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主》1999,(3)
有一个草菅人命的腐败分子说了一句话,涉及医院,他说“医院哪有不死人的,医院里死人是正常的”云云。在这种人眼里,无所谓责任事故,更无所谓草菅人命,死了就死了,什么正常不正常,我说正常死亡就是正常死亡,有什么好罗嗦的!在这里,大家容易忽略的,恰恰是医疗事故造成的伤残乃至死亡——也是一种非正常死亡。医疗事故不是今  相似文献   

2.
马德 《党政论坛》2014,(24):63-63
我们都在年龄里生死。 一个人一出生,什么还没有呢,先有了年龄。无论活得多富贵,或者多卑微,死了,最后,比的还是年龄。这时候,生命里的好多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只有年龄留了下来。送行的人说,他比某某活得岁数大。一下子,就盖棺定论了。  相似文献   

3.
《侨园》2016,(1)
正爱去公园溜达的沈阳人都认识这样一位老者,他几乎每天都在劳动、中山和南湖几大公园里出现。而当人们看见他时,在老人的周围已经摆好了不少纸条,那上面是某男或者某女的年龄、工作、联系电话等个人的基本情况。老人的周围也经常围着不少老年人或是年轻人——在外地奔波了几年老人叫于佐良,今年已经85岁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作为工程师的他从企业退休了。当时老伴因病已经去世,一个人忽然不上班了"麻烦"也随之出现了:睹物思人,每天在家面对老伴生前留下的物品和生活的影子,于佐良的内心世界痛苦不堪,他甚至产生了自杀想法。好在左邻右舍及时给他介绍了一位老伴,两人"一见钟情",新婚的喜悦冲淡了于佐良难以割舍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有个绰号——“拗相公”。“拗”字,在汉语里是倔强、偏执的意思,是说此人性格古怪,品行异于常人。王安石被人称作“拗相公”,还由于他主持的那场变法伤害了很多人,可他就是不听人劝,一意孤行。可见,“拗”字用在他身上,是个贬义词。  相似文献   

5.
从一则资料上看到:截至2001年12月初,全国纪检机关共查处省部级干部(不含军队)16人,其中因腐败问题而被查处的10人,这10人在任职期间,均利用职务之便(有的还有家庭成员或者情妇参加)大肆收受巨额贿赂或者谋取非法好处和不正当利益。资料中列出的8个人里,受贿价值在千万元人民  相似文献   

6.
一 杨国忠(?-756年6月15日),本名杨钊,蒲州(今山西芮城)永乐人.是杨贵妃的远房族兄.他的舅舅就是著名的张易之.杨钊也是个美男子,他高帅不富,不富的原因是家族早败落了,而他本人,从小不爱学习,就爱喝酒赌博,弄得衣食不周,债务常有.在老家混不下去,30岁时,他跑到四川从军.在军队里表现得还不错,被任命为新都尉,大小是个官了.他又和杨贵妃的三个堂姐搭上了关系,尤其是杨家二姑娘,也就是后来的虢国夫人,人长得美,生性风流,一见表哥一表人才,暗自倾心,两人关系暧昧.杨家二姑娘见心上人经济困难,还经常拿自己的私房钱资助他.  相似文献   

7.
“张守平的日记上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纪录了!”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月,《北京青年报》刊登的一条专访,在民进中央机关里传开了。提起这位10多年前退休的办公厅秘书处的老处长,机关里的老同志都会竖起大拇指:“那可是个出了名的细心人,工作认真、严谨,细致,他的工作和生活,总是安排得有条不紊。”对于他能创造基尼斯纪录,似乎一点儿都不觉得意外,因为大家知道只有像他这样对工作一丝不苟,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才能做到60年坚持写日记。张守平是个不事张扬的人。其实,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向他颁发《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证明他是中国目前坚持不断撰写生活日记时间最久、字数最多的人这件事,发生在2000年4月。事过半年,如果不是《北京青年  相似文献   

8.
沈国凡 《各界》2014,(6):14-19
有这样一个人,他与其他的“胡风分子”不同,既未与胡风有任何的来往,也根本不知道有个什么“胡风集团”,更不知道这个集团里的任何事情,只是因为在查获的欧阳庄给胡风的信件里提到了他——“苏州有一同志”,也就无辜地受到了牵连和迫害,成为整个案件受到牵连的2000多人中唯一的一个“无名者”。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是说服教育的方法。做思想政治工作和下达行政命令不同,下达命令,执行命令,不存在听不听的问题,而做思想工作则有商量的余地,甚至有可听可不听的自由。因为思想工作靠的不是权力,而是艺术,是真理。有的同志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在找人谈话时,老是端着个领导者的架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他的话是金玉良言,别人非听不可,如果不愿听,听不进去,或者保留意见,或者提出申辩,他就极不高兴。原来还想好好地去“说服”对方,现在看来说服不成了,就压服,一直压到人家说“对对对,是是是”,他才高兴,并阿Q式地宣布:“谈通了!”总之,他是高人一等的,他的话是指示,而指  相似文献   

10.
人生隽语     
<正>黄蓓佳(著名作家):童年阅读,一本书,或者一个人物,或者是书里的一句话,很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辈子,影响他的一生,影响他的成长,他会照着书中这个人物的轨迹去成长。长大以后你再读书,书是书,你是你,你读书的时候可能有一点小感动,但是你回到现实当中,你还是现实当中的人,它绝对不会去改变你了。所以我觉得童年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自己的本性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阅读会改变自己。  相似文献   

11.
心静是福     
赵功强 《学理论》2008,(6):94-94
毋庸置疑,心气浮躁已是现代人普遍的心理状态,淡泊明志已经沦为评价古人的一个标签式的词汇。如果你问一个人最近什么时间独自在河畔散了步,用双手掬起一捧清水感受了水的清凉,或者捡起薄石块在水面上打水漂,他一定会无言以对,就是你自己,最近什么时间耐心读完了一本好书,  相似文献   

12.
先谈谈疏导。 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难免碰到各种各样的阻力,这个阻力也许是外界原因造成的,也许是个人思想上的原因。这时,就应发挥思想教育的疏导职能,帮助其排除障碍,克服阻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所谓疏导,就是指的这个意思。疏导的对象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群体。 我们应该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注意个人情绪的变化。思想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注意留心每一个工作对象的情况,一旦发现近来情况有些不正常的人,要及时创造时机和他进行单独交谈。精神状态不正常的征兆很多,譬如,最近变得少言寡语,或经常一个人独自沉思发呆,或学习、工作进度明显减慢,或出勤情况有明显变化,或最近脸色不佳等,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注意并认真研究的现象。如果出现了上述现象,大都说明此人心中有苦恼。在与他进行交谈时,一定要以一个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柳河县朝鲜族农民金元吉。去年承包了六百亩果园,纯收入达到十万多元。有的人称赞他胸有大志,是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闯将,但也有不少人对他说长道短,使他提心吊胆。从“包袱”里抖出了“金元宝”金元吉是这个县东兴村的果树技术员。去年他承包的果园,原是高油大队和七棵树大队于一九六七年合办起来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到一九八二年,共累计亏损三十多万元。去年搞包干到户责任制时,两个大队分成三个村,哪个村都认为这座果园是个包袱,谁也不愿意要。在这种情况下,金元吉承包了这个果园。  相似文献   

14.
读书罪一例     
祝勇 《瞭望》1999,(31)
说到柏杨,想起*柏杨回忆录*里记录了一个案例,说是在老蒋忙着折腾他的*反共抗俄大业*的那个年代,台北一名青年教师在旧书摊上海到蒋公二十年代的*部旧著,书中不乏盛赞苏俄的言辞,令这位孤陋寡闻的年轻人好不吃惊,不仅自已饱读一番,还推荐给朋友传看。后来案发,此公在劫难逃,被处重刑。著书者无罪,读书者倒霉。于是我们知道,在有些情况下,读书也是有罪的。所谓*有些情况*,主要是指在不正确的时间里读了正确的书,或者在正确的时间里读了不正确的书。比如说,在希特勒的书最流行的时候读托尔斯泰的书,或者在托尔斯泰受青…  相似文献   

15.
白自田  周蕊  周强  毛海 《党政论坛》2014,(16):32-33
人自从一生下来,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就注定了每个人生都是不完美的。记得《西游记》里最后一集,孙悟空说:“天地本不全,人应该也是。想来天地都不齐全,何况小小的人乎!”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非常幸运地得到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他却觉得遗憾,因为珍珠上面有个小小的斑点。  相似文献   

16.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因不堪忍受离婚再娶的父亲对自己的冷淡及对同父异母弟弟的溺爱,举刀捅死了7岁的弟弟,他说“我要让爸永远心痛”。在供认之后,他特地提出两个条件,一是不要把他杀人的事告诉妈妈,二是不能让老师和同学知道。说完他轻松地问:还有事吗?没事我想回学校了。这个让人既气愤又心酸的少年,竟不知道他已经犯了罪,他也不知道,在他17岁的花季里,等着他的将是漫长的牢狱生涯。还有两个18岁的高中生,为抢一双“耐克”鞋就对一位行人亮出了凶器,因此被判刑人狱。主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的刑事作案人员中,14…  相似文献   

17.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他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不仅破坏了婚姻的和谐而且影响子女的正常成长和生活。偶然性家庭暴力的原因包括酒精的去抑制作用、热刺激以及挫折后应激反应等原因;持久性家庭暴力的原因则包括施虐者的人格缺陷、不恰当的社会学习以及人类进化本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父母可能已经告诉过你,不要相信陌生人。然而,当你投资的时候,你将车放在修理厂或者从餐馆订食物的时候,你已经在信赖一个陌生的人。学术界早已提出信任这个问题。1992年,研究者进行了一个名为"投资游戏"的试验,在试验中,第一个参加者(或者第一个送出者),会收到一笔数量较少的钱,他可以选择将一些钱给第二个人——陌生的回应者。他给多少,第二个人会翻3倍得到,比如说,他给出10美  相似文献   

19.
星云 《党政论坛》2014,(16):11-11
常有人问:“佛陀会不会骂人?”答案是“会!”只是,佛陀“骂人”很有艺术,例如在《增一阿含经》里,佛陀举出五种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佛陀称这五种人为“非人”,也就是“不像人”。为什么佛陀称这五种人为非人呢?因为:1.应笑而不笑:经常可见,在大众的场合里,大家在谈天说笑,气氛很融洽、很欢喜,偏偏有人就是紧绷着一张脸,不肯笑,让人觉得很煞风景。这种人往往性格古怪,不随众,甚至个性偏激,行为举止总是跟人不一样,所以在大众里就没有人缘;因为应该笑的时候偏不笑,不能合群处众,因此说他不像个人。  相似文献   

20.
正他是女儿眼中的"奇葩老爸",每次跟他出去,无论国内外,他都会忘记自己是成功企业家和亿万富翁而去弯腰捡拾垃圾。在员工口中,他是个"神经兮兮的老板",公司里的环保制度很严厉,谁违反罚谁,儿子也不例外!邻居们都说他是"疯子",不仅每天开豪车上街"拾荒",还会跟乱扔垃圾的人死磕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