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经济"民"闻天下.浙江之所以能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迅速跃升为经济大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跨入新世纪新阶段,浙江的民营经济面临更加开放和激烈竞争的环境,遇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倒逼",产生了资源约束等诸多"成长的烦恼",孕育着企业制度、产业发展、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方面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2.
跨入2004年春,浙江的民营企业家们心情格外舒畅:不仅是上年交出的成绩单喜人--全省个私经济工业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创汇额4项重要指标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更主要的原因是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全省民营经济大会上宣称,民营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的"发动机",浙江经济从改革开放前的第12位跃升至目前全国第4位,其主要原因就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宗合 《今日浙江》2021,(17):50-51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金名片",是浙江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近年来,浙江滚动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成功助力小微企业质效提升、健康发展.日前,浙江启动第三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2021-2023年),让数量多、体量小、生存能力弱的小微企业在更优资源环境中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浙江经济发展内生动能.  相似文献   

4.
日前,以"创业创新、转型升级"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民营经济科学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与会专家与企业家共聚一堂,探讨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 此次论坛由浙江省政协、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长三角(浙江)民营经济研究会和浙江日报社、浙江省广电集团、<今日浙江>杂志社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民营经济发展,在浙江工作期间把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八八战略",并作为富民强省的重要支撑;2004年主持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推进"五个转变"、实现"五个提高"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国资国企工作,早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把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纳入"八八战略",引领推动浙江破茧成蝶、凤凰涅槃,造就了浙江民营经济、国有经济相映生辉的壮丽图景,浙江国企已成为: 经济发展的"压舱石".2021年,浙江各级国企资产总额达2...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舞台."民营经济一直是浙江的金名片,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民营企业家是浙江的最宝贵资源、最宝贵财富.进入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我省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大局.  相似文献   

8.
江浙两省民营经济发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江苏都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两省的民营经济无论是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对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都作出重要贡献。江苏省民营经济主要发端于国有和乡镇企业的改制,而浙江民营经济则更多地由"草根经济"发展演变而来。虽然两省的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模式都对当地经  相似文献   

9.
浙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省。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史,是一部以老百姓为主角的创业富民史,是一部逐步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创新史,是邓小平理论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邓小平理论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是邓小平的"猫"论、"摸"论、"先富"论使浙江的民营经济突破束缚、先行发展;二是邓小平的"不争"论、"三个有利于"论使浙江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三是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印证了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的巨大生命力,实现了邓小平"先富带后富"的愿望;四是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继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一、浙江民营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十字路口"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2005年,  相似文献   

11.
赵洪祝 《政策瞭望》2011,(12):12-1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创业创新,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30多年间,浙江由一个陆域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浙江市场取向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从民营经济起步的。民营经济为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2.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目前,浙江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和城乡全面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以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见长的浙江经济正面临"爬坡越坎"、转  相似文献   

13.
只要一踏上浙江这块热土,人们都会深切地感受到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崛起于街头村落、家庭作坊的民营经济,就像种子一样在浙江大地生根发芽,蓬勃生长。我省是民营经济发展较早和最快的地方,而温州和台州则是浙江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温州模式”、“台州现象”,创造性地诠释了浙江经济的优势和特色。我省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总量迅速增加,发展水平和竞争力逐步提高,正日益成为浙江经济的主要部分、体制优势的主要载体和块状优势的主要支撑,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影响的经济形式。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已经积聚了相当的力量,开…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营经济实力持续壮大,民营经济成为浙江发展的金名片和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进入新时代,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我省民营经济既面临多重调整压力,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以再创业再出发的奋进者姿态,大力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新飞跃,让民营经济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积聚了大量社会财富的浙江民营经济已不囿于浙江本地,它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全国乃至世界.近年来,浙江民营企业在区域外的投资行为日益高涨,形成了浙江民营资本"汹涌外溢"之势,其投资金额之多,投资项目之广,都创造了历史新高.浙江民营企业跨地区发展使企业把握了资源再配置和优化的机会,从而赢得了快速发展的先机.浙江民营企业的"外流",实际上是企业在新形势下的一种扩张行为,是企业在更大范围里参与市场竞争、优化配置资源、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表现.但由于缺乏一个共同的投资信息平台和有效的联合方式,导致各个民营企业"单打独斗",以单个企业的有效信息网络和少量的资料分析,游走各地参与资本投资,风险大而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指出,民营经济是浙江活力所在,是浙江的品牌,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佼佼者。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强调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聚焦民营上市公司这一非公经济创新发展的"桥头堡",聚力打造非公企业"党建强、发展强"的先锋集群,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一、坚持全面领导,推动民营上市公司听党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9,(4)
正为企业减负,就是为发展加油。近几个月以来,一系列为民营企业减轻负担、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让民营企业轻装前进的优惠政策和具体举措出台,为民营企业"补血",力争为它们的发展创造更大空间。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民营企业是其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之一。深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以更大力度、更优政策、更好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名片,浙江也是中国民营经济重要的发祥地。去年10月初以  相似文献   

18.
今哲 《今日浙江》2021,(12):28-45
200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调查研究、深刻洞悉发展大势、深邃思考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的基础上,亲自谋篇布局、开篇破题,作出了"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为浙江赢得战略主动、抢占发展机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8年来,"八八战略"指引浙江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对内对外开放向深度融入全球、从总体小康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跃变.民营经济,数字经济,高水平均衡协调发展,整体智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文化高地,平安浙江、法治浙江,诗画浙江,守正创新的干部队伍这9张金名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点题开篇、历届省委传承创新的工作成果,也是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积累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19.
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是浙江经济的特色和优势.经过改革开放28年的发展,浙江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生力军,成为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最大来源,成为繁荣城乡市场的主体力量.1978-2005年,浙江生产总值增量的71%来自于民营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浙江经济发展非常迅猛,经济发展呈现“发展好、增长快、后劲足”态势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私营等民营经济已发展成为经济活动的生力军,并且发展健康和迅速。目前,民营经济在浙江整个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