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2,(7):34-36
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横贯甘陕,在灌溉着八百里秦川的同时,每到汛期,受上游洪峰和天降雨水的影响,也会频现一处处令人揪心的险情。陕西省渭南市一直是陕西全省防洪工作的重点区域。由于地处黄、渭、洛三河汇流区,加之受三门峡库区影响,潼关境内的渭河居高不下,地处二华夹槽地带的多条南山支流在上游突降暴雨后极易成灾。水患,一直是渭南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腹之患。2011年,渭南市战胜了渭河30年来最大量级洪水灾害,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打造出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渭南模式"。  相似文献   

2.
叶引娣 《中国民政》2003,(11):55-56
8月下旬以来.渭河突然发威,河水暴涨.肆虐的洪水像脱缰的野马.掀起四.五米高的浪头,无情地拍打和撕裂着干堤和各支流堤防工程。石堤河、方山河、罗纹河相继决口,堤内堤外一片汪洋,洪水淹没了大片的农田,村庄。先后使沿渭河的临渭、华阴、华县、潼关.大荔五县市区50多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50多万,110多万亩农田被淹,100多万亩农田绝收,19万多间房屋倒塌,12万间成危房,29万多群众被迫紧急转移.急需政府安置,近5万学生因校舍被淹不能上学…… 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其水位之高,持续时间之长,来势之凶猛.危害之惨烈,损失之惨重,在渭南市历史上从未有过。  相似文献   

3.
曲放 《政策》2000,(11)
“九五”期间,湖北经受住了特大洪水、连续旱灾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特别是1998年那场长达70多天八战八胜长江大洪峰的殊死搏斗—— 1998年,长江发生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这场洪水来势之猛、水位之高、洪峰之多、形势之险、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罕见。沿江地中遭受了特大洪水的反复袭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  相似文献   

4.
2003年救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地震、洪涝、干旱、风雹、雪灾和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其中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位流域性特大洪水,黄河主要支流渭河和长江主要支流汉江先后发生了较大洪水;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新疆巴楚—伽师、云南大姚、内蒙古赤峰、甘肃张掖等28次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自然灾害点多面广,发生频繁,部分地区重复受灾,给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困难。据统计,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6002.3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3891.1万公顷,绝收914.1万公顷;因灾死亡2161人,紧急转移安置707.3万人;…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自然灾害表现出种类多、频率高、损失大、季节性特征突出、次生灾害连发性显著等特点.主要自然灾害有热带气旋、暴雨、洪涝、干旱、冰雹、雷电、冻害、滑坡、泥石流、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流行病和环境污染等.同时,江西省地震活动呈现活跃的态势,存在发生5~6级地震的危险.有害生物对局部地区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加重.有的年度发生多种自然灾害.如1995年先后遭受地震、大风、冰雹、干旱、病虫害、洪涝等8次大的灾害.又如2005年、2006年、2008年,全省先后遭受了低温冷冻、雪灾、风雹、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台风、病虫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6.
王浩  葛立元 《中国减灾》2013,(10):38-39
洪水是导致我国经济损失尤其是农业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同时大洪水往往造成巨大人员伤亡。洪水历来是保险保障的主要责任范围,在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中普遍涵盖。洪水灾害既具有一般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灾害发生地点分布广等特点,又具有巨灾特性,即一次成灾的损失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次生灾害多。在国内外的保险实践中,洪水保险的开办模式具有多样性。美国施行由政府主导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英国的洪水保险则完全交给市场去做,政府在立法、防洪基础设施等方面提供支持。法国的洪水保险采用政府与市场合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2010年,吉林省第二松花江、鸭绿江、辽河等流域遭遇特大洪灾。暴雨之大、洪水之猛、范围之广、破坏性之强、灾情损失之严重,百年不遇,历史罕见。全省有8个市(州)51个县(市、区)受灾。严重的洪灾造成全省11.8万户民房倒塌,30.1万户民房损坏,201.2万人紧急转移。  相似文献   

8.
1994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之最1.最重的洪涝灾害6月12日至17日,广西河池、柳州、桂林、玉林等地区(市)降大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致使广西境内西江、桂江、柳江等出现大洪水和特大洪水。西江梧州段6月19日最高水位25.91米,为1915年以来最大洪...  相似文献   

9.
<正>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渭河流域(陕西段)国土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聚集着全省三分之二的人口和三分之二的经济总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工业化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渭河遭到了严重污染,发黑变臭成为纳污河,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渭河污染治理工作,2004年制定了《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05—2010年》。经过六年的专项整治,各类治污投资170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吉林省第二松花江、鸭绿江、辽河等流域遭遇特大洪灾。暴雨之大、洪水之猛、范围之广、破坏性之强、灾情损失之严重,百年不遇,历史罕见。全省有8个市(州)51个县(市、区)受灾。严重的洪灾造成全省11.8万户民房倒塌,30.1万户民房损坏,201.2万人紧急转移。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是甘肃省救灾工作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低温冰雪冷冻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上半年全省大范围的持续干旱、冰雹暴洪灾害等,使甘肃省灾区群众生命和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尤其是汶川特大地震,波及范围之广、伤亡人员之多、经济损失之重、社会影响之深、救灾难度之大,均为历史罕见. 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民政部门充分发挥救灾部门的职能作用,全力以赴开展抗灾救灾工作,为夺取抗灾救灾工作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自然灾害频繁的 省份。近年来,全省连续发生了以特大干旱 和暴雨洪水为主的多种自然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灾区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长期的救灾救济工作中,陕西省各级民政部门,以增加抗灾救灾能力,切实保障灾民生活为目标,不断深化救灾救济体制改革,拓宽救灾救济工作途径,创造出许多富有特色的成功经验。 一、实行实物救济,救灾到户 传统的救灾工作中一直存在着两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一是报灾浮夸,核灾不实;二是救灾款被挤占挪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挤占挪用问题表现尤其严重。 为了使有限的救灾款发…  相似文献   

13.
从世界灾害发生历史来看,洪水灾害始终是现在和未来人类面临自然灾害的主要部分,仅1991~1995年的5年中,世界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2000亿美元,约占所有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一半.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现实因素,我国是世界受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4.
英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暴风雨、洪水和风暴潮,有500万居民长年受到洪水威胁,上千亿英镑财产面临海岸洪水的侵袭.2007年夏天,英国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洪水灾害,使经济蒙受重大损失,仅保险赔付就高达30亿英镑.在应对2007年洪涝灾害的过程中,英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参照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宁陕县地处秦岭南麓中部,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宁陕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地质构造复杂,每年都要遭受程度不同的大风、暴雨、冰雹、虫灾的侵袭,自然灾害频繁。近4年来最为严重的是2002年6月9日、2003年8月29日两次局部特大暴雨洪水泥石流自然灾害,其灾害程度之深、强度之大、损失之重为宁陕历史上所罕见。面对频繁的自然灾害,宁陕县委、县人民政府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一方面科学防范,果断决策,及时撤离,妥善安置,有效地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另一方面,动员全县人民发扬艰苦奋斗,以干克难的精神,取得了抗灾、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相似文献   

16.
科学减灾高效救灾积极推动减灾救灾工作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同时,由于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自然灾害给河南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减灾救灾工作任务艰巨和繁重.近年来,在民政部的关心支持下,在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减灾救灾工作方针,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成功应对了多次突发的自然灾害,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本刊记者就河南省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专访了河南省民政厅巡视员黄亚林.  相似文献   

17.
2011年9月13日 雨 周二 进入9月,秋雨连绵。今晨始,雨又大了起来。仲秋后的大地湿润苍绿,渭河滩却渍水成涝,水己成围。据天气预报,雨应该还有两天左右。2003年特大洪水以来,渭河治理已见成效,大堤修固,渭河主道成灾的威胁已不大,但南山支流仍屡见倒灌,农田被淹。几程不间歇的大雨集流冲刷,再次成灾几成定局。  相似文献   

18.
2011年9月13日 雨 周二 进入9月,秋雨连绵。今晨始,雨又大了起来。仲秋后的大地湿润苍绿,渭河滩却渍水成涝,水己成围。据天气预报,雨应该还有两天左右。2003年特大洪水以来,渭河治理已见成效,大堤修固,渭河主道成灾的威胁已不大,但南山支流仍屡见倒灌,农田被淹。几程不间歇的大雨集流冲刷,再次成灾几成定局。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不平凡里包含着艰辛与坚韧:我们经受住了"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我们克服了汉江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我们在东部大开放与西部大开发的双重挤压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这不平凡里更包含着收获与欣喜:全省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396亿元,比上年增长9.3%,略高于全国;农业飘红;外贸井喷;引资增长;改革突破;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相似文献   

20.
灾情的突出特点今年全国的灾情异常。这种异常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灾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无论内地还是边疆,东起江苏,西到新疆,南到广东、云南,北到内蒙古、黑龙江,都有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从春节过后的“2·24”新疆巴楚地震,到9月中旬渭河的第四次洪峰,几乎还没有哪一个月份没有严重的自然灾害。灾害种类繁多,包括地震、洪涝、泥石流、台风、干旱等。首先是水灾。淮河发生了超过1991年的特大洪水,江苏、安徽、河南受灾严重,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市)部分地区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8月下旬至9月初,渭河流域、汉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