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拉美文化是印第安土著文化原体与欧洲天主教文化、非洲黑人文化等异质文化之间经过"挑战—回答"运动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模式,它在以天主教文化为核心的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即边缘性和从属性、混合性、运动性、外源性。拉美文化的前述特征,决定了该地区民主政治的独特性——它模仿了新教文化下代议制民主的外表,却行天主教文化下委任制民主之实,纸面上的民主往往为事实上的独裁或集权所取代,这也正是该地区民主化进程曲折发展的根源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政权之后,为稳固殖民地统治,便以法西斯殖民文化为先锋,对中国东北展开了全面的文化控制、清查和取缔,使中华民族文化遭到了严重破坏。为消磨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使之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任意摆布的"忠良之国民",便实施以"王道主义"、"民族协和"为核心内容的所谓"建国精神"的灌输,对中国人民进行精神摧残和毒害。并在"官制统治"下推行"泛日化",日本法西斯殖民主义文化泛滥,人类文明遭受着严重浩劫。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针对活跃于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期的近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津田左右吉(Tsuda sokichi,1873-1961)的"国民思想史观"、"日本文化史观"、"东洋文化史观"等学问理论的主张,解析其对近代日本文化"独自性"意识的形成及"国民思想"对日本社会之影响,进而探讨其"东洋文化史观"的形成与学问转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天人之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把世界作为一个完整的分析单位加以看待,强调对世界的道义责任,对中国人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突出表现是东亚朝贡体系的形成.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国侵略的惨痛历史促使国人转变观念,但"天人之辨"的印迹依然在新中国对外关系中得到明显的体现.在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当今时代,"天人之辨"无疑将为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基于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作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传统文化根源,"和"是中国文化中一以贯之之道,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生命之道。"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和"思想内涵中的三个重要层面。实践证明,作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适应中国国情与时代特色的发展之路,为中国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6.
一、那文化区与花婆信仰"那"或"纳",即壮、傣、布依等民族语言中的"水田"之义。以它为中心形成了以壮傣民族为主体,以稻作生产方式为核心的"那"文化。"那"文化富有生态、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与延展性。它的分布非常广泛——北界是云南宣威的那乐冲,北纬26度;南界是老挝沙湾省的那鲁,北纬16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思想"是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在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它对研究俄罗斯的政治、历史、哲学、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着重探讨"俄罗斯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并客观地对其作出正反两方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的"和平主义思想"具有特殊的内涵和特点,它对战后日本发展道路的抉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战后日本的"和平主义思想"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60年代的"现实主义和平论"和70年代的"安保效用论"使建立在"和平四原则"基础上的"和平主义思想"发生蜕变,而90年代以来的修宪思潮更使"和平主义思想"受到极大冲击,使之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七七"事变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一系列军事行动的同时,加大了思想文化上的侵略力度。战争期流行的"东亚协同体论",就是为从思想文化上进行殖民扩张而制造的侵略理论。与伪满"建国精神"相比,这一文化渗透方式更加暧昧、更加隐蔽。从思想的内部关联看,可以发现它们具有同质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美国文化的载体,美国小说常常站在强势人群一边,体现出对"他者"的偏见,如果认同了这种文化,就是认同了美国的强权主义文化。美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基督教、白种人、男权文化,美国小说的作者对这种文化的代表通常会给予肯定或赞誉之词,而对于他们的对立人物则常有贬低歪曲之嫌。阅读著名的美国小说《白鲸》、《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瑞普.凡.温克》之后,读者很可能认同其中对于异教徒、非裔美国人和女性的刻画,这就是接受了偏颇的文化暗示产生的结果,这样的文学阅读实际上是一种误读,因为它是狭隘片面的。  相似文献   

11.
"大一统"的政治理念、"用中适时"的思维方法以及特定的地理条件,塑造了古代中国的天下安全战略。它通常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概略地说,国防安全是中心,政治安全是保障,经济安全是基础,思想文化安全是重要条件,民族关系安全是主要环节。天下安全战略的特点,是治内先于安外、善于韬光养晦、注重把握重点、坚持整体联系以及奉守和平防御,它曾经长期保障了古代中国的国家统一与安全。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全民文化密码"思想是普京2012年提出的,是一项全民参与重新定义俄罗斯文化空间和精神空间、重塑俄罗斯世界文化强国地位的战略。"全民文化密码"思想从整体上给一个庞大的多民族国家戴上了一个统一的帽子,而其内涵确又关照到了国内诸多民族,即从整体上强调整体,从部分上强调部分,同时将俄罗斯文化定位为斯拉夫文化圈的核心,发挥其独特性及对异种文化的"大熔炉"效应和国家认同功能。  相似文献   

13.
肖凌 《西亚非洲》2012,(5):118-131
"知"与"行"或者说"认识"与"实践"问题是阿拉伯当代文化与思想界十分受关注的问题,哈桑.哈乃斐作为当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就该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提出了"行先于知"的思想主张,并充分挖掘了该思想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的深层渊源,力图在当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推崇重实践、绝空谈的务实精神,并推动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在整体上实现从"神学"向"人学"的转变,促进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纸寿千年     
正"纸寿千年"这话真好。它不仅讲出了纸的寿命,更讲出了对文化的传承。纸可以千年不朽,指的是我们的宣纸。宣纸闻名于唐,早些,我们写东西是在竹简和木板上,再后来是麻是丝,价格都昂贵,非一般人能消费得起。文化久居于庙堂之上,为统治阶级垄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缺纸。纸之不闻,知识可谓行之不远。文化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赖于纸的出现。它让文化走出了象牙之塔,使人类文明得以大大推进。  相似文献   

15.
东亚文化圈立根于魏晋,形成于隋唐,衰落于近代。在20世纪90年代后,又呈现出复兴之势。它是多元文化的结晶,主要包括汉字、儒学、律令和汉传佛教四个要素。汉字作为其他三个要素的传播承载工具,在文化圈形成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汉字在文化圈中的地位变迁见证了文化圈从形成发展、衰退削弱到复兴重建的过程。东亚文化圈的复兴重建,有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为当今中国与日韩等国的合作种植了文化根基,为东北亚区域合作构建了文化平台。  相似文献   

16.
现今从理论上思考和从实际上处理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时,始终有三大关系纠缠在一起:一是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的关系;二是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关系;三是集中反映了前两种关系的文化民族性与文化先进性的关系。与此相应,在处理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时也有三种不同思维方式,一是把"本族"与"异族"对立起来的思维方式,即"我-你"对立的思维方式;二是把"先进"与"落后"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即"好-坏"二元化的思维方式;三是"民族性"与"先进性"综合考虑的思维方式,即"我-好"综合的思维方式。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和追随文化的时代进步,始终是一种需要很好处理却又难以很好处理的重大关系。只有在把文化从整体上区分为"没有先进落后之别的文化"和"具有先进落后之别的文化"两大类的基础上,才能处理好文化安全中的民族性与先进性关系问题。对"没有先进落后之别的文化",大力保持特色文化或文化的民族性,是维护和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要求;对"具有先进落后之别的文化",大力追随先进文化或文化的先进性,是维护和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在文化安全实践中需要公民个体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安全意识,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须有科学、正确和恰当的文化安全政策和文化安全导向。  相似文献   

17.
李维建 《西亚非洲》2015,(2):112-127
"博科圣地"的产生是尼日利亚国内和国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对宗教、政治、经济等复杂形势的极端表达方式。这种表达具有必然性,因为在尼日利亚北部这一伊斯兰教意识形态浓厚的地区,社会下层除了伊斯兰教的资源可资利用之外,未找到其他意识形态、政治和文化资源。日益崛起的萨拉菲主义使外来的文化和思想、制度和政治很难在当地落地生根。而外来的宗教极端思想迎合了国内下层民众抗争的需要,使"博科圣地"同时兼具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和社会抗争的性质,恐怖主义和社会抗争也由此被涂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博科圣地"不仅给他人制造了悲剧,它所坚持的恐怖主义同时也玷污了其所珍视的伊斯兰教。从这个意义上说,"博科圣地"本身也是一个悲剧。以"博科圣地"为代表的下层民众在争取权益、进行社会抗争时,却选择了宗教极端主义的指导思想,走错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外交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以人民立场为根本立场。人民立场从本质上决定了新时代中国"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问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民立场出发,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须更加深刻地领悟习近平外交思想,更加努力地践行人民立场。  相似文献   

19.
二宫尊德是日本德川时代后期的农民思想家,在农村复兴实践的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报德思想。其中的“分度伦理”的主张是实践报德之道的重要保证,是农民生活长泰久安的基本法则,也是报德仕法的基础性存在。二宫尊德在日本获得了极高的社会认同,除了其勤奋简朴的形象之外,他的报德思想中所涵盖的伦理观符合日本社会的精神结构,接近日本人的文化心理,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创意产业又称创意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伴随着知识经济而来,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现代文化产业的前沿和高端。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文化创意产业是科技大发展时代科技与文化高度交融的产物,强调产业的价值基于文化积累和科技发展所激发的创意,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及才华,以信息及网络技术为主要载体,通过知识产权的形成和利用,经过创作、生产、流通等环节,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具有提供就业机会潜力的新兴产业。它提供人们宽泛地与文化、艺术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书刊出版、视觉艺术(绘画与雕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