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效益受犯罪成本、犯罪收益、犯罪风险系数三者影响。低犯罪成本、低犯罪风险系数、高犯罪收益使犯罪效益升高。犯罪效益对不同层次社会群体犯罪行为人的影响。对于高、中、低三种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预防其预谋型犯罪行为的出现,最好的办法是提高他们的犯罪成本和犯罪风险系数,降低他们的犯罪收益。  相似文献   

2.
网上交易犯罪是网络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既具有现实社会中交易犯罪的一般性质又具有网络犯罪的一般性质。网上交易犯罪实质上是一种信息犯罪,包括对信息价值的犯罪,对信息内容的犯罪,对信息载体的犯罪。网上交易犯罪是一种具有很大社会危害性,犯罪空间的虚拟性,犯罪运行的数字性,犯罪现场的复杂性,犯罪手段的多样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按照我国刑法犯罪的构成理论,犯罪对象属于选择性构成要件要素,有的犯罪有犯罪对象,有的犯罪没有犯罪对象。哲学原理告诉我们,行为必然有对象,犯罪行为是行为的一种,又怎能没有对象呢?那么犯罪对象遗失在了什么地方,因何遗失了呢?一方面是由于混淆了犯罪对象的定义与性质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是由于部份犯罪中的犯罪客体在功能上与犯罪对象重叠。刑法学上应该区分一般犯罪对象与特殊犯罪对象。一般犯罪对象是所有犯罪都具备的对象,特殊犯罪对象是选择性对象。  相似文献   

4.
一、发展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最佳途径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犯罪的主体。遏止犯罪,重点在于预防青少年犯罪。要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首先应研究青少年为什么容易犯罪;是什么原因导致其犯罪;什么样的青少年更容易犯罪。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1、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十几年来,我国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硕果累累。现  相似文献   

5.
到目前为止,犯罪是否必有犯罪对象仍在争论之中,而犯罪对象如何体现犯罪客体则少有关注,至于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还无人质疑。犯罪是否必有犯罪对象应从本质与表象的关系等角度给予回答,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犯罪对象已出现"无形物"这一新成员。有犯罪必有犯罪对象,无犯罪对象必无犯罪。犯罪对象对犯罪客体的体现有其特定的前提,犯罪对象体现犯罪客体的途径是状态影响或改变性。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呈上升趋势 ,由团伙犯罪迅速向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演化 ;地域分布广 ;犯罪组织类型分明 ,且危害日益严重。今后山西省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将在犯罪数量、犯罪类型、犯罪组织化程度和犯罪区域等方面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7.
网络犯罪数量在我国犯罪类型中已跃居首位。网络普及与网络犯罪成正比,防控网络犯罪的难度逐渐加大。面对网络犯罪的新情况、新问题,应该用网络犯罪的概念取代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将其界定为所有发生在网络空间的触犯刑律、应受刑事惩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网络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以网络为工具的网络犯罪、以网络为攻击目标的网络犯罪,以及发生在虚拟网络空间的传统犯罪。网络犯罪主要具有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行为即时化、社会危害巨大等特点。网络犯罪刑事政策的制定应建立在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减少犯罪激增、打破传统犯罪思维定式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8.
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促发犯罪人犯罪的个人的主观的因素,是犯罪人之所以犯罪的直接原因。分析犯罪人的犯罪主观原因,可以从犯罪倾向、犯罪观念、犯罪意志(出于仇恨、妒嫉、贪婪或残忍等)、犯罪习惯、犯罪人格和犯罪过失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犯罪的中止形态在多数情况下是单独存在的,但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与犯罪既遂、犯罪未遂和犯罪预备等犯罪停止形态发生竞合关系。当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犯罪未遂和犯罪预备发生竞合时,一般情况应按中止犯罪来处理比较合理恰当。  相似文献   

10.
有组织犯罪的产生和发展是追求效益最大化在犯罪组织形式上的必然结果,有组织犯罪因其内部成员的分工协作和有序运作,从而有可能实现犯罪要素的最优化配置,而达到犯罪效益的最大化。有组织犯罪同单个人犯罪及普通共同犯罪相比提高了犯罪效益。从犯罪经济学角度可得出结论:有组织犯罪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有组织犯罪是完全可以防控的。  相似文献   

11.
信息犯罪是信息社会一种独立的犯罪形态,主要有以信息资源为侵害对象的犯罪和以信息科技为犯罪手段的犯罪两种类型。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信息犯罪主体、犯罪行为、犯罪心理、犯罪空间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信息犯罪增多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信息犯罪面前是无所作为的。实际上,只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信息犯罪是完全能够控制的。  相似文献   

12.
犯罪现象是研究犯罪学的前提,必须通过科学抽象,遵循理性原则和步骤,界定犯罪现象概念,透过犯罪现象(包括假象),深入犯罪本质,研究犯罪原因,寻找犯罪规律,提出科学对策。否则,就犯罪现象研究犯罪现象,是得不出科学结论的。  相似文献   

13.
系列入室盗窃犯罪距离个体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列入室盗窃犯罪距离是研究系列侵财犯罪的空间特征的重要途径,系列入室盗窃犯罪距离与入室盗窃行为人的犯罪前科、犯罪持续时间、使用的交通工具以及选择目标有关,而与犯罪行为人的年龄、犯罪次序、次数、团伙犯罪、盗窃财物价值大小等因素无关或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这是一个具有地域特征的犯罪空间行为模式。基于系列入室盗窃犯罪距离的规律性,为打击系列侵财犯罪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把知识产权犯罪规定在破坏市场经济的犯罪这一大类型的犯罪之下.从而引起了关于知识产权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的纷争。并且在规定知识产权犯罪时,没有区分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与违反知识产权管理秩序的犯罪,从而进一步引起司法实务界对知识产权犯罪理解的混乱。为了澄清混乱,我国刑法应该把知识产权犯罪类型化为: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与违反知识产权管理秩序的犯罪。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入世后的涉外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我国入世后的涉外犯罪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涉外犯罪进行界定,在刑法学意义上应着眼于犯罪主体和犯罪地两个方面。涉外犯罪主要集中在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毒品犯罪、走私犯罪、黑社会犯罪(含黑社会性质犯罪)、洗钱犯罪。涉外犯罪将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刑法理论、刑事政策、刑事立法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有着天生的亲密血缘关系,在最早提出犯罪中止的1871年《德国刑法典》中,犯罪中止就是犯罪未遂的一种特殊形式,只是到了后来,才有个别国家如中国将犯罪中止从犯罪未遂中独立出来,成为犯罪的停止形态中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完成并列的一种形态。正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在理论研究方面各国理论界对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分历来  相似文献   

17.
有组织犯罪在规律上符合犯罪的基本规律。从个体犯罪角度看,有组织犯罪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从群体犯罪高度看,有组织犯罪有其必然性。有组织犯罪的生成受到社会合力的决定。有组织犯罪存在着自然犯与法定犯的转换,符合破窗理论与犯罪饱和法则,这些印证了有组织犯罪的质量互变规律。有组织犯罪与治理存在着博弈关系,犯罪行为的选择取决于相关变量的变化,博弈环境的建设对于有组织犯罪的治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对于与税收有关的犯罪有着不同的称谓,如"危害税收征管罪"、"税收犯罪"、"税务犯罪"、"涉税犯罪"等,其中"税收犯罪"更能突出该类犯罪的客体相同或相近似的"罪群"特征,且这一称谓已经约定俗成。税收犯罪是经济犯罪,同时也是法定犯罪。根据犯罪的客体,我国当前的税收犯罪可以分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直接危害税收征管的犯罪、间接危害税收征管的犯罪(发票犯罪)和税收渎职犯罪四大类。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发展,在有利于打击和控制犯罪的同时,也对犯罪产生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在科技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犯罪主体、犯罪危害、犯罪手段等都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由于科技现代化能加剧引发犯罪的社会矛盾,强化犯罪的利益动机,创造新的犯罪条件,造成控制犯罪的法律的不适应,所以造成犯罪的大量增多。针对科技现代化进程中犯罪增多的现实,必须采取多方面的对策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20.
全息是事物间联系的普遍法则,适用于任何事物,刑事犯罪也不例外。犯罪全息论是研究犯罪系统全息现象和全息规律的知识体系。犯罪系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犯罪是事物的物质运动和存在方式;犯罪具有的反映能力以及侦查主体的认识能力,是犯罪全息得以存在与发生的基础和条件。犯罪形态是犯罪系统全息包,其本质是信息包,具有客观性、信息性、可读性、广泛性、价值性、潜含性等属性。由于犯罪全息包与犯罪系统具有空间、时间、过程的同构性,因此,犯罪系统与犯罪全息包具有空间全息、时间全息和过程全息。犯罪全息现象和全息规律,为我们揭露犯罪、控制犯罪、打击犯罪提供了全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