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业务文选》2012,(30):43-45
1.2012年3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海关总署令第21号公布2.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进出口的管理,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保障社会公共安全,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进出口民用爆炸物品,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民用爆炸物品,是指用于非军事目的、列入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的各类火药、  相似文献   

2.
根据相关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储存民用爆炸物品数量不得超过储存设计容量,对性质相抵触的民用爆炸物品必须分库储存,严禁在库房内存放其他物品。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民用爆炸物品的储存仍存在很大隐患,特别是性质相抵触的民用爆炸物品混合放置的行为仍然很多,给公共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惨案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民用爆炸物品与公共安全、社会和谐紧密相关。山西作为全国性能源重化工基地,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使用量大,使用单位多,分布范围广,安全管理问题尤为突出,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革民用爆炸物品行政管理体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汲取西方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可以从推行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完善政府信息化、构建第三部门三方面入手,开展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26日国务院第134次常务会议通过2006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6号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销售、购买、进出口、运输、爆破  相似文献   

5.
[公布机关]国务院 [文(令)号]第466号令 [公布日期]2006.5.10 [类别]行政法·安全 [施行日期]2006.9.1 [同时废止法规]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销售、购买、进出口、运输、爆破作业和储存以及硝酸铵的销售、购买,适用本条例。  相似文献   

6.
正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涉及到的行业,除了军用爆炸物品、民用爆炸物品和烟花爆竹等传统与爆炸物品有关的行业之外,还涉及到了油漆材料、医药兽药、食品添加剂等行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由于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特殊性质,极容易用于合成爆炸物品,给公共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一直都是公安机关治安管理的重要领域和范畴。公安机关不仅对其购销、运输、使用的过程进行严格管理,而且还要对其销毁等环节进行监管。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公安机关提升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管理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易制爆危险化  相似文献   

7.
涉爆犯罪,是指以营利或者自己使用为目的,非法制造、运输、储存、销售和持有、使用爆炸物品的行为,或者以报复社会、杀人、破坏为目的使用爆炸物品实施爆炸的犯罪行为。1998年至2000年,贵州省涉爆案件比较突出。“严打”整治斗争开展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加大了对民爆物品的管理力度和对涉爆犯罪的打击力度,全省涉爆犯罪案件逐年有所下  相似文献   

8.
祝卫莉 《政法学刊》2001,18(4):72-74
爆炸犯罪案件以其极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对社会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广东爆炸案件具有以敛财为目的等的特点,同时,在打击爆炸犯罪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积极采取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社会上发生了多起令人震惊的个人攻击无辜民众的行为,媒体多将其称为报复社会行为,也有人将其称为个体反社会性犯罪①、个人恐怖犯罪②,这里称其为报复社会型危害公共安全行为,是指个人为发泄不满情绪,而对不特定对象实施的凶杀、爆炸、纵火、投毒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了加强本市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保障公私财产和公民人身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概念) 本办法所称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以下简称技术防范)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手段,预防、制止、延缓盗窃、抢劫、非法入侵、破坏、爆炸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产品(以下简称技术防范产品)是指:用于技术防范活动,具有入侵探测、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安全检查等功能的专用设备。  相似文献   

11.
姬婧 《公民与法治》2010,(17):44-45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一个独立的罪名,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各种不常见的危险方法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相似文献   

12.
关于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百零五条和一百零六条规定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这种犯罪是指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在理论与实践中对放火、决水、爆炸、投毒这些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明确的,但是对于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在认识与解释上均有不同,因而执行当中也就有比较大的差别。有的  相似文献   

13.
《刑警与科技》2006,(10A):90-90
在全国计划单列市中,大连市的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与产量是最多的,现有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9家,经营企业11家,爆破公司31家,爆破服务站40家。为此,大连市政府十分重视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等危险性相当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文以案例为基础,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分为先行行为和基于先行行为产生的作为义务两部分,讨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形态。  相似文献   

15.
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公共安全支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财力来源。本文建构了一个公共安全支出与社会稳定关系的分析框架,通过对1992年至2014年我国公共安全财政支出与社会违法犯罪案件数据的整理,采用EG协整分析的方法,对公共安全支出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社会稳定状况是公共安全支出投入的原因,公共安全支出有利于提升公共安全绩效水平。这有助于深刻理解公共安全支出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对认识公共安全支出的维稳功能具有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衡  张成 《政法学刊》2008,25(5):126-128
警察提供公共安全服务似乎是一个不需证明的论题,然而随着社区警务、治安承包等多元主体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实践产生以后,关于公共安全服务主体的探讨就不能回避.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来,治安秩序不是纯粹的公益物品,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力量也不能够单一由政府加以提供.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月11日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6年1月 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5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的安全,制定本条例。第二条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燃放,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烟花爆竹,是指烟花爆竹制品和用于生产烟花爆竹的民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等物品。  相似文献   

18.
张旭红  高晖 《政法学刊》2007,24(6):117-121
由于世界恐怖活动之频繁,加之国内涉爆安全事故和案件多发,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民用爆炸物品管理,2006年修订并实施了新的《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各地不间断地开展治爆专项行动,管理措施多样,科技手段也得到了空前的应用,但效果并不突出。究其深层次原因,民用爆炸物品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为其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共安全产业化的实质就是要打破社会公共安全行业非产业化运行的传统模式,以产业的理念来经营社会公共安全产业,实现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集成化。社会公共安全产业化具体模式的设计建立在对社会公共安全产业化范围和目标界定的基础上。立足于产业化的主体结构来划分,社会公共安全产业化的具体模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中介组织协调型。这是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社会公共安全质量监督与产业化发展政策研究》的部分成果,本刊对这一研究成果首发,以供读者探讨。  相似文献   

20.
案 情  甲系某县物资总公司总经理,兼任该总公司隶属的物资供应公司(经营民用爆炸物品的法定部门)的法人代表,持有法定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与营业执照。1998年2月28日,该总公司将供应公司交由该公司职工某乙承包。同年11月14日,甲与乙续签了补充协议,规定由甲负责在县周边地区设点供应爆炸物品,一切税费由甲负责,并每年交给乙3000元。12月初,该县与广西接壤的红水河镇因修建村级公路需要使用爆炸物品,该镇领导遂与甲联系购买民用爆炸物品事宜。同月19日,总公司决定由甲负责红水河等镇民用爆炸物品代销点的工作,年终结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