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正一、问题的提出"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长江经济带的概念,表明长江经济带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区域发展战略进入新的阶段。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在继续推动"块状"经济区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带状"经济区。这对处在长江经济带上的省市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长江经济带正在成为我国的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以来,中国发展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7届,得到了相关省市中共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为致公党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发挥自身优势的一个重要平台和重要品牌。中国发展论坛有力地发挥了交流思想、汇聚智慧、建言献策、促进发展的良好效果。探讨建设长江经济带这个重大议题,对于深入研究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要闻     
《创造》2014,(5):6-7
正长江经济带升至国家战略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了包括长江沿线1 1个省市主要负责人在内的区域经济发展座谈会。长江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长江黄金水道也有望再次迎来快速腾飞的"黄金期"。李克强在会上清晰地指明了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心":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的  相似文献   

4.
正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呼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依法行使职权,发挥职能作用,是长江经济带区域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一、增进共识,抢抓机遇,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发展长江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不仅是马鞍山从"因钢建市"走向"以港兴市"、实现转型升级的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为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中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     
《创造》2014,(10)
正酝酿了近一年后,国务院最近公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为我国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总体战略规划。这份涉及长江沿线11省市、人口和生产总值超过全国40%区域的经济战略明确提出,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这意味着在中国经济版图上,一条黄金水道将串连起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6,(6)
正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愿景有两个层次:浅层次的长江经济带是使得长江流域的11个省市之间形成共同市场,而深层次的长江经济带则是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使得东部亚洲成为中国经济对外辐射的战略纵深。浅层愿景专注于对内开放的深度与广度,而深层愿景则强调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即经由长江经济带而联接东亚、东南亚甚至南亚以形成更为紧密的经济关系。因  相似文献   

7.
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这对上海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工业作为上海经济的主体和重要支撑,理应在建设长江经济带中起着先导和载体作用。一、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技术梯度分析1、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梯度分析长江经济带七省~市由于历史原因。资源结构、区域位置、人力资源等差异,各省市经济发展还存在明显的梯度。根据人均GDP、产业结构状况、人均消费水平等多项指标,八省市可以分为三级梯度。上海处于一级梯度地区,1994年人均GDP接近回.5万元,二、…  相似文献   

8.
易水 《创造》2014,(10):25-27
正提升长江中上游地区向东南亚、南亚开放水平,云南先行。伴随着长江经济带新棋局的精彩落子,发现机遇,把握机遇,融入长江经济带,目前纳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11个省市,都已衔枚疾进,谋划准备。作为地处西部和长江上游的云南省,如何做到"有位"亦"有为",谋动于先,加速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分享长江经济带红利,加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今年5月6日至8日,省委书记李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进一步开发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当前,长江经济带虽然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要以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为突破口,合力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综合交通网络。要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为引爆点,将它建设成为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建设长江经济带要干支结合,实现流域的协调发展,提升其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建设黄金水道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成为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该文基于实地调研,阐述了长江流域航道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长江黄金水道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相关部门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完善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简单解读 (一)长江经济带空间范围.长江通道是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秦尊文 《政策》2016,(4):12-15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提出要求:沿江省市和国家相关部门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一条心,在实际行动中形成一盘棋,共同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1月8日,湖  相似文献   

14.
在探索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测算评估模型基础上,运用2017-2021年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内11省市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观察期内长江经济带地区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但从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性来看,江西、湖南、云南属于“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型”,湖北、四川属于“同步发展型”,其余省市则为“文旅融合发展相对滞后型”;长江经济带地区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变化幅度不大,且具有区域差异化、由东向西阶梯递减的特征。基于这一发展现状,长江经济带有必要从加强区域协同、扩大跨界合作、创建创新投资孵化器等方面入手来提升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耦合协调性。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马鞍山市情研究中心于10月24日组织召开"呼应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马鞍山座谈会,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沿江省市党校和全市主要研究部门的近三十位专家、教授,放眼全球经济新常态、立足长江经济带、聚焦马鞍山,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对长江经  相似文献   

16.
单忠德 《群众》2022,(5):37-38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深刻阐述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基调、战略定位、目标任务以及策略方法,他三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全面绘就了长江经济带“五新三主”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正国发[2014]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进一步开发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推动长江经济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21,(15)
正近年来,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和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破"化工围江",治"长江病痛"。如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相关单位的行动自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长江大保护,千秋之大计。化工产业愿意做先锋队、主力军。"在春回大地、绿满荆楚之时,来自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政府、园区、科研院所、典型化工企业的代表近300人,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民族复兴的时代高度和战略视角,进一步明确了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指导思想、实践路径和根本目标,成为新时代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1,(15)
正中国有黄河、长江、珠江、淮河、海河、辽河和松花江七大流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则是中国流域经济之首。当前,在疫情冲击尚未消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一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正在加紧擘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