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阿碧 《检察风云》2013,(5):38-40
目击证人每一次错误的指认都造成了"双重的不公正":一方面,是对被蒙冤定罪者不公正;另一方面,让那些真正的罪犯逍遥法外,也是对人民大众的不公正。在警匪片中,我们常常看到证人指认嫌疑人的场景。警方让数人站成一排,其中有警方控制的嫌疑人,也有警察和志愿者"扮演"的嫌疑人,个个看上去都像是坏人的样子。警方会让证人从数个嫌疑人中指认出"真正的"嫌疑人。虽然不少时候证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百姓在美国警匪片中,最熟悉的莫过于美国的警察了。前几年美国电视系列剧《神探亨特》曾风靡中国大陆。美国警察的影视形象,以精良的装备,漂亮的警服,干练的动作,现代化的侦破手段,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其警察体系分为联邦警察(联邦调查局FBI)和州警察两大体系。联邦警察主要职责是:打击涉及侵害联邦法律的罪犯,例如侵害邮政方面的犯罪就属于此类。除此之外,美国打击毒品犯罪,专门由联邦毒品执行局(DEA)负责;  相似文献   

3.
张振华  张晓松 《方圆》2020,(1):18-21
警察:这是什么?犯罪嫌疑人郭咚咚:这是我拉的毒品。警察:拉的毒品,就是你从体内排出来的?犯罪嫌疑人郭咚咚:是的。警察:你是从什么地方带过来的?犯罪嫌疑人郭咚咚:缅甸。警察:带到哪里去?犯罪嫌疑人郭咚咚:带到绵阳。警察:交给谁?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南京市举行的“十运会”开幕式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都看到了一群身背降落伞的特警,他们在奥体中心上空不停地来回盘旋,这就是我国首支有正式编制的动力伞飞行队——南京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航空大队动力伞飞行中队。除了他们背上的降落伞外,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红色头盔。而这些头盔上都安装了摄像头,可以把地面图像实时传送到指挥中心的屏幕上,让任何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行为难以逃脱警方的监控。在现代反恐、反劫持、防暴、重大刑事案件侦破等警匪对抗斗争中,警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违法分子的伤害,防护头盔已成为刑警、武警、防…  相似文献   

5.
侦检一体模式与刑事诉讼侦查程序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美君 《政法学刊》2001,18(4):60-64
侦检一体模式的核心是确立检察官在侦查阶段的主导地位,并增强检察机关对侦查程序的监控力度.作者认为,侦检一体模式立足于检察官、警察的专业本质,着眼于刑事侦查的任务,调整了检警之间的角色关系,使警察和检察官能更好地合作,共同服务于追诉的目的,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外在的可行性.推行侦检一体,有必要对现行的刑事侦查程序加以改革,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审前程序,树立检察官的权威和加强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在美国当警察可谓一件既麻烦又辛苦的事情。美国的《刑事诉讼法》就像是一部"警察约束法",它不厌其烦地规定了警察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搜查、逮捕、盘问、窃听等涉及介入公民人身权、隐私权及财产权的法律程序中应当遵循的程序和规定。因此,警察稍不留神就会涉及非法侵害公民权利。美国的《刑事诉讼法》之所以如此设计,主要原因在于该法主要起源于美国的《宪法》,而《宪法》是一部人权保护法,因此,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美国的《刑事诉讼法》更像是一部处处限制警察、保护人权的法律了。  相似文献   

7.
英国适当成年人介入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引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适当成年人介入制度的基本含义是:警察在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有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时,必须有适当的成年人(如监护人或者专设的适当成年人)到场.适当成年人介入制度是西方国家较为普遍适用的制度,它体现着对特殊犯罪人的人性关怀,追求程序正义的精神.尽管我国存在与适当成年人介入制度类似的做法,但是严格意义上的适当成年人介入制度尚未建立.当前,我国应当首先在少年司法领域建立适当成年人介入制度.这也是新修订《宪法》规定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体现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去年连续发生的二起警察当场击毙犯罪嫌疑人事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当犯罪嫌疑人丧失继续犯罪的能力或无确切证据证实其具有现实危险性时,警察将其当场击毙  相似文献   

9.
因为一则法治新闻,2017年8月4日这个原本寻常的夏日,对贵州省毕节市的许多人来说变得不再寻常. 这则法治新闻是后来被媒体称为“游街”的一场特殊行动.这天上午9点多钟,一支近五六百人的队伍出现在毕节市街头.这支由警察和犯罪嫌疑人构成的特殊队伍横向排成八列,在毕节市街头浩浩荡荡地前行. 排在队伍外侧的是两列骑着摩托车的警察,中间六列分别是:两列特警、两列民警和被“包夹”着的两列嫌疑人.按照当地网络媒体“金黔在线”的报道,这支队伍中的民警和特战队员“全副武装、统一佩戴枪支及单警装备”.从现场照片上看,犯罪嫌疑人统一穿着黄马甲、戴着黑头套.  相似文献   

10.
一、英国保释制度的实践和理念 保释制度起源于英国,指被逮捕或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交纳保证金或提供保证人后暂时被释放,保证其在开庭审判时能按时出庭的制度.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中享有的一项权利.作为一项权利,保释制度在英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英国保释制度的确立有两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在警察局.早期英国设立巡回法庭审理部分案件,但在案件递交法官前须等待一段时间,这有点浪费司法资源,于是就赋予警察自由裁量权,由其决定在保证人提供保证的情况下是否释放犯罪嫌疑人.第二个阶段在治安法庭.当警察拒绝犯罪嫌疑人的保释要求时,治安法庭的法官对犯罪嫌疑人的要求再进行一次审查.检察官必须把案件情况告诉法官,并就是否适用保释提出意见.法官具体审查后决定是否允许犯罪嫌疑人保释.一般情况下法官同意保释的,保释决定公开做出.若拒绝保释的,法官必须详细记录拒绝理由.犯罪嫌疑人有权就拒绝保释决定向巡回法院或高等法院上诉.在这两个阶段,律师可以介入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1679年<人身保护法>颁布,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保释制度.十九世纪时,保释决定被确认为一项司法决定,法院在决定保释过程中具有独立性.1976年<保释法>明确规定保释制度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