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人人都享有发布消息的权利,过去狭窄的话语权得到解放。与此同时,微时代的开放给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促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野从日常的校园生活延伸到了虚拟的网络世界。文章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面临的挑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使得主流社会思潮与非主流社会思潮相互交织,针对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应从建立网络官方引导力入手,提高主流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从"网络红人"入手,培养、发掘传播正能量的"网络红人"使其成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代言人;从高校网络社区入手实施正确引导;从教学方式变革入手,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使得主流社会思潮与非主流社会思潮相互交织,针对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应从建立网络官方引导力入手,提高主流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从"网络红人"入手,培养、发掘传播正能量的"网络红人"使其成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代言人;从高校网络社区入手实施正确引导;从教学方式变革入手,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4.
<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象征。在新媒体时代,党史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便捷,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应该引起党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不容忽视的党史信息传播互联网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微博、微信、博客、拍客等共享信息平台、社交网络的兴起,形成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的新媒体时代。手机等电子产品以快捷、高效的方式传播信息并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网络社群已经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载体,95后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网络社群的参与者,高校运用网络社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趋势,也是必要手段。文章在界定网络社群概念、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网络社群的发展现状及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高校运用网络社群新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民族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民族主义是社会思潮的一种形态,具有突发性、信息复杂、传播速度快且难以控制等特点,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大影响。以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民族主义朝预定目标发展而不是任其盲目蔓延,是当务之急。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是引领网络民族主义的前提,科学引导是引领网络民族主义的关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引领网络民族主义的方针,吸收合理因素是引领网络民族主义的动力要求。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人人可成为接受者和发送者,但其内容良莠不齐,难以监控和筛选,而它超出想象的刺激性和娱乐性,又极易使人上瘾,无节制沉迷其间。网络成瘾者对网络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和行为依赖,他们渴望上网,离开网络则烦躁不安、情绪低落。一般来看,网络成瘾可分为网络交友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等等。  相似文献   

8.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民族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民族主义是社会思潮的一种形态,具有突发性、信息复杂、传播速度快且难以控制等特点,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大影响.以社会主义棱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民族主义朝预定目标发展而不是任其盲目蔓延,是当务之急.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是引领网络民族主义的前提,科学引导是引领网络民族主义的关键,尊重差异、包客多样是引领网络民族主义的方针.吸收合理因素是引领网络民族主义的动力要求.  相似文献   

9.
网络民粹主义是近年来在互联网上兴起的对我国政治社会影响较大的一种思潮和现象。网络民粹主义的产生与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其表现出反权威性、反体制性、非理性、多变性等特征,对社会有一定积极影响,但更多的是负面影响,需要引起关注并加以引导。本文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提出了应对网络民粹主义负面影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国华 《学习月刊》2011,(15):38-39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和生活空间,在当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网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包以及人人可说、人人能说、人人都说的特点凸显,突发事件在网络中不断呈现,网络舆情日渐增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会形成扩散态势和井喷效应。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是包括高校在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其传播对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促进高校和谐稳定有重要作用。政府公信力、政府信息的内容、政府信息能不能针对年轻大学生的特点进入网络舆论场进行传播,舆情关节点上政府能不能及时发声,都是影响政府信息在高校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一、互联网已成为公众参与的重要平台公众参与有许多途径,互联网是一个重要平台。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网民数量达到了5.38亿。而微博客的用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突破了3亿。特别是近年来社交网络的兴盛,不但改变了信息传播和社会舆论格局,也极大地改变了党的执政环境,为公众参与提供了很好的渠道。1.互联网形成了有效的公共话题讨论空间。借助互联网独特的传播特性,公众的表达意识空前高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头",亿万网民的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园网络信息的传播及其舆论的形成,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从分析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特征、表现载体入手,分析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科学审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网络是人们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实现便捷通讯和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虚拟世界,是人们新的生存方式,是人的身体器官的延伸,是人的本质的发展,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园网络文明环境已经成为高校育人的一种全新环境。学界关于高校校园网络文明环境建设的专题理论探讨相对薄弱,不利于对新型育人环境的深入构建。高校校园网络文明环境是一种新型育人环境,高校师生、网络系统、网络行为、网络信息、网络规制和网络监管构成了其系统结构,具有主体性、育人性、学术性、开放性、平等性、安全性等六大特性。  相似文献   

16.
谢晓  李艳丽 《学习月刊》2012,(2):119-119
一、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分析高校信息安全面临的风险既有来自于外部,也有来自于内部。来自外部的威胁包括网络入侵、黑客攻击、病毒传播、木马种植等,造成数据丢失、机密数据的窃取甚至系统的无法正常使用。来自内部的威胁一般是由于管理员和用户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不到位、设备缺陷等造成的安全隐患。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呈现出以下特色:一是网络威胁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先进文化传播、发展和创新的前沿阵地,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校园网络文化既鲜明地体现着大学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存在着需要发展和建设的一面。首先,校…  相似文献   

18.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是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扩张而引起的一股以认同、回归、捍卫本民族文化传统为根本特征的世界性文化潮流,是对我国社会具有影响力的社会思潮之一。实证研究表明,文化保守主义已在高校师生中传播,并对高校师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核心价值体系产生了较大消极影响。文化保守主义影响高校师生的原因有社会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文化保守主义理论本身的迷惑性等,应对高校师生加强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园网络文明环境已经成为高校育人的一种全新环境.学界关于高校校园网络文明环境建设的专题理论探讨相对薄弱,不利于对新型育人环境的深入构建.高校校园网络文明环境是一种新型育人环境,高校师生、网络系统、网络行为、网络信息、网络规制和网络监管构成了其系统结构,具有主体性、育人性、学术性、开放性、平等性、安全性等六大特性.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4,(24):22-25
当今社会,论坛、博客、即时通讯、微博、社交网站等新兴网络业态方兴未艾,信息传播从传统的单向传播变为基于各种新兴网络业态的互动式的传播,人人拥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当前,互联网发展已进入无边界、扁平化的网络社会阶段,正由单纯技术平台变得更具社会交往、传播等公共领域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