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国行政法典的法律规范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予以定位:其一,“一般行政法律规范”还是“一般行政法律规范加部门行政法律规范”?行政法典宜选择仅对一般行政法律规范进行法典化,编纂行政基本法典。其二,“法治政府的法律规范体系”还是“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体系”?行政基本法典宜选择具备法典体系性的“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体系”定位。其三,“客观行政法律规范体系为主”还是“主观行政法律规范体系为主”?行政基本法典宜选择以确立和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体系为中心内容的“主观行政法律规范体系为主”定位。其四,“传统行政法律规范为主”还是“大数据时代的行政基本法典”?我国行政基本法典宜全面回应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立法需求,定位于编纂数字时代的行政基本法典。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往往从行政作为的角度设计诉讼制度和规范审判活动,而行政不作为的诉讼规范则以“特例”加以规定。不可否认,行政不作为案件与行政作为案件有很多共性,在没有特例规定的情况下,都可以共同适用有关诉讼规范。但行政不作为毕竟有别于行政作为行为,有些能够适用于行政作为案件的规范不能在行政不作为案件中完全照搬适用。  相似文献   

3.
《北方法学》2022,(4):105-114
与自然犯的构成要件不同,行政犯构成要件之中包含规范要素,即“违反前置行政法规”,规范要素的内容需要通过前置行政法规的具体规定予以填补,填补的内容关系着构成要件的准确适用。行政犯构成要件规范要素内容的填补原理在于法秩序统一,也就是前置行政法规与刑法评价的行为类型具有一致性,在目的上统一于前置行政法规与刑法共同保护的实体性法益类型。行政犯构成要件规范要素内容的填补方法在于以行政犯构成要件行为类型及背后的实体性法益为基准按照三步走的方法选取适格前置行政法规进行填补。第一步,在前置行政法规中挑选出与刑法构成要件行为类型具有一致性的保护性规范;第二步,在前置行政法规中选取出第一保护性规范所保护的调整性规范;第三步,在前置行政法规中筛选出保护实体性法益的保护性规范和调整性规范。  相似文献   

4.
本文由武汉市首例迟延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案件引申出一个重要问题——内部行政规定能否作为人民法院的审判依据。经过缜密分析,笔者认为,内部行政规定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将法律法规以及其它上位法律规范具体化的内部行政规定具有法律效力。既然内部行政规定可以具有法律效力,那么它们理应能够作为行政审判的依据。因为合法有效的内部行政规定属于行政规范即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而行政规范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的依据。最后,笔者简要分析了与案件有关的行政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行政法主要规范行政权和维护公共秩序,公共服务领域行政法律规范少,在具体行政法律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现行行政体制不利于行政法体系的完善和行政法正常发挥作用,阻碍了行政法治由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转变,我国行政法进一步发展面临行政体制障碍。行政组织法是我国未来行政法发展的重点和突破点,应当通过完善行政组织法促进行政法发展。将行政体制改革纳入法律规范范畴,由立法机关制定行政体制改革法,通过立法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在明确划分各级政府权力基础上,制定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在不断完善组织法基础上,完善行政程序法、行政救济法和行政行为法。  相似文献   

6.
刘碧海 《江淮法治》2010,(14):16-17
新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规范 在权力自我约束方面,肥东人走在了全国前列。2009年1月113.《肥东县人民政府行政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开始施行,这是全国首个县级政府行政行为规范。《规范》共16章349条达5万多字,对行政决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13项行政行为的程序分别作出了详细规定,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责提供了行为指南,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监督政府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应对行政法律规范进行司法审查□金代权行政诉讼法实施6年以来,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既不是法律,也不是法规,而是自主性规章或者规章以下的行政法律规范(以下简称行政法律规范)。那么,人民法院依据什么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8.
由于目前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无论是法律规定还是具体实践,都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和保证改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必然要求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度。行政问责制是一个系统的现代行政制度规范,它既是一个实体规范,也是一个程序规范。  相似文献   

9.
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市在对全市行政审批事项彻底清理的基础上,将原有行政审批、核准事项精简了41.7%,实现了市政府提出的将现有行政审批事项精简40%的要求。北京市通过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初步形成了政府新的管理机制,促进了首都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廉洁从政。严格规范审批行为北京市从审批依据、审批标准、审批程序、审批时限等4个方面入手规范审批行为。规范审批依据,即所有保留和新设立的审批项目,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作为依据;规范审批标准,即对每项审批都必须明确审批具体…  相似文献   

10.
杜一平  张闯 《河北法学》2012,(2):143-151
行政评价是源自行政系统内部对行政活动作出的自我评价,通过行政评价可以衡量行政行为的好坏。行政评价的结果伴随着奖励与惩罚,以此来激发行政主体的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实现行政主体的自我纠错和自我提高。行政评价作为行政自制理念的实践机制,是在行政自制的框架下构建行政系统内部的评价体系,通过在源头上遏制行政行为的违法或不当,有效地对行政权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1.
法律福音     
《法律与生活》2010,(9):64-64
湖南:遏制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 4月17日,《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部限制和规范行政权力的省级政府规章,其中明文规定:严禁“钓鱼执法”类行为,规范“顶格罚款”标准,滞纳金不得超过罚款数额,参加表彰评比不用再交钱,不得滥用行政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适用范围指哪些机关适用行政程序法以及这些机关的哪些活动适用行政程序法的规定。行政程序以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为规范对象,而行政机关的组织十分庞杂,行政行为的种类亦十分丰富,因此有必要明确受行政程序规范的机关和事项的范围。在已收到的12个国家和地区的行政程...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行政立法的存在及其性质 《立法法》是关于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法律,其目标是规范立法活动。行政立法被列入其调整范围的前提是行政立法是一个立法行为,这涉及行政立法的性质问题! 虽然,我国1982年宪法,承认了行政立法的现象,并在立法体制上明确了所具有的立法地位,但关于行政立法的性质,学者仍存在不同看法。第一种,可以说是主流的,即将行政立法行为划归行政行为范畴,称之为抽象行政行为或行政规范行为,国家大多数教材及行政行为专著都持此观点。但必须指出,这种“抽象行政行为”不仅包括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也包…  相似文献   

14.
尹权 《法律科学》2008,(1):164-168
行政惯例是行政机关在处理行政事务中形成的惯常性做法,具有反复适用性,非成文表现形式,对行政机关具有直接拘束力特点。根据”举重明轻”原则,司法可以审查效力高于行政规范的行政规章,就更可以审查效力位阶等同于行政规范的行政惯例。只有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对上位法规范没有异议时,才能附带审查行政惯例的合法性。审查行政惯例的标准是上位法优先标准、宪法基本人权标准以及基本权价值位序衡量标准。审查行政惯例要避免忽略宪法的基本人权原则,也要避免对行政惯例进行合法性和适当性的全而审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日本规范行政机关信息公开活动的重要法律--《信息公开法》为线索,系统介绍了日本的行政信息公开制度,论述了我国改善民主行政法制环境,建立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与行政法姜明安自80年代起,中国开始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行政法也随之生长、发展起来。首先,国家开始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各行政领域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其次,或与此同时,国家也开始制定法律、法规规范政府机关的行为,包括以行政组织法规范政府机关的组织、...  相似文献   

17.
从学理上讲,行政行为包括行政作为行为和行政不作为行为。理论界长期以来对行政作为行为比较重视,对行政不作为行为的研究却不够充分和细致,至今无法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统一且为大多数人接受的定义。行政不作为案件与行政作为案件虽有很多共性,某些规范可以通用,但行政不作为毕竟不同于行政作为,需要对现有的立法和司法制度进行完善,有必要形成专门的立法规范和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8.
唐静 《行政法制》2005,(4):45-47
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国务院明确提出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要做到“程序正当”。由此可见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对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县级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提出了规范行政执法程序的想法,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9.
《行政许可法》是规范政府行为,推动经济转型建设的重要法律,《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实效让人有喜有忧。社会各界对这部法律规范充满了期望。希望它能够成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法治建设中的里程碑。《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立法者的意图和现实中的实效差距何在,又应如何弥补《行政许可法》的缺陷,这是令人思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李献  牛慧娣 《政府法制》2012,(34):47-47
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市审计局围绕细化、量化行政处理处罚自由裁量权,健全制度,完善程序,建立了一套切合实际的规范行政处理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体系,较好地规范了审计行为,加大了审计执法力度,从制度上消除了因条件模糊、人为因素等造成行政处理处罚自由裁量的随意性和不公正性,从而促使审计机关更好地依法行政,正确行使审计执法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