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中央提出全面取消农业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等惠农政策以来,县乡两级政府的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解县乡干部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对当前工作的关注点,为上级领导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县乡干部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党的建设》杂志以"当前县乡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题,对天水、陇南、定西、平凉、武威、酒泉等市所辖县区的县乡干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2.
雪珥 《廉政瞭望》2012,(15):44-44
近年来国家采取的取消农业税、实施各种惠农政策以及推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等一系列措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基层政权功能异化和结构性退化的问题却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农村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今年北方遭受严重旱灾,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一些地方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不顾市场需求和自然条件,存在强迫命令和形式主义等问题;土地承包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落实,部分地区出现了随意改变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现象,农民负担反弹甚至加重;农村各种矛盾和纠纷增多,一些地方社会治安不好,存在不稳定因素.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下一阶段的"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要紧紧围绕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努力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政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4,(12):48-49
近年来,中央、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包括全面取消农业税、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等,大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极大地激励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但是在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群众举报反映惠农补贴、补助、补偿资金的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采取的取消农业税、实施各种惠农政策以及推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等一系列措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基层政权功能异化和结构性退化的问题却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与税费改革之前相比,问题的表现略有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取消农业税等中央财政政策大规模地支持农业,加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等因素,目前哈尔滨市农村形势总体较好。表现为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业结构性调整、尤其是主辅换位取得初步成效,全市畜牧业产值首次超过种植业产值;农  相似文献   

7.
正在新形势下,如何摆脱"全能型"政府理念的束缚,笔者认为,要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农民利益格局调整的新要求合理定位乡镇政府职能,这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1.农村税费改革是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直接原因。2006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税取消的意义,不仅在于每年减少农民人均50元的负担,更是标志"以农养政"的时代即将结束,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的时机到来。在农村税  相似文献   

8.
取消农业各税,标志着对农业和农村真正开始了“多予、少取、支持、保护“的新阶段,标志着农村工作重点、职能和方式方法开始一系列重大转变.作为粮食重要产区,政策给予了吉安市农村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村全面繁荣;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农业和农村工作水平;落实统筹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一次重大机遇.抓住难得机遇,关键在于乡(镇)村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税政策调整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进行了两次农业税政策调整:一次是2000年从安徽开始推向全国的农村税费改革,另一次是2004年开始的三到五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这两项政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保持农村社会长期稳定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两项政策调整的效应对于乡镇财政来说都是减收的,而且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占的比重越大的地区减收效应越明显。因此,它们对乡镇财政的影响是巨大的,乡镇财政减收的压力如果不能以有效可行的途径加以化解,可能对取消农业政策调整的顺利实施和基层社会的稳定形成威胁。一、农业税政策调整对乡镇财政的影响2000年以来实行的…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务院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在2010年全国陆续开展了试点工作,如何做好新老农保的衔接,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怎样注意试点工作的展开,都是我们应着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政策的偏差、人与资源的矛盾突出以及农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解决"三农"问题出路在于:第一,工业反哺农业,加大政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扶持力度;第二,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长远治本措施;第三,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村的各种资源向优势经营主体集中,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第四,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搞活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解决农村乘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取消农业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措施。从财政经济理论分析,取消农业三税,意味着政府将大幅度减少甚至基本取消来自农业的收入,财政需要通过收入和资源的再分配,将非农产业创造的资源向农业大规模转移,用工业和服务业的收益反哺农业,以满足农村公共服务的需要。然而这一举措的实  相似文献   

13.
感悟"三农"     
农民的“新喜”“新喜”,是指新的喜悦、新的喜事、新的可喜的政策。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上庄严承诺:明年全国免征农业税,后年农村孩子都能上学。整个《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中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而这一次时间最长最为热烈。种田纳粮,皇粮国税,这个千年古理被否定了。对广大农民来讲,这可谓是在连年惠农政策喜事基础上的又一宗新的大喜事。取消农业税后,其它一切不合理负担也都将禁止,这样就使得广大农民“零负担”政策早日实现。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取消农业税是一场革命。取消农业税属于“少取”,政府还将给农民更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14.
农民职业化教育大有可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邬志辉 《新长征》2009,(1):23-23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的30年,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3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尤为显著。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取消农业税,从农村综合改革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无不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使农民、农业和农村工作出现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喜人局面。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推进农民职业化是一个关键点,农村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发挥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骏 《党的文献》2003,(5):37-44
江泽民同志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针对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要求"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这些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三农"问题在新世纪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尽管2004年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 但应该看到,农民和农业自身的问题并未得到较好的解决。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足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因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村民间组织不断建立、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民利益方面的作用日趋明显。在全面取消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乡村治理必将出现新气象,农村民间组织也会有更大的空间,其与政府互动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和谐视角下研究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兴起与发展的必然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亲自倡导和推动了农村的改革,并在实践中对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重大问题作出了精辟论述,这些论述对现阶段我国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尚武 《学习导报》2012,(11):24-25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4年来,我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省市县财政配套,实施了4.3万多个项目,遍及全省90%的行政村,给全省农村带来了新气象。财政奖补,激活了“一事一议”制度 随着农业税、农村“两工”的取消,农民负担问题得到解决。而村办公益事业却苦于资金、劳力没有着落,村里想办而没有能力办。  相似文献   

20.
"零农税"后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寿继国 《探索》2006,(1):123-125
取消农业税,即“零农税”后,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对农村义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农村义务教育多年来因投入不足而积累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已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的生存。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规范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各级财政分级合理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