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始发 《理论学刊》2012,(7):14-19,127
80多年前,中共在中央苏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了非凡成效.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举措包括: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建设;加强机构建设,建立网络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体系;加强队伍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空前大众化;贯彻通俗化与艺术化的方针,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这些举措对于当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央苏区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低,使得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承载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化大众的双重任务。在中央苏区建设的实践中,文化建设呈现宣教"网络"普及化、载体形式生活化、革命理论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是人们的理性认识与情感生成的辩证统一过程,决不能忽视情感的作用。在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党极其重视情感工作,加强情感动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通过有"情"传播,激起受众的情感共鸣;重视情感体验,促进马克思主义内化;渗透日常生活,满足受众的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4.
《求实》2014,(5)
中央苏区时期党极其重视群众工作,党的群众工作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汲取中央苏区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启示:一是要理解群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民意";二是要唤起群众:开展群众宣传教育,发出"民声";三是要满足群众:切合群众实际需要,体现"民生";四是要激发群众:尊重群众自主创造,彰显"民本"。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旧社会交替和急剧转型之中。为了巩固新生政权,确立符合新政权合法性需要的意识形态便成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迫切需要。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知识分子群体中深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国家意识形态体系。由于知识分子群体思想倾向的多样性、群体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因人施策、因地制宜,区分对象,采取分众化、小众化传播,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大众化教育手段。这些成功的经验对于社会急剧转型和迎接伟大斗争的新时代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巩固人民政权的思想保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采取分众化、小众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1949———1956年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从领导革命斗争的党转变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面临着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转变的历史任务。这一时期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巩固政权,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迫切需要。总结这一时期的实践经验,对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大力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有五种,即铲除一切旧道德、宗教、习俗、封建礼教;创建“苏式”学校;创造工农大众艺术;创办红色报刊图书;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对中央苏区的民众进行教育和引导,以取得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治理念的拥护和认同,从而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巩固扩大革命成果、维护与发展苏维埃政权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在中央苏区逐渐确立。  相似文献   

8.
中央苏区党的理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东波 《求实》2006,1(3):27-31
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有相对比较稳固的政权和稳定的环境,党的理论教育得以全面展开。中央关于理论教育的指示和古田会议决议为苏区理论教育提供了思路,确定了原则。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结合苏区的具体情况,中央苏区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创办干部学校对党员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理论教育,创办了多种报刊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虽然中央苏区的理论教育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但理论教育本身是有成绩的,为今后党的理论教育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央苏区时期,孽生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陋俗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央苏区革命事业的发展。我们党通过出版革命报刊书籍,扩展了反陋俗文化的宣传阵地;通过形式多样易于宣传的标语口号,增强了反陋俗文化斗争的针对性;通过开展群众文艺活动,丰富了反陋俗文化斗争的形式;通过大众化的革命宣传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驱动了反陋俗文化工作。我们党通过宣传革命思想文化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反陋俗文化斗争,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红军指战员革命阶级觉悟和革命政治水平,实现了广泛的革命政治动员,推动了中央苏区建设和革命形势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央苏区时期中共的政治传播,作为党初建政权后的原初尝试,是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体。以建党初期的经验积累为起始点,以国内外形势的变换为发力点,以解放民众思想为落脚点构成了中央苏区时期中共政治传播的历史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容、构建"三位一体"的传播主体格局,不断拓宽受众范围,运用丰富亲民的载体构成了中央苏区时期中共政治传播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1.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措施广泛传播党的政治主张、纲领路线和革命理论,产生了积极的传播效果,赢得了政治资源,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作为战时环境的产物,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推进的。塑造中国共产党形象是其主旨使然,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其使命所在,教育动员农民是其现实所需。  相似文献   

12.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巩固政权的斗争中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就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与普及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列宁丰富而又具有内在逻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实践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央苏区开创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路子,孕育了毛泽东思想,进行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设苏维埃政权的伟大革命实践。同时,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大规模地涵盖宣传、教育、文艺、新闻等各个精神层面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突破发展的瓶颈,不仅赢得了苏区人民的支持,也使苏区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苏区的巩固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中央苏区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实践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个人总是近乎"本能"地关注着自身的命运,恰如意识形态"本能"地关涉政权命运。个人与政权的命运当然不是彼此隔离的,但意识形态若单纯强调共同利益与个人命运的关系,恐难令受众真正接受。综观中国乃至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人对自身命运的神秘化或庸俗化认知一直具备一定市场,这两种命运认知方式看似泾渭分明,却一致陷入了对人生命运的非现实性认知。实际上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才真正揭示了人生命运的现实性。围绕人生命运特别是击破对人生命运的非现实性认知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的协同创新,这是我们尝试应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时困境的一条可能出路,同时也有助于中国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裘强  王永华 《党史文苑》2012,(14):9-11,14
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在健全马克思主义宣传机构、系统翻译和出版经典著作、培养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宣传人才、注重马克思主义通俗化、使用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载体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央苏区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是通过政权的推动而开展的,可以将其概括为"政权主导"模式。这一时期,中央苏区政府提倡男女平等、保障婚姻自由,发展妇女组织、提高妇女的劳动技能。就其效果而言,一方面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较快发展,为近代以来的中国妇女运动开辟了新的道路;但由于时代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也带有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胡艺华 《湘潮》2013,(8):16-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七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步入新的机遇期。理论界从多视角、多层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行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专题研究中附带提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题研究中兼顾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从当代中国的背景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描述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以毛泽东、李达、艾思奇等人为个案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之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事关重大,《共产党宣言》文本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原则精髓。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源泉;通俗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归宿。重温《共产党宣言》文本,建构“五位一体”的逻辑理路,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姚红艳 《理论学刊》2012,(11):116-11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有其自己独立的运行机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功能的发挥与拓展,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的实现。网络的出现与发展,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于一种全新的境遇。网络环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需要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和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20.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这一命题内涵的科学界定和准确把握,是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历史的一个基本前提。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内涵,首先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行辨正,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混为一谈,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等同起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割裂起来。就内涵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人民大众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主体由社会精英到人民大众的逐步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