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大变革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世界瞩目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在我们党内和社会中某些腐败现象也在滋生和蔓延,并渗透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腐败现象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第一,腐败现象侵蚀党和国家政权的健康肌体。任何腐败现象都是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与群众离心、离德的,也是群众深恶痛绝的,因为腐败现象的滋长,势必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2.
贺军 《理论前沿》2001,(18):18-19
党的先进性与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是格格不入、根本对立的。但决不能因为腐败现象的存在就认为党已丧失先进性。党领导的反腐败斗争 ,正说明了党的先进性决不允许腐败现象的存在 ;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也正是为了保证和维护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因此,坚定不移、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一项战略性的任务。 一、当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 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封建特权观念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是腐败现象滋生的思想社会根源。我国是一个封建专制制度历史很长的国家,缺乏民主传统,等级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对腐败问题保持清醒的认识,在更全面、更深刻的层次上对腐败现象进行剖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党风建设的好坏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要搞好党的作风建设,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其根本出路在于通过体制、机制、制度的完善和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土壤,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切实抓好党的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如果解决不好腐败问题,就会对党造成致命的伤害,甚至亡党亡国。报告中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腐败问题的认识是清醒的,对反腐败的态度是坚决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处于腐败行为的高危期和易发多发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本文结合了十八大报告的内容,谈及腐败的危害并提出了几点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思想建设、理论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一些地方和单位党不管党、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组织涣散,尤其是在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着以权谋私、损公肥私、行贿受贿、贪污腐化、奢侈浪费及任人唯亲等消极腐败现象,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了党的威信。加强党的建设,消除这些消极腐败现象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两个考验:一是面临着执政的考验。党  相似文献   

8.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制度缺陷是导致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消极影响对共产党人和广大干部提出的严峻挑战,是腐败现象滋生的不可忽视的原因。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等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是腐败现象滋生的思想根源。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必须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9.
加强党内权力监督,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党内权力监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党内仍然存在和蔓延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要求我们党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内权力监督,进一步完善党内权力监督机制,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时期,是现代化迅速起飞的时期,同时也是腐败现象的易发和高发时期。腐败的产生与蔓延无疑会加大现代化的成本,引起社会的混乱,阻碍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认识目前腐败现象的特征和危害性,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加大反腐败的力度,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腐败的概念腐败这个概念,关系到反腐败的措施和对策,自然引起人们的重视.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存在于古今中外所有的国家.历史提供的事实还表明,各国在工业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起步时期尤为严重.18世纪的英国比17世纪和19世纪的英国的腐败现象更盛行;19世纪的美国比18世纪和20世纪的美国的腐败现象更盛行.这两个时期恰恰是英国和美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本世纪经济有着长足发展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也不  相似文献   

12.
腐败是一个社会毒瘤,它严重侵蚀着社会主义国家健康的肌体。尤其是在新旧体制交替的特定历史时期,两种体制共存并相互碰撞,为腐败现象的孳生提供了可能的空间。要想真正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就必须从源头抓起。首先要从体制上和制度上遏制;其次要正确处理反腐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再者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抑制腐败现象孳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国家,腐败现象愈演愈烈,象一场瘟疫迅速蔓延开来,使得各国大伤脑筋。韩国迫不得已,近年来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廉政风暴”,被誉为“不流血的革命”。韩国把两个总统拉下了马,送上了法庭,去接受法律的审判。这一举措促进了韩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腐败现象不是西方所独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腐败现象呈现多发高发的态势,大案要案频发。对此,官方与民间不约而同地发誓要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温床。但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温床”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社会上盛行的潜规则与各种腐败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滋生腐败的一个“病原体”。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党的每一个党员与党的整体之间的关系中,每一个党员的所作所为,都是我们党的整体素质或党的本质的一个部分或一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了遏制以至消除我们党内严重存在的腐败现象,必须发展党内民主,建立和实施新陈代谢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实践党的宗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清除党内腐败现象、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四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党性修养是时代对共产党员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当前腐败现象和腐败问题的动向及对策马国荣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表明:惩一未必警百更难做到疏而不漏,根源何在?1、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腐败问题和腐败现象形成了遏制──反弹的自身衍变规律。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转轨的历史时期,新旧...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们党正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反对和平演变的严峻考验,加强党自身的建设,努力端正党风,坚决清除消极腐败现象,这是我们党能不能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筑起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这表明新时期党内腐败现象依然严重,我们党加强反腐倡廉的决心也更加坚定.因此,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腐败现象遏制到最低程度,决不能认为腐败威胁已经消除而掉以轻心,更不能因强调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而忽视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20.
反腐败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党的反腐败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理论。这些内容包括:反腐败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对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历史与现实的分析;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