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学理论》2015,(9)
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以来,伊朗社会的方方面面被重新整合到伊斯兰的价值体系中,伊朗女性的失业问题受到伊斯兰传统价值的深刻影响。革命后,伊朗女性失业问题愈发凸显并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稳定。文章将就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女性失业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3,(44)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起步阶段。在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作为美国和西方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支柱,伊朗的核计划得到了这些国家的帮助和支持。其中包括低程度的核武器研制规划以及雄心勃勃的核电站建设计划。到巴列维国王垮台为止,伊朗共买到了6座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其中有两座购自德国,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媒体日前披露,美国政府准备把伊朗革命卫队列入"恐怖组织"名单,并有可能在今年9月联合国大会召开之前公布这一决定。外界普遍认为,此举将进一步加剧美国和伊朗的紧张关系,造成伊朗核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4.
杨姚奕的“白俄罗斯如何抗拒‘颜色革命’”一文指出,从2003年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2004年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到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摩尔多瓦的“雪松革命”,席卷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似有蔓延之势。但这一趋势终于在白俄罗斯刹住了车。在西方强权势力的干预下,白俄罗斯为什么没有像另一些独联体国家那样“变色”,卢卡申科政权是如何抗拒“颜色革命”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5.
在惊闻伊朗革命卫队——作为一支主权国家的军队——竟然要被美国列入反恐黑名单后,不少人都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由于长期在伊朗工作生活,有不少接触革命卫队的机会。事实上,他们远非美国所说的那般"恐怖无情"。  相似文献   

6.
荣松 《瞭望》2000,(Z1)
刚刚进入2000年 ,伊朗便展开了一系列积极外交活动 ,与英国、土耳其、德国等国家消除障碍 ,为进一步打破西方国家多年来的政治孤立和在新的世纪里全面推行伊朗总统哈塔米倡导的“缓和紧张、平等对话”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月10日 ,伊朗外长哈拉齐前往英国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 ,成为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访问英国的最高级别伊朗官员。哈拉齐在访问期间分别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外交大臣库克举行了会谈 ,双方均表示将为推动业已解冻的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进一步努力。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 ,由于西方国家将伊朗…  相似文献   

7.
列宁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核心内容,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的思想。这一思想从如何克服与超越无产阶级自发性这一问题展开,认为工人阶级“最初碰到”的思想体系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工人阶级的自发性运动只能形成工联主义运动。只有在无产阶级先锋队领导下,通过“自我革命”等方式摆脱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发展出“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无产阶级才能从自发状态走向自觉状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执政条件下,尤其是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面对小商品生产和私人资本的长期存在,列宁更加重视严格管党、治党、清党的问题,在党的组织建设中注重区分究竟是为了“个人好处”入党还是为了“共产主义”愿意“自我牺牲”而入党,制定严格的党员标准,通过增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组织性、纪律性来解决“谁战胜谁”这一根本性问题。列宁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思想对推进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过去4年,发生在几个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曾经被西方国家看成是推翻一个国家政权的“香饽饽”。但现在,上演了“玫瑰革命”的格鲁吉亚、.“橙色革命”的乌克兰和“郁金香革命”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的矛盾并没有见少,相反,曾经积极参与“颜色革命”的一些人又成了新的现政权的反对派。  相似文献   

9.
“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的最新阐述和实践表达。党的革命话语体系中的“自我革命”虽不属于“政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范畴,但不是孤立在社会革命之外的。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呈现出辩证立体的关系,在互动关系上党的自我革命是社会革命的重要引领、社会革命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有效动能。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勇于自我革命和推进社会革命的双重使命,这是由党的革命属性和使命追求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自身百年奋斗历史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新征程上,只有永葆自我革命精神,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建成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成功回应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0.
现已出版的科学社会主义教材在有关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章节中,大都将列宁在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后提出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可能和平发展的思想与十九世纪后半期马克思、思格斯关于英、美等国无产阶级可能通过和平方式达到目的的思想相提并论,一同作为革命导师在肯定暴力革命的同时不排斥革命的和平方式的论据.(参见:高原主编《科学社会主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3—11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科学社会主义原理》1983年版,第179—180页.)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列宁在论述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平发展的思想时说:“武器掌握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提供了并保证了整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列宁选集》第三卷,第107页)在这里,列宁非常明确地指出了革命可能和平发展的实质性条件就是“武器掌握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很显然,这种实质性的条件是由暴力革命提供的.由于历时多年的帝国主义战争和腐朽的沙皇制度造孽,俄国一九一七年二月终于爆发了革命.这是一场由布尔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不论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发展和完善,都是我们党以自我革命领导推动中国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始终遵循党的革命逻辑,坚持党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品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在21世纪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秦以降,中国即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这种国家延续了漫长的岁月。不过,在“长期统一”的传统国家形态之下,中国传统社会与国家之间却保持着“长期疏离”,地方社会封闭的“小统治者”实际上控制着基层社会的运行和秩序。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政治革命,建立了新的国家政权。在此基础上,新国家对旧有社会结构进行社会革命,以政权的力量建构了新的社会形态,包含改革社会结构、培育民众对国家的认同,进而建立长期稳定的执政根基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构现代国家的双重革命,源于党建立国家政权与推进社会变革发展的双重使命。这种通过双重革命进行的现代国家建构,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超越:它既超越了传统国家的社会历史形态,也超越了西方理论的现代国家建构逻辑,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建构实践,具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国家建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当今网络软、硬件技术不断升级换代,新媒体迅猛发展,导致了文化传播形态的转型,这就是”网络文化革命”。“网络文化革命”对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在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重新研究和充分认识这一重大问题 ,对于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略基地1 92 7年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接着 7月 1 5日 ,汪精卫集团举行所谓分共会议 ,正式和共产党决裂背叛革命。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终于失败了。大革命失败后 ,全国处于反革命的白色恐怖中 ,城市已没有共产党人的立足之地。以毛泽东…  相似文献   

15.
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剖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这个理论是指导“文化大革命”实践的基本理论。当时称为“帝国主义走向全面崩溃、社会主义走向全世界胜利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一句话是吹到天上的理论。事实已经证明这个理论完全是错误的,荒谬的。过去,我们揭露和斥责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反革命罪行,但对这两个反革命集团中的康生、陈伯达之流,利用领导思越E的错误,制造和宣扬的这一反革命理论批驳很不够。今天如果不从理论上进一步剖析它的反动本质,就不可能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在三大起义革命形势的推动之下,在朱德、陈毅和湘南特委共同领导组织发动下成功的举行了一次极有特色的起义,史称湘南起义。该起义历时三个多月,建立了六个县的县苏维埃政府,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土地制度,为我党后来领导土地革命运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最后攻势”,这在伊朗已经不是新鲜话了。自从1982年越过国界进入伊拉克领土作战以来,伊朗几乎年年要喊“最后攻势”。但是,言之者煞有介事,听之者却越来越不以为意。  相似文献   

18.
云杉 《瞭望》2005,(51)
“颜色革命”挑战主权国家。 在2005年1月20日的就职演说 中,布什明确提出“要在全球传播民 主,结束世界上的暴政”。格、乌发生 “玫瑰革命”、“橙色革命”后,美国 国务院公开承认自己在这些“政权更 迭”中“发挥着中心作用”。事实表 明,力图建立“没有边界的、全球性 的新美利坚帝国”,以长期确保无人 能够动摇其单极世界霸权格局的战 略,将在布什第二个任期内继续推 进。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确认社会主义改革是“一种革命”,称之为“第二次革命”。因为他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统称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即“第一次革命”。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第一次革命论”改变了以往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看作两次独立的革命的传统观念。两次“革命论”的提出与确立,有助于人们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角度进一步深入认识“第二次革命”发生的原因,揭示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改革与革命的一般规律,从而提高参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1)
红岩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广大共产党人和党外仁人志士,在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的斗争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一革命精神因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驻地——重庆红岩村而得名,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宝库中独具风采的璀璨明珠,从而在中国革命精神系统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