有关于孔子与"六经"成书的关系,大致分为两种说法:孔子创作;孔子编纂。孔子创作"六经"的说法既缺乏文献学依据,也没有历史事实作为支撑,不被人所信服。分别依据历史事实和文献材料论述"六经"的成书,从而可以探取孔子与"六经"的真实关系,且能印证孔子编纂"六经"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