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2.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3.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4.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5.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6.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7.生活若剥去理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相似文献   

2.
艾迪 《党课》2012,(13):101-103
世上最宝贵的无疑是生命,而生命则是由健康来呵护的。从生命诞生之日起,它就注定要面对一个万象纷呈的世界。滚滚红尘中,难免有尘埃、细菌和喧嚣对我们时时侵扰;生命也会被雨淋、霜打、重压。在生活中,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曾经充满活力的生命转瞬间便消逝了;  相似文献   

3.
汶川大地震,让我们对生命和生活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新的理解。面对灾难,我们应有三个态度:接受现实、关爱生命、热爱生活。今天我们怎样热爱生活,自我肯定,关爱家人,快乐工作,疏导情绪,胸怀感恩。  相似文献   

4.
于邻 《党建文汇》2002,(13):42-42
甲说:“一年又过去了,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又少了一年。”乙说:“新的一年来到了.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又拥有了一年、”又一个人说:“甲用的是减法思维,所以越减越少;乙用的是加法思维,所以越加越多。”而我们,是该用“减法原则”,还是该用“加法原则”?  相似文献   

5.
    
彭学明 《新湘评论》2012,(14):49-52
在我婚后半个月里,我婚姻的蜡烛还在亮着,娘生命的蜡烛突然熄灭了。娘生命的蜡烛无数次都在风雨飘摇中差点熄灭了,一直没熄,就是等着接上我婚姻的蜡烛。娘像一盏生命的油灯,一直以微弱的光亮熬着熬着,熬到了我婚姻的烛光悠然点亮。  相似文献   

6.
    
彭学明 《学习导报》2012,(14):49-52
在我婚后半个月里,我婚姻的蜡烛还在亮着,娘生命的蜡烛突然熄灭了。娘生命的蜡烛无数次都在风雨飘摇中差点熄灭了,一直没熄,就是等着接上我婚姻的蜡烛。娘像一盏生命的油灯,一直以微弱的光亮熬着熬着,熬到了我婚姻的烛光悠然点亮。  相似文献   

7.
国旗再次为遇难同胞而降.同样深重的哀痛,但传递着更多的信心:国家对生命的尊重已经形成了制度性安排。这一次的举国哀悼.是一种自觉.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众望所归。是政治文明的制度结晶。国家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势必更加激发国人的向心力和创造力.投入到整个国家的建设当中。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4,(1):1-1
过年是一个机会,它提醒我们,岁月易逝,生命有限。这岁月不是笼统的岁月,而正是你的岁月,这生命不是抽象的生命,而正是你的生命。你也许有点儿伤感,但有点儿伤感没什么不好。你必须心疼你的生命,才会好生照料它,  相似文献   

9.
好好活着     
艾迪 《党课》2012,(9):102-104
人的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因为所有的财富都可以失而复得,而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用心去珍惜自己的生命。虽然我们不能控制机遇,  相似文献   

10.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自然界美丽的循环,如春花秋月,花开花落,生如春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对于我们来说,自然的生命是无病无痛,无疾而终,平安百岁,快乐轻松;病理的生命,则是中年得病,肉体痛苦,身心煎熬,人财两空。  相似文献   

11.
李少波 《求贤》2008,(7):45-45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辩证统一。视角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就会出现差异甚至完全不同。就拿牵动全国乃至世界的汶川大地震来说,它绝对是异常惨烈的人类灾难。但换个视角审视,它同时又向社会展示了另一面——如果没有它,我们也许不会感受人的生命竟如此脆弱,健康安全地活着对人生来说是何等重要.我们就会更加珍惜生命。通过新闻媒体一幅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生动感人场面,  相似文献   

12.
论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生命教育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并在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推进。生命有限性的教育、生命审美教育、生命和谐教育及人文教育是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人体有着很多重要的穴位和部位,它们和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关系十分密切,一旦受到伤害,很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危机,甚至会威胁到生命.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4.
蔺学文 《奋斗》2009,(11):64-64
久居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楼群遮挡了视野。心情便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浮躁。于是,我常想着走进故乡的乡土。我是在乡土垒起的房屋里出生的.我的生命便弥漫着乡土的气息,我是在乡土里长大的,乡土便成了我的生命之根。  相似文献   

15.
生命化德育是以尊重每个学生生命发展为前提,以每个学生的人生幸福为价值取向,把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运用人性化的德育方式和途径.真正实现道德与生命融合的德育。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人是“万物之灵”,这其实是自封和自诩的,动物大会并没有表决过。卢梭讲:“人生来是自由的,却无时不在锁链之中。”人性是有弱点的, 人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现实中不难看到,女人爱戴项链,男人爱打领带,人总习惯在脖子上套点什么。当今世界,充满竞争,充满变数,要活得自在,要赢得成功,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飞跃,应当重视加强自我升级.努力养成良好品质。不管是谁,不及时升级,就不能很好地生存。一个人无法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却可以通过完善和提升自我.来拓展生命的厚度、丰富生命的内涵、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钟江国 《学习月刊》2010,(10):48-48
我们的生命如同随风飘落的种子,当我们懵懵懂懂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将面对什么样的境遇和挑战。但是我们总想把自己的生命活出精彩,同时在这份精彩中享受快乐的人生。精彩和快乐蕴藏在每个生命的过程中,就看我们怎样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当我们用阳光一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时,我们的生活就会处处充满精彩。  相似文献   

18.
试论大学生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政兵 《世纪桥》2009,(21):111-112
生命教育的理念自提出以来得到广泛传播与实践,而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相对缺失,大学生生命教育要以人生现教育、关爱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死亡教育为基本内容,通过进行挫折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9.
叶彤 《支部生活》2005,(6):38-39
纵观世界历史,任何文明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水。水,孕育了人类,如果这个世界缺少了水,我们拥有的一切将化为乌有;水,繁荣了人类,如果这个世界缺少了水,我们憧憬的未来将不再辉煌;水,是生命之源,如果这个世界缺少了水,我们……  相似文献   

20.
李锐锋 《学习月刊》2009,(23):28-30
10月24日,为抢救落水少年,长江大学的15名大学生用他们稚嫩的臂膀相连搭起了一条通往生命的长梯。把生的希望让给了他人,将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最终,两名少年获救.3名风华正茂的“90后”大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长江之畔奏响了一曲时代壮歌。他们在献出年轻生命的同时.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内涵。生命因“人梯精神”而璀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