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先争优"的精神动力包含两种层次:一种是处于"创先争优"精神动力核心的"原动力"层次;一种是处于"创先争优"精神动力外部的"外显"层次。这两种层次的精神缺一不可,二者互为依托,统一于"创先争优"的实践之中。第一层次的精神是推动第二层次精神的精神,是后者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表现形式,实现的载体、以及与实践结合的介体。  相似文献   

2.
"两个大局"是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的区域轮动发展和阶段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发展观形象而又简略的概括."五个统筹"则是对"两个大局"的具体化,是对经济、社会、环境和贫穷挑战的应对.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观,是对"两个大局"的实践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10月22日召开第四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提供政治动力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是高校"两课"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意义,并力求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为"两课"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两课"教学应该在"三个代表"思想"三进"方面创造新的更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5.
自基层民主自治实践以来,村民自治中的贿选、两委矛盾一直存在.在推进村民自治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以草根民主推动村民自治;另一种是以党内民主推动村民自治.通过对河南村民自治中"四议两公开"经验的总结,可见以党内民主推动村民自治更符合现阶段实情,即通过赋予党员大会和全体村民这两个上位权利主体审议权和决议权,能有效解决"两委会"决策中可能存在的争议,引导村民从"法制-遵守"模式走向"权利-表达"模式,建立起民主的利益协商机制,盘活既有权力结构,重塑基层利益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面前."无为"这一古老的哲学观念和实践原则有其值得重视的生态价值."道法自然"表现出尊重自然、依循规律和崇尚自然道德的精神追求.有着深刻的深层生态学意义;"无所作为"突出了自然自组织演化的力量和趋势,是对自然智慧的肯定和信任;"清净无为"、"知常"、"知足"的生活态度彰现出一种朴素生态主义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7.
兴赣富民,全面建设江西小康社会是实践"三个代表",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本质;实践"三个代表",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首要前提是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关键是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执政兴省的第一要务;根本保证是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竭动力是坚持执政为民、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七一"讲话,对中国共产党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给予了科学的界定.提出了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勾勒了新的伟大工程的系统蓝图--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始终以"三个代表"来要求党;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充满勃勃生机的体现.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通篇贯穿理论创新的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又一新的重大发展.学习和研究江泽民"七一"讲话的理论创新精神,对搞好党的建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肩负的双重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关键是要始终坚持和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两个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执政为民就是为人民掌权,谋利益,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也是根据对我国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后所提出的,因此,我们必须以十六大报告精神为动力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贯彻和落实执政为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王兆铮 《探索》2007,2(4):34-35
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是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的行动指南,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发扬"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务实探索"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地把"四个坚定不移"的要求持续、切实、深入地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3.
本文深入探讨了两岸"三通"实现的艰难历程与原因,认为海峡两岸"三通"之所以能够得以基本实现:第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贯彻以"三通"方式促进台湾问题解决和以经济促政治政策成功运用的范例;第二,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实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必然;第三,两岸民众交流是促进两岸"三通"实现的重要动力;第四,是台湾国民党当局调整大陆政策和台湾人民认同和平发展道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三保一弘扬"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克服困难,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如何弘扬井冈山精神,做好残疾人事业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是我们残联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江总书记提出在党的建设中要实践"三个代表"的总要求,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一、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执政党没有按照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去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二、文化建设上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没有始终如一地加强优秀精神产品的创造和生产,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三、长期忽视人民的疾苦,低估人民的意志.  相似文献   

16.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其精神动力,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人类改革创新精神、精神鼓励等等。  相似文献   

17.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国共产党人传承这种美德,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国人民奋进的精神力量,是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时代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做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表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年来对美国中亚战略研究的状况,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一是如何界定中亚的范畴;二是美国的"新中亚战略"到底"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三平"精神根植于中原传统文化积淀,生发于当今时代改革大潮,是中原人群体性格的时代绽放,是河南人道德精神内涵的自我提升."三平"精神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因子,具备与道德建设整合的天然意义.把"三平"精神融入道德建设,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政府的表率作用,切实加强舆论宣传,精心构筑各类平台,合理区分不同对象,结合"三平"精神的共性与个性,寻找一条既契合其内在规律要求又在实践中易于操作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李源潮同志指出,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县级是关键。如何在县级把创先争优活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我认为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开展两项活动,1.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