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场域,网络社会面临权力结构权责不清、网络公共领域义利不辨、网络意识形态内外勾连等秩序困境。以涵养网络道德为内在基石,以健全网络法治为根本保障,以繁荣发展优秀网络文化为核心要务等逻辑理路,探索树立善治理念、培植政治信任,夯实制度之基、强化能力建设,高扬主旋律,净化网络舆情生态等实践选择,推动"良善"统摄人和网络社会发展的实际与真际,重构网络社会良善秩序。  相似文献   

2.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文章认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是公民基于政治主体性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它以基于网络的政治态度作为内生基础,以网络表达作为外在表现,以网络公共空间作为展现场域,以虚拟与现实的相互作用作为展开逻辑,以集体行动作为拓展力量。  相似文献   

3.
美国凭借其占有的网络资源优势,奉行网络单边主义政策,只不过是将现实政治外交中的单边主义做法投射到网络空间而已。为谋取国家利益,美国推行网络自由战略以磨灭网络主权的界限,阻挠国际互联网准则的出台以削弱联合国的网络治理地位,虚构他国攻击美国以强化本国的网络军备,这些单边主义行动严重威胁着全球网络社会秩序的稳定。中国作为世界网络大国,在履行维护国际网络社会秩序责任的进程中,既需要与世界各国开展全球网络合作治理,更需要增强国内网络治理能力,这是有效应对美国网络单边主义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吴春梅  张彬彬 《求实》2012,(10):93-96
优化以信任、协调、维护为核心的网络治理机制,可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主体的合作能力,进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在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网络治理机制问题会引致多元供给主体间的合作意识淡薄、不真实的合作共识、合作承诺虚化等现象。要改变这种低度合作状况,需要完善网络信任机制以提升合作意识,创新网络协调机制以增进合作共识,健全网络维护机制以强化合作承诺。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条件,也带来了意识形态的挑战。网络教学应当借助网络技术将课堂教学向互联网延伸,而不能局限于仅以网络技术辅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应对来自网络的意识形态挑战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必须选择正确的路径,围绕应对网络意识形态挑战的要求建设网络课程,同时加强网络教学中的思想交流,在网络学习考核中注重以学生参与思想交流的过程为依据。  相似文献   

6.
网络营销全称是网络直复营销 ,是现代企业营销实践与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是现代企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 (包括网络调研、网络新产品开发、网络促销、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等 )的总称。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以大容量、高速化、交互式信息交换的巨型公共网络为基础的网络营销 ,必将成为企业发展和展开市场竞争的有效武器。一、网络营销的特点1 时空性。企业营销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扩大和占有市场份额。由于Internet的全球性和即时互动性 ,为企业、供应商和客…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的所有文化活动及价值观念的综合体。我国的先进网络文化具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借鉴西方文化积极成果等特征。当前,我国先进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网络监管力度不够、不良文化在网上肆意泛滥、网民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等困境。因此,政府必须积极引导,加大监管力度以及加强网络队伍建设,提高网络管理者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形态,已经融入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既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崭新的渠道和宽阔的视野,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就是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占领校园网络文化新阵地;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提升校园网络文化新境界;坚持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灵魂,凸显校园网络文化主旋律;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判断标准,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新风尚.  相似文献   

9.
叶明亮 《学习月刊》2014,(21):25-26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这是新形势下发展健康向上网络文化的新要求新部署。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推动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网络政治文化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依托,以网络信息传授为核心而形成的用户对政治生活方式的总体性反思,以及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中与政治现象密切相关的各类精神现象的总和。政治认知-政治评价-政治态度-政治文化四个环节构成了网络政治文化的生成机制。网络政治文化与现实政治文化共同反映了虚拟网络技术对人的主观实践能力的影响,并在实践推进大众政治的兴起。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网民数量正在急剧增加,其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教育,正确引导其网络行为已成为时代要求。开展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教育,应该以网络伦理规范体系和未成年人的品德发展规律为依据,并且通过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网络,引导和规范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行为,促使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民主形式——“网络民主”诞生。“网络民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于1995年提出的,马克·斯劳卡认为,“网络民主”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或者是在民主中渗入网络的成分。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以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自编网络成瘾量表,测量学生网络依赖度及成瘾度,并将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分为三种:网络使用正常者、网络使用依赖者以及网络使用成瘾者,探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高校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种群有着不同的需求,网络舆论生态在网络舆论种群需求的满足与否中处于平衡或失衡的状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该基于网络舆论生态平衡需求主动加强队伍建设,以新的内容、新的方式、新的平台求得新的发展,以相对平衡的网络舆论生态为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成才成长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5.
冯德华 《世纪桥》2007,(8):120-121
网络课程其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系统,教学系统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决定着网络课程的教学功能是否实现。本文以网络课程的教学系统设计和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为例,阐述了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设计过程和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6.
网络民主的意义、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为特征的信息社会,带来了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发展,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观念模式,形成一种新的网络文化,网络民主便是相伴而生的产物。网络民主,是指人们以网络为载体进行政治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新兴民主形式。随着我国网络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民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  相似文献   

17.
《探索》2014,(3)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发展。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确保网络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以网络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为突破口,确保网络文化建设的实效性;以实现中国梦为价值取向,确保网络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刘凯 《学习月刊》2012,(12):23-24
网络思潮是以网络技术发展为先在条件,以网络媒体为传播载体的社会思潮。网络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身处其中的个人具有不可避免的影响,高校教职工也概莫能外。网络思潮是一柄"双刃剑",对高校教职工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注意。一、网络思潮的特点1、网络思潮更加多元化、常态化和大众化。互联网开放的属性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予所有人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的便利,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人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网络隔离技术的发展、应用及特点,并结合舰载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换的安全需求,提出一种网络隔离技术的设计思路和业务架构,以保障舰载网络中的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20.
在瞬息万变的大数据时代,社会风险系数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危机事件频发,迫使人类在寻求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舆论危机治理作为公共管理的基础职能。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政府等公共部门在网络舆论危机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开发以数据整合为支撑的网络舆论危机技术管理体系、健全以数据分析为内容的网络舆论危机感知管理机制和营造以法治数据为保障的网络舆论危机制度管理环境。贯彻和落实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完善政府等公共部门在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中的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