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侦查人员的调查活动离不开询问.在实际工作中,既要询问知情人或见证人,也要询问受害人或当事人,还要询问受审查的人.询问构成了案件侦查工作的基本内容,并贯穿于案件调查的全过程.询问是侦查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掌握询问艺术有利于侦查办案.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混淆了证明标准和证明要求的内涵。受此影响,三大诉讼法长期奉行一元化的证明标准,即都是以客观真实或者“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为证明标准,忽略了三大诉讼法性质的不同以及案件具体情况的不同。比较两大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我国民事诉讼应该以形式真实为证明要求,以“高度盖然性”为证明标准。同时,根据案件性质、证明对象和结案方式等的不同确立多层次的证明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3.
简析美国的诱导性询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铁刚 《前沿》2007,(7):186-187
诱导性询问,是指询问者为了获得某一回答而在所提问题中添加有暗示被询问者如何回答的内容,或者将需要被询问人作证的有争议的事实假定为业已存在的事实加以提问而进行的提问。依据询问者的主观意图不同和对证人控制幅度方面的不同,诱导性询问可以分为不同种类。诱导性询问规则是保证举证和质证有利于揭示案件真相而不是远离这些真相的一项重要规则。诱导性询问作为一种询问和质证的方式运用于美国司法审判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娟 《人大论坛》2009,(2):39-39
去年以来.吉林省查处了几起村官腐败案件,有的案件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这些案件都与征地补偿款有关.这些案件暴露了当前在农村土地补偿款问题上还存在监督缺位之处。(1月20日《经济参考报》、人民网等报道)  相似文献   

5.
询问被害人是侦查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获得证据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女性被害案件频发,女性群体具有特殊的生理条件、心理条件,询问女性被害人,应当明确询问在女性被害案件中的定位,转变观念,了解关心女性被害人;给予其尊重理解,情感支持;通过减压,心理疏导等合适方法对其进行询问,使其克服心理压力,如实地陈述案件事实及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6.
遭遇警察     
俄罗斯警察在中国人眼里可以说是臭名昭著。我去俄罗斯之前,听了无数俄罗斯警察巧取豪夺仗势欺人的故事,我至今相信这些故事都是真的。但是,真实的故事也有可能给人造成一个不真实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禅宗虽说“不立文字”,却有成千的公案,看似自相矛盾,实则不然。每一个公案都是一段真实的故事,文字仅仅是一个载体而已。禅,就蕴含在那一刻的真实之中。透过文字去把握文字背后的真实,那个禅的真实,那个佛法的真实——也就是人生的真实。如此,则可谓“与祖师同行”了。  相似文献   

8.
在绝大多数的腐败案件中,不管其间故事如何,在行为本质上都有一个行贿与受贿的对应关系。有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讲到了问题商人与问题干部这样一组概念,虽然没有太多的展开,却是非常有见地。在这些年的腐败案件中,问题干部倒在问题商人的脚下,问题商人栽在问题干部的手里,屡见不鲜,可以开出长长的一串名单。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召开的“少年司法保释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长宁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检察科(以下简称未检科)的丁永龄科长等3位检察官应邀踏上讲坛作大会发言,这已是她们连续第3次踏上国际讲台,她们的发言引起了中外法学专家们的注目。本文记述这群特殊园丁们在青少年维权岗位上的几个真实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0.
上课铃响了,某中学高二的教室里,一位教师走上讲台,一声不吭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然后向全班学生提问:“请同学们回答这是什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同学们面面相视,都不敢冒然回答,后来班长站起来才打破了尴尬与沉闷,怯生生地说:“这可能是个零。”下课后,老师询问了几个同学,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不敢回答?“我们在揣摸老师希望我们怎样回答。”这意想不到的说法弄得老师哭笑不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样的事例几乎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尼采(1844-190…  相似文献   

11.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公安机关最基层的派出机构,公安派出所担负着打击违法犯罪、服务人民群众、保一方平安的要务,小到邻里纠纷,大到各类案件,派出所民警离百姓最近、贴得最紧。本刊从本期起刊发系列报道,为读者呈现最真实而丰富多姿的“派出所故事”.让我们一起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赞美他们的忠诚奉献。  相似文献   

12.
在公安工作中,很多领域会产生大量的图像数据,这些数据及时记录和反映了真实事件的诸多细节,成为案件侦破的关键突破口。然而,由于设备或其他条件的限制,我们所得到的很多图像数据不完整,图像不清晰,无法为案件的及时侦破  相似文献   

13.
遭遇警察     
俄罗斯警察在中国人眼里可以说是臭名昭著.我去俄罗斯之前,听了无数俄罗斯警察巧取豪夺仗势欺人的故事,我至今相信这些故事都是真的.但是,真实的故事也有可能给人造成一个不真实的印象.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100个人在莫斯科街头分别看见100个警察,他们都没有抢东西,也没有挥舞着棍棒殴打老人和妇女,晚上我们见面的时候就不会说:今天我见到的第一个警察没有抢东西,我见到的第二个警察没有抢东西……我见到的第100个警察没有抢东西.  相似文献   

14.
正地方立法扩权、为深化改革作出授权决定、修法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委员长作执法检查报告、出台专题询问新规、国务院副总理回答询问、追问审计问题整改、加强县乡人大建设、实施宪法宣誓等等,这些蕴含创新精神和人文温度的故事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演绎,给地方人大带来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5.
扒窃类案件接报笔录应该客观、真实、规范地记载扒窃类案件发生的具体情况,这对于查明扒窃犯罪事实、证实扒窃犯罪、准确定罪量刑、检查办案质量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基层民警执法办案水平的最直接体现。但是,实践中从公安一线收集到的扒窃类案件接报笔录中发现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需要对这些不规范的情况进行分析、思考,总结出制作扒窃类案件接报笔录应注意的要点,做到有效打击扒窃犯罪。  相似文献   

16.
证人证言是一项重要的证据种类,其确实性和充分性直接影响着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处理。动机是推动证人行动的内在力量,证人陈述证言的行为和态度,受证人自身的心理支配。影响证人作证的动机和态度主要涵盖政治经济和治安形势、证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证人与案件之间利害关系、不同的询问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办案人员在询问证人工作中,应采取正确态度和方法,有的放矢的做好证人的心理转化工作,营造证人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言的气氛和条件,有效地消除证人作证的心理障碍,实现对其不利作证心理的矫正。  相似文献   

17.
交叉询问是指检察人员、辩护人及其他诉讼当事人,按照提供证据的一方先进行主询问另一方再进行反询问的顺序,依次对证人进行询问,借此查明案件真实的庭审程序。它是法庭证据调查的重要规则,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庭调查的主要方式,无疑也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未来发展的方向。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交叉询问制度。司法实践证明,我国交叉询问诉讼机制的实际运行情况很不理想,甚至是失败的,主因是缺乏配套措施。从我国刑事审判开展交叉询问的现状看,交叉询问与法官主审并存,法官处于主导地位;交叉询问后辩方证人证言的采用情况不理想;证据开示缺失;交叉询问过程流于形式。我国刑事审判开展交叉询问存在许多困难:证人出庭率低影响交叉询问调查程序的价值发挥;控辩双方基本询问技巧的匮乏,弱化了交叉询问的开展;配套制度的缺位,影响交叉询问功能的发挥。完善交叉询问制度,应立足于本土资源,建立法官指导下的交叉询问制度;加强交叉询问训练,增强交叉询问道德;健全证据开示制度、刑事陪审制度等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8.
对询问证人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询问证人是侦查工作中使用最普遍的措施之一,不仅每案必用,而且是贯穿于案件侦查过程始终的措施。但是,在刑事司法活动中,证人的范围、证人的责任、询问证人的期限如何界定,这些问题由于其重大的实践意义和处理上的艰难,一直是人们极为重视的课题。立足于我国实际,利用比较法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早就听说写作名人传记有所谓的“真名人,假故事”,这些故事是“根据名人的性格和当时的场景,依据逻辑推理写出来的”,这叫“文学虚构”,目的是加强“感染力”,达到“励志”的目的。尽管这种写作手法迄今仍有作家以为可取,我却以为必须摒弃?真实才有感染力。凭空虚构的故事,除了扰乱人们的视听之外,还将给后世留下艰难的辨伪考证工作。  相似文献   

20.
打官司总会有输有赢,赢的自不用说,输的往往是心服口不服。因此,许多案件虽然法院做出了公正判决,但却很难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当事人之间的心结并不会因为法院做出的判决结果而烟消云散,就此了结。为彻底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确保案结事了,宁河县人民法院始终牢记和自觉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消弭纷争,在他们审理和执行的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有一段为民司法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