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宁 《群众》2013,(9):67-68
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追梦人。“千人计划”专家,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生力军。他们怀揣着各自不同、却又归于同一的梦想从海外归来。他们的创新创业过程,也是实现“中国梦”、“我的梦”的过程。本期栏目刊发两篇对江苏省“千人计划”专家的采访文章,且看他们是如何让国之梦点燃我之梦,让梦想照进现实的。  相似文献   

2.
刘宁 《新东方》2009,(4):59-61
20年前,海南建省办全国最大特区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在全国掀起一股“海南热”。这个自古偏居一隅、让人望而却步的热带孤岛,几乎是一夜之间成为人们梦想中创业致富的热土。当年“十万人才过海峡”的情景至今仍让人感慨万千,其中各色传奇更为人们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3.
赵林楠 《前进》2013,(6):46-46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同志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他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揭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人的梦!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始终深信一句话:“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绝不能没有梦想。”正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有着梦想,我们才历经坎坷依然前行;正因为我们的民族有着梦想,我们才饱受沧桑信心不改。  相似文献   

4.
“书生老总”从这里走出 2007年4月,来自金融系投资经济管理专业的钟华尚未毕业便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创业”是钟华少年时代的一个梦想。1999年,还是初巾生的他在报纸上看到“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赛事。报纸上年轻的创业精英们展现的精神风貌和创业点子激发了他的勇气和激情。  相似文献   

5.
有一种纪念,叫坚守。二中人忘不了袁博常常挂在嘴边的“写写”,“他的‘写写’叫做坚强。”袁博留给大家的,除了感动,还有激励和鼓舞。更多人的“写写”,书写了法院人对法治梦想的坚守。“本来认为是‘无伞’人生,但社会的关注、朋友家人的关心,单位领导同事的帮助,让我又找到了那把降落伞。”——袁博。  相似文献   

6.
栾铁虹 《台声》2003,(4):31-32
南京“新杂志”咖啡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宽敞明亮;咖啡馆的老板台商郑力允先生,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好客、喜欢与人沟通。我们坐在咖啡馆的沙发上,与郑先生一边聊天、一边喝咖啡,侃侃而谈的郑先生,慢慢地打开了他创业的话匣子……“鲜奶油蛋糕”起步对于在台湾学医的郑先生来说,当一名医生是他的梦想,为了早日圆上这个梦,他开始了执著地创业过程。郑先生从台湾某医药学院毕业后,在台中“全民医院”工作了一段时间。1989年,因一心要在中医领域干出一番事业,年近28岁的郑先生,与大学时的同学一起,在老师的推荐下,选择了语言和习惯与台湾相近的南…  相似文献   

7.
8年前,他是一名让无数人羡慕,稳端“铁饭碗”的国家干部;8年中,他白手起家,从无到有,饱尝了创业路上的辛酸,演绎了一段不平凡的创业史;8年后,他苦尽甘来,圆了24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之梦,成为敦化市数以万计再就业大军中的领头雁,鼓舞和激励着无数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决心。让我们直面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赵长贺!  相似文献   

8.
创业让一个人实现从“职业”到“事业”的转型,这样的诱惑常常让大多数人的天平最终向创业倾斜。多数人都想创业,都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特别是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想在创业的战场上“闯一闯”、“拼一拼”。然而,做什么都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创业。  相似文献   

9.
韩晓枫  孙凌 《浙江人事》2009,(7):I0002-I0002
2009年7月1日上午,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杭举行“激情创业、梦想飞扬”——大学生自主创业座谈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出席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
看邓中翰的简历,会让人惊叹于他惊人的才能与精力。校园里的“学霸”、职场上的“大牛”——这些通俗的称谓似乎还够不上他的量级。有句话说:只有你非常努力,才能显得毫不费力。在邓中翰的求学之路、创业之路、回国之路、创新之路上,他有多少努力?有多少感悟?有多少分享?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支部生活》2008,(1):51-51
创业永远是诱人的话题。“我想创业,第一步该怎么做?”这是许多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大学生,迈出脚步前所思索的问题。为此,我们为起航的年轻人提前“把脉”,我们或采访企业家,或从企业家的文集中寻找答案,直言相告的坦诚,让我们急于将这些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2.
龙丽 《时事报告》2004,(1):65-68
一个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高材生,放弃了跨国公司年薪50万港币、每年200万科研经费的优厚待遇,凭着青年人特有的激情和梦想,毅然走上创业之路,成为清华创业园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几年后,在大学生创业者纷纷失败、倒闭的时候,他依然在创业的潮流  相似文献   

13.
《浙江人事》2009,(6):21-23
为了引导和扶持大学生在杭自主创业,打响“创业在杭州”品牌,在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深入分析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措施,以期让更多的大学生在杭州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相似文献   

14.
2000年,何烈辉24岁。那年5月,他只身前往非洲创业。如今,何烈辉已经跑遍了绝大多数非洲国家,他的梦想也从最初单纯的“赚钱”变成“与非洲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5.
他对每一个人说“我是农民,我自豪”。 他考上大学后,从城市又回到了乡村。 他坚信农村广阔天地的发展空间里蕴含着巨大宝藏。是自己创业成功的必胜之地。 他,就是淘淘农场主——王元俊。  相似文献   

16.
李成琳 《公民导刊》2005,(11):47-48
何夕瑞,荣昌城几乎家喻户晓的“大木匠”。梦想在他的头脑中,行动在他的梦想里。梦想让他永不满足,行动让他永立潮头。做提琴,造房子,登讲台,上电视,进深山,搞摄影……在超越世俗惯性的梦想征途上,他赢得了丰盈饱满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章雯 《观察与思考》2006,(12):60-60
<正>如果说一个人坐上了大学校长的位置;如果说一个人有了引以为荣的财富——一双娇人的双胞胎女儿,一个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另一个浙江大学毕业后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如果说一个人已经以其“HU理论”成为省内著名乃至全国也有一定影响的管理学家,我很难想象这个人的下一个追求会是什么,这个人是否还会有梦想。当我作为听众坐在台下倾听他讲自己最伟大的梦想时我得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8.
以前的10年时间,洛兹集团的存在和发展就像一个奇迹。今后的100年时间,洛兹人大胆预言:要“创世纪品牌,树百年洛兹”。是谁提出了这个跨世纪的宏伟目标?他是怎样一个人?他经历着什么样的理智与情感?体验着什么样的光荣与梦想?编织着什么样的未来瑰丽蓝图?是他——洛兹集团董亨长兼总裁罗奇华先生。他是一个方方面面追求“质量”的人。他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思考的人。他是一个具有前瞻性思维和国际化理念的人。他是……我们希望走近他,了解他。  相似文献   

19.
王涛 《中国保安》2013,(17):18-23
“中国梦”让13亿人振奋,也让国人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彩斑斓的梦想,教师、医生、军人……这每一个梦想都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而在“中国梦”的征程里。保安班队长的梦想只是其中那小小的一簇,但作为保安队伍中的“兵头将尾”,他们的梦想在保安行业中却最具代表性,也最能体现广大保安员的心声。  相似文献   

20.
曾经哼着“真诚的人是美好的,美好的人都是我的兄弟”,诗人阿橹在诗中追求真善美;然而,金钱,却让他从此堕入了嗜血犯罪的深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