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冰 《工友》2006,(1):6-8
2005年9月14日一大早,从湖北到东北打工多年的农民工王晓桥,走进了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总工会的办公室。一个月前,王晓桥带领20多个在扶余县打工的同乡兄弟自发要求成立农民工工会,今天,他正式来“找组织”确认身份。  相似文献   

2.
罗伟 《工友》2010,(1):38-40
为养家糊口到煤矿谋生的农民工能够做出多大的事业?从鄂西北大山里走出来的一位汉子,不仅通过挖煤改变了命运,还成功带领家乡1000多人外出打工,让乡亲们集体脱贫致富。他,就是被誉为“打工皇帝”的湖北郧县籍企业家张兴良。  相似文献   

3.
一名仅有初中文凭的川籍农民工,工作之余经常帮助工友维权,维权的艰辛让他备感压力;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关爱农民工,他克服种种困难,以自己14年来的苦泪人生和打工经历作为主要素材,历时17个月,创作出了45万字反映农民工原生态艰难打拼生活的巅峰之作——《中国式民工》,作品上网后,便引来包括著名作家海岩在内的近百万网民的关注和热评,称他为不折不扣的农民工“代言人”,为此,他还走进了央视“实话实说”和“凤凰卫视”。  相似文献   

4.
时周 《工友》2013,(12):16-18
不要叫我“农民工”!作为一名从农村来城市打工的“90后”,叶忠林非常讨厌这三个字。这位23岁的小伙子认为,“农民工”是带有强烈歧视色彩的字眼,他希望废除这个称呼。  相似文献   

5.
夏阳 《工友》2006,(7):16-18
导读: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形成的农民工大潮中,违反劳动法规侵犯农民工权益的现象比较瞢遍,其中农民工的工资被拖欠乃至克扣成为突出问题,残酷的现实使他们成了“最容易受伤的人”。武汉市黄陂区50岁的农民工田立清。23年莆带着“盖栋楼房给老婆孩子住”的梦想加入到了打工大潮中。然而……  相似文献   

6.
陈谦 《工友》2008,(2):53-53
“双十”活动即“十维权”、“十送”活动。“十维权”:发动农民工较集中的100个村工会,大力做好输出地工会会员发展工作;与本区农民工输入地较集中的佛山市签订《城际工会维权合作协议书》;调整充实区农民工维权工作领导小组;集中处理农民工受到侵害的案件;评选和表彰农民工维权先进工作者;调整充实农民工情况电子档案;举办农民工法律知识讲座;发放安全生产知识手册;召开农民工代表座谈会;组织一场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晚会。“十送”:送健康;送温暖;送文化;送技术;送教育;送乡音;送信息;送岗位;送法律;送维权卡。  相似文献   

7.
《工友》2009,(7):1-1
湖北竹山县楼台乡官坪村农民工王荣高,因赴山西打工致伤,已经获得工伤赔偿。他想到曾在某保险公司投了“意外伤害险”,便找出投保单,到保险公司申请赔付。但保险公司答复:“煤老板已经赔给你了,这属于免责范围。”这位农民工一头雾水:这意外伤害险不是白投了?  相似文献   

8.
一个家境贫困的衣家小子,身揣80元钱,闯荡都市,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和憨实敬业成了一名电工;几年后,在人才济济的北京他站稳了脚跟,不仅承揽到了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电气安装工程;而且,他的人生故事还将被搬上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励志大片《暴雨将至》,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还被导演指定主演他自己。于是他被网友们称为“王宝强第二”和2008年度最“牛”的农民工。那么,这名最“牛”的农民工到底是谁?他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9.
《时代风采》2009,(3):18-19
“裁员”这一词汇,使这个冬天更添了些许凉意。 相比之下,在北京打工提前返乡的农民工武学新很是幸运,他没有被裁员。“走之前老板还打来电话,让我正月十五前一定要赶回来上班。”这让来自山东农村有电工手艺的他心里热乎乎的。  相似文献   

10.
罗伟 《农村青年》2013,(9):36-38
对于农民工来说,在城市里谋生堪称“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一位陕西籍农民工在外打工时,不慎遭遇车祸,成为终身瘫痪的残疾人。为了养活自己,他在网上开了一家小店,每月有七八百元的收入。2008年开始,他开始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奉献着爱心,资助的贫困学生多达数十人,募捐数额已经达到数十万元,然而自己却仍然过着清贫的日子。  相似文献   

11.
小非 《农村青年》2009,(9):19-21
河南农民工张海超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一直无法到权威机构申请鉴定,因为曾打工的公司拒绝提供相关证明。张海超向有关部门多次投诉后,终于取得做正式鉴定的证明。但是,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竟然做出了“肺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刘黎 《工友》2012,(1):50-51
我国有1亿多农民工在异乡为生活打拼,如此庞大的群体,他们有着怎样的精神世界?近日,一位河南籍的农民工把自己十多年来打工的经历浓缩在了一部小说中,他要用艺术创作的形式讲讲农民工的情感世界。写小说的农民工叫王子群。  相似文献   

13.
徐文华,这位河北籍的打工仔在异乡打工10多年,凭着艰苦奋斗和执著拼搏的精神,在环卫领域工作上兢兢业业,在生活上处处关心别人,从而赢得了好的口碑。他不仅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争了光,同时自己也真正扬眉吐气了。今年“五一”,他被光荣地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获得了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成为天津河北区第一位农民工市级劳模。  相似文献   

14.
2005年9月14日一大早,从湖北到东北打工多年的农民工王晓桥,走进了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总工会的办公室。一个月前,王晓桥带领20多个在扶余县打工的同乡兄弟自发要求成立农民工工会,今天,他正式来“找组  相似文献   

15.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形成的农民工大潮中,违反劳动法规侵犯农民工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其中农民工的工资被拖欠乃至克扣成为突出问题,残酷的现实使他们成了“最容易受伤的人”。武汉市黄陂区50岁的农民工田立清,23年前带着“盖栋楼房给老婆孩子住”的梦想加入到了打工大潮中,然而……  相似文献   

16.
余明忠  陈勇 《工友》2009,(4):18-19
阅读提示:你见过这样的法院判决吗?农民工莫刚出了工伤事故后。工程发包方和承包方居然只担“次要责任”,连“连带责任”也没有;将主要责任认定给同样具有“打工”性质的包工方,但又以“伤者没提出要包工方赔”为由让“主要责任”放空,然后,再让伤者自己赔自己10%.于是乎,农民工莫刚深感自己的合法权益被打了“白条”——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石首市大垸镇工会联合会在全省率先组建村级联合工会和农民工维权服务站,并在21个大、中城市分别建立工会小组、设立农民工维权服务分站,建立农民工双向维权机制,较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建在村一级,维权维到打工地”上的做法,被石首市委、市政府确立为“大  相似文献   

18.
《时代风采》2011,(3):26-27
从农村,到城市;由农民,到农民工——他们背井离乡,在中国大地上奔走、徘徊,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原本应该是农民工的时代——谁也不能忽视这个群体。但是,作为强大群体的一员,农民工却总是被社会边缘化,打入“弱势”。  相似文献   

19.
曹珺 《中国工运》2007,(5):48-48
“在哪儿打工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呀!新兴工会真好,净为我们办实事。”“非常感动!新兴工会这么关心外地农民工,过年来陪我们,让我们不想家;八月十五来临之际又同我们一起过佳节,  相似文献   

20.
冯韬 《时代风采》2009,(3):14-14
1月12日下午,昆明市南坝路人力资源市场内,一群大包小裹的农民工正在休息区等待申请就业援助。有的农民工兄弟干脆把包一放,翻看着从就业援助窗口旁的“图书借阅处”借来的书刊;有的则和同伴海聊着外乡打工的经历、今后的打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