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司法改革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其核心是“两个去除”:去除司法地方保护和去除司法行政化。实现前者的路径包括人财物的省级统管和司法区划的建立,实现后者的路径主要包括改革司法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规范上下级法院关系和司法公开。落实这“两个去除”,是保障独立审判,维护司法权威,实现我国社会的司法之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司法公开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人民主权的实现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司法公平公正、树立法律权威、提升司法公信的基础,更是督促司法工作人员不断提升司法能力、约束司法行为、预防司法腐败的有效手段。只有实现审判流程和裁判文书的全面上网公开,实现司法的透明化、阳光化,让社会大众了解司法,才能形成遵法、信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也能够督促司法工作者提升司法能力,实现廉洁司法。  相似文献   

3.
司法公开的基本法理在于司法权是一种直接关涉社会正义和公民权益的公共权力。在现代社会,司法公开是以公正和效率为价值取向,并有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司法是保障人民自由权利、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司法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司法公正的基础上,而司法公开是促进司法公正的保障。为此,为实现司法公开的社会价值,使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应在司法公信力、司法廉洁、培育法律信仰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基于对法律和司法实践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和司法对公众的权威力。微博直播庭审作为微博传播与司法机关庭审工作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具有司法公开、司法参与、社会监督和法治教育的功能,也正是这些功能使得微博直播庭审具有了司法公信力构建的特性。微博直播庭审从心理认同、制度实践、价值目标、司法主体、文化环境等多个维度,树立法律信仰,落实司法公开,实现司法公正,提高法官素质,传播法治文化。从而实现对司法公信力的多维构建。  相似文献   

5.
军事司法民主,是指独立的军事司法机关所进行的适度反映民意的司法活动必须通过体现民主精神的程序进行。军事司法民主具有与国家司法民主相统一、具备现代司法民主的基本内涵和党的领导是加强军事司法民主建设的根本保证的特点。军事司法民主以军事审判独立为基础,军人有权通过有效的途经参与军事司法和有效地监督军事司法,其基本内涵包括:军事司法程序的公开和军事司法程序公开的延伸:听证公开。在我国军事司法民主实践中的表现是:军事审判公开原则的内容和贯彻落实;对军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保障;军人陪审员制度建设的完善;军事法庭庭审中被告人最后陈述程序的贯彻以及军人监督员制度的建立。加强我国军事司法民主建设,对于完善军事司法理论、健全军事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借鉴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 推进我国刑事司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四)>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人权入宪,必将进一步促进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任务的顺利完成.刑事司法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借鉴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从加强司法独立的制度保障、重塑刑事司法理念、改革劳动教养制度等方面推进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7.
司法正义不仅是司法从业者的职业道德问题 ,更是一个制度问题。司法的道德合理性基础是矫正正义 ,由此我们可以确立司法正当性的三个标准 ,即对等性标准、人道标准和功利标准。司法的制度性道德体现为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 ,尤以程序正义最为关键 ,其内容包括人道、公正和自主三个基本原则。司法正义的实现要有外在制度和内在道德的支持 ,因此司法独立、法官和律师的德性以及律师制度等 ,都构成了司法正义实现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司法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公开监督、全程监督和多维监督等是其有效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可以促使司法权力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保证社会正义的实现,加速公共权力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加入WTO,法律制度全球化又一次地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司法公开又是我国法律制度全球化的突破口。司法公开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与司法改革的三大目标——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和司法独立的关系上。目前完善我国司法公开还需要一定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0.
深化司法公开,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必然趋势。我国的司法公开虽然成效明显,但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观念偏差、机制缺乏、保障不足。司法公开只有不断扩大司法公开范围、拓宽司法公开渠道、创新司法公开方式,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11.
司法民主化就是公民参与司法活动,分享部分司法权并对法官行使司法权进行监督。从法理而言,如果司法领域排斥司法民主,那么,司法只能由职业官僚来操持,其结果就是司法官僚化,从而导致司法权的滥用。司法民主化的实现形式主要有当事人主义的诉讼程序、陪审制、公开审判制度以及裁判文书的说理和公开等。  相似文献   

12.
司法审查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一项重要原则,是WTO规则具有权威的重要保障机制。加入WTO以后,其司法审查机制的运作对我国的政府工作实现行政法治提出相当高的要求,也是强有力的推动。我国的警务公开和我国其他政府工作一样,应当以适应WTO司法审查机制为契机,充分利用并拓展我国传统的行政诉讼领域:一是把宪法诉讼纳入行政诉讼并且贯彻司法积极主义原则;二是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三是把违反警务公开法律的抽象警务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四是把侵害警务公开权利造成损失的列入国家赔偿制度的范畴,允许权利人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在此基础上,加大警务公开救济制度的建设力度,全面建立警务公开制度,推进现代警务和警务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3.
检务公开是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但目前的检务公开尚存诸多不足,如公开的机制不够完善,公开的内容滞后不全,公开的范围模糊不清,公开的方式单一不变等,而理论层面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传统意义的"检务公开"上,且多为检察实务工作者的经验总结。检务公开制度亟需适应新媒体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司法拍卖的出现为司法拍卖制度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构建网络司法拍卖具体模式,需要解决各个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及各自进行权利行使和责任承担的问题。淘宝网司法拍卖的模式,是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解构淘宝网平台与法院以及相关当事人的关系,并充实相关责任承担的制度设计,实现司法拍卖活动向着透明、公开、公正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公众司法知情权呈现出了新的属性。分析实现公众司法知情权在这个时代所存在的困境,以及涉及国家秘密、隐私权、未成年犯罪案件等特殊案件的公开界限。文章从利用新媒体实现公众司法知情权现有的问题出发,探索解决的路径为公众知情权的实现提供制度与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司法赔偿程序因为产生阶段特定的经济、政治、观念等因素,在确认违法、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复议机关复议、人民法院审理决定等方面均缺乏公正、公平、公开的基本理念,成为整个国家赔偿制度的“瓶颈” 。司法赔偿程序应当在以人为本、保障人权等理念的基础上,借鉴我国行政赔偿程序中的相关解决措施以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司法赔偿程序的做法,实现自身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美国司法界在判例法传统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司法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对司法程序及司法记录的知情权得到保障,并通过利益衡量机制对公众知情权进行了必要的限制.但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远程公开方式对美国传统的司法信息公开制度带来了挑战,在各方争论中,美国司法界采取有限制的远程公开思路,按照信息内容、案件类型区别公开,并利用XML技术对敏感信息进行识别、处理.当前,我国的司法信息公开制度处于传统司法信息公开与远程司法信息公开交错发展的新阶段,传统司法信息公开尚未建立健全,远程司法信息公开的挑战却又如期而至,因此美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司法规律的内在要求来讲,判例制度是实现司法统一的必由之路,是司法公开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纠正轻视判例的传统偏见,借鉴英美法系判例法的优秀成果和大陆法系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国情,探索法律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性,克服各种观念性障碍和技术性障碍,确立并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司法的社会效果主要体现于司法对社会的功能和社会对司法的认同。"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当前衡量审判工作的重要标准。在司法公信力缺失的今天,应当推进审判公开制度、建立裁判文书质量管控机制、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提升司法审判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20.
当前,以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以司法公正树立司法公信则被认为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庭审公开作为司法公开的核心内容,理应成为提升司法公信力的着力点。然而,当前庭审公开实在具体操作层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庭审公开的问题与其缺乏科学合理的程序控制有关,需要在庭审公开原则的基础上,明确案件公开审理的范围,并制定相关制度,将庭审公开置于程序控制之下,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