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渐进式改革战略必须重视有效化解改革风险,转型社会面临着市场风险和制度风险的双重约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简称一般保障)的内在功能是化解市场风险,而转型阶段需要构筑转型保障制度,旨在化解制度变迁风险;转型时期存在着一般保障与转型保障双重保障形式的共生关系,彼此分工协作和动态演变,构筑了完整意义上转型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内涵。  相似文献   

2.
上海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与全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密切相联的,其改革应放在全国改革的大背景中去探索。本文拟结合我国整个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发展态势,重点分析上海工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目标模式、实施步骤、近期措施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突显。究其原因十分复杂,因而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若任其发展必将阻碍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乃至危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尽快从改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4.
试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钱丽英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载体。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实...  相似文献   

5.
清晰的产权关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要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是关键。武汉市国有企业比重很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绕不过的课题。我国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表现为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与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者职能搅在一起;表现为所有权被肢解,无人真正对国有资产负责;表现为所有者权益不到位,缺乏对国有产权代表的有效监督。这些问题,在所有国有企业、包括已经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在于从根本上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按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建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近年来,烟台市委、市政府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紧扣加快发展主题,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胆进行政府职能的整合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使烟台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加速。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也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烟台市在探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把改革的力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结合起来,抓住机遇,高点定位,大胆创新。1998年,就将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从财政部门…  相似文献   

7.
是公有制还是社会所有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一个根本性的理论问题陈小玲当前,为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可是有人对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做法表示怀疑.他们强调社会主义公...  相似文献   

8.
一、改革的中心目标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就是我国全民所有制的资产。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是决定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标志和首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和继续向前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因此,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制度自  相似文献   

9.
“刚进行混改时,就有很多声音质疑我们侵吞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尽管后来我们企业的混改很成功,还是有人给我们扣这样的帽子.”在一家被称为“混改样本”的企业采访时,企业负责人私底下跟记者说. 通过机制改革,最大化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市场活力,一直是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目标.然而,记者近期在采访中听到多位企业家反映,混改面临三重束缚,导致企业家被捆住手脚,难以充分发挥活力:大量国资流失风险点和制度死角存在,导致混改面临较大风险,企业管理者担心被舆论秋后算账,被扣上“国资流失”“侵吞国资”等帽子;混改企业面临党管干部和市场选人用人的矛盾;员工持股改革遭遇法律障碍,相关法律配套滞后,导致员工持股难以操作.  相似文献   

10.
尽快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率,实现保值、增殖的目标,这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然而,这一改革和制度创新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际操作中已遇到了诸多矛盾或障碍,以致进展缓慢,甚至难以推开。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难点,即观念、利益、机制、配套。难点之一是观念问题。目前有几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识难以统一。一、“资产政权论”:认为国有资产是国家的根本权力,执政党就必须直接管国有资产。二、“企业机关论”:认为企业领导人是国家机关干部,资产管理必须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三、“新增婆婆论”: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