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交往作为交互主体之间的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历史过程;语言、思想的发展史也是交往实践的发展史;生产和交往是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马克思的交往观为其他社会科学的创新与繁荣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从本质上要求消灭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制度权威与社会交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松玉 《理论学刊》2005,3(2):30-33
制度权威是人们对制度的服从和尊重,它根源于人们的物质生产状况、社会关系状况和思想文化状况。交往是以人为主体的、以社会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并受一定社会关系所制约的主体之间的互动性活动。社会交往的客观根源性、全方位性和以人为主体的特征本质上要求制度权威的存在。制度权威为社会交往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秩序性保障。  相似文献   

3.
李鹏飞 《求实》2017,(9):69-82
社会联结是村民在日常交往中形成的紧密关系,对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选择有着深刻影响。社会联结越紧密、越频繁、越持久,则越有利于开展村民自治。然而,不同的村庄范围大小和村民交往机制会导致不同的村庄社会联结类型。伦理联结在自然村较强,对自然村自治的影响最直观;制度联结在行政村较强,对规模适中的行政村自治的影响最鲜明;契约联结在合作社较强,对合作社自治的影响最突出。因而,可以利用强伦理联结,开展自然村自治;依托强制度联结,深化行政村自治;借助强契约联结,探索合作社自治。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考察了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历史意义,对全球化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在马克思看来,全球化是建立在生产力、分工和交往基础上的;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全球交往相关性、社会整体相关性等特点;全球化就其本质而言是共产主义的,它的根本旨义在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些思想观点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贾英健 《唯实》2002,1(2):8-13
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考察了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历史意义 ,对全球化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在马克思看来 ,全球化是建立在生产力、分工和交往基础上的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具有全球交往相关性、社会整体相关性等特点 ;全球化就其本质而言是共产主义的 ,它的根本旨义在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些思想观点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制度是人类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社会交往行为模式,它是一种规则和规范体系,它包括支配和约束人们社会交往行为的规则、规范,具体是指习俗、惯例、道德规范、法律制度、规定、规章、程序等。本文所谈的制度只是社会制度规范和规则,并不指涉社会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认为制度是信任的基础,制度的滞后性将造成新的信任危机,在合理范围内对制度的完善将能缓解信任危机。本文认为信任的交往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制度信任的终极目标是人的信任,人的相互信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稳定的社会秩序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的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斌 《实事求是》2003,4(5):32-34
一、网络社会 :虚拟化的交往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种以二进制编码数字化方式虚拟社会正在形成 ,一种以虚拟化的交往手段为表征的网络社会正在形成。马克思所理解的“交往”是包括了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交往概念。① 考察人类交往发展史 ,我们可以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大体展示人类交往方式变化图景 :第一阶段 ,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或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交往 ;第二阶段 ,是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一切产品、能力和活动的私人之间的交往 ;第三阶段 ,是自觉联合起来的自由人联合体的个人之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8.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在唯物史观中具有独立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大部分学者把它当作是生产关系概念在不成熟时期的代名词。究其根源,是没有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交往观的实践内涵。马克思是社会交往理论的创建者,从他不同时期的著作中可以表现出其对交往理论的步步深入。马克思、恩格斯对"交往"现象进行了深刻阐述,发现了交往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价值作用,并最终形成交往理论。对于交往普遍发展的现代社会,完整准确的理解交往范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教育制度伦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讨论教育制度伦理 ,首先要了解教育、教育制度和制度伦理等多个概念。通常看来 ,所谓教育是指人类文明的传授演进过程。制度就是人为设计的各种约束。它建构了人类的交往行为。制度是由正式约束 (如规则、法律、宪法 )、非正式约束 (如行为规范、习俗、自愿遵守的行为准则 )以及它们的实施特点构成的。它们共同确定了社会的尤其是制度教育的激励结构。制度伦理既是对制度是否合理的伦理评价 ,同时又是制度本身包含着的一定伦理追求和价值判断。制度伦理具有根本制度伦理、体制制度伦理和具体制度伦理这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  相似文献   

10.
人们之间的交往是理解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通过对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和行为的考察,可以把握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并发现人类走向未来的方向.在农业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主要存在于人的互助关系和行为中;到了工业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被掩盖在因社会分工而造成的协作体系中.在今天,我们需要努力建构的是一种合作的交往,这是一种基于实践理性的交往,是排除了权力支配的"真正的交往".合作的交往发生在合作制组织中,是合作社会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开放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属性,也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哲学视野中的开放,是指由于人类社会历史从民族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而形成的、蕴涵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世界各国在社会各领域展开全面交往和联系的客观必然性要求。它既是对不同社会之间相互交往关系的反映,也是对社会内部结构发展状态的反映。开放战略是社会发展外部战略的现代形态。社会哲学要重视开放理论和开放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官场段子,从来都不止一面。一方面,它释放了社会压抑情绪、促进了交往、娱乐了大众,有利于舒缓民情,营造和谐社会;一方面,它却借助宣泄性叙述,在嬉笑怒骂间表达个人和群体的解构性意识,对社会主流舆论构成腐蚀;一方面,它还是舆情的放大镜,直指转型过程中一些官场现象、生态、甚至病灶所在,值得认真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凤才 《理论学刊》2003,1(5):38-41
交往行为理论是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的核心 ,是其话语伦理学、文化政治学乃至整个社会哲学的基础。它以传统批判理论重建为出发点 ,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为中心 ,以社会合理化实现为目标 ,以现代文明的反思为主线 ,围绕“交往行为”、“生活世界”、“交往理性”展开了系统的阐述 ,开辟了批判理论的一个新视角 ,但也存在不少缺陷。  相似文献   

14.
科技革命促使人们交往手段的变革.交往是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有共同的内在结构和变革机制.从交往的价值论观点看,交往是有价值负荷的,从交往的实践论观点看,交往推进了信息技术的革命,从交往的产权变革看,科技革命推进了经济交往手段的变革,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晚年,曾明确反对把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变成一般社会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他认为,《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在形成世界历史和世界交往条件下,以古代农村公社所有制为基础的东方“亚细亚”社会,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主要是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是根据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根据东方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对东方社会历史发展作出的科学预测,它体现了世界历史总体发展进程与各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的跨越理论首先是以世界历史条件下人类交往的普遍化作为基础和前提的。  相似文献   

16.
任亮  张达 《求实》2007,(11):53-55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分析范式,它强调合作互动和交往关系的发展,强调共同体成员共同受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应该发挥社会资本各种形式的作用,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同时我们应区分出社会资本理论反映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容并防止这些内容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益原理与联想原理是功利主义的核心原则。利益原理在把利益看作是人的行动的根本动力的同时,强调组织健全与法制完备的政府必须以增进普遍的人的利益为目的;联想原理也就是斯密所说的同情心,即个体在交往中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增进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他人利益。就唯物史观的生成来讲,利益原理关涉的问题就是对个体交往社会的原则、个体交往社会对政治国家(法)的基础性地位、社会历史冲突的根源以及世界历史进程中共产主义在解决资本与劳动之间利益冲突中制度性变革作用等的深入思考;联想原理指向的是对无产阶级生存困境的同情与忧虑。马克思通过对国民经济学所宣扬的所有权与自由、平等“三位一体”的批判,着眼于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所造成的所有权与劳动的分离来寻求无产阶级的劳动解放,以实现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的个体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街头自然群体,是青少年学生课余结交的街头友伴,它的构成比较复杂。除学生以外,还有青年工人、待业青年以及“流失生”。它受社区经济文化习俗背景的制约,表现了社区文化环境的某些特点。一般学生,多少都有街头友伴的相互交往,这对满足个体社会需要,沟通社会信息,有一定意义。有的家长一古脑儿限制子女的街头交往,未必是明智  相似文献   

19.
交往力是主体开展交往活动以有效获得发展性动力因素的能力,交往力构成主体和人类社会基本的发展力.交往力由交往量和交往质的乘积构成,而交往量的构成又表现为交往广度×交往速度×交往频度;同时,交往质又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交往结构,其中包括交往主体结构、交往客体结构、交往内容结构、交往中介结构、交往主客体结构、交往时空结构等.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21,(5)
正交往概念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对交往主体、交往过程以及交往价值的论述,对现阶段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马克思主义交往思想:构建e带e路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交往概念是指平等的个人、民族、国家之间在物质、精神层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涵盖了一切社会关系,不同于日常意义上的交往。首先是交往主体的扩大化——主体由个人扩大到家庭、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