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洛川会议决定的中央军委委员“张”究竟是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川会议决定的中央军委委员中究竟是张闻天还是张洁,近期出版的党史军史著作仍存在异议,其说不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称是“张闻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史资料》称是“张浩”,但同时注明“一说张闻天,一说张国焘”。多数党史军史著作称是“张浩”。笔者经深入考证研究,认为是“张浩”,既非张闻天,更不是张国焘。 1.张国焘之说缺乏根据:其一,张国焘因分裂  相似文献   

2.
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段时间曾主持中央工作,在我党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上和西安事变中,起了重要作用。自1959年庐山会议后,张闻天被免官革职,“文化大革命”中惨遭迫害,于1976年7月1日病故于江苏无锡。夫人刘英在张闻天身处逆境直至病故的17年中,相濡以沫,伴随张闻天走完了人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一段路程。  相似文献   

3.
正1935年2月7日,根据遵义会议决定,政治局常委分工,由"洛甫同志(张闻天)代替博古同志负总的责任",主持党中央工作。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张闻天逐步将总书记工作移交给毛泽东,实际主持中央领导工作近四年。在此期间,他与毛泽东彼此尊重,密切合作(史称"洛、毛合作时期"),领导党和革命事业从失败走向胜利,在党的集体领导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创建并形成了民主集中制领导制度,对党实现科学领导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采用了张闻天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一说。这个重要史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没有人说清楚。1997年3月22日,遵义会议的出席者、当时任红三军团政委的杨尚昆同刘英(张闻天夫人)谈话,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党史上,张闻天曾在短期内当过党的总负责人(亦称总书记),遵义会议后三年多存在着"洛(张闻天当时笔名为洛甫)毛合作"的领导体制。不过这位被誉为"红色教授"的学者型领导人,曾三次主动"让贤",显示出不计个人名利的坦荡胸怀。  相似文献   

6.
陈祥生 《唯实》2006,(10):64-64
《毛泽东和他的秘书们》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件事:1959年庐山会议时,胡乔木已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秘书.面对“大跃进”带来的种种问题,当时已担任国家主席、并且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曾说起要搞一个反左的决议,但刘未曾在正式会议上提出,也未向党中央主席毛泽东汇报.  相似文献   

7.
“邓毛谢古” 邓小平和毛泽东是在“八七”会议上认识的。邓小平参加了会议的筹备和会务工作。时任中央候补委员、湖南省党组织负责人的毛泽东,应招参加了“八七”会议。这时,毛泽东34岁,在政治上已相当成熟了。毛泽东在会上做了慷慨激昂的发言,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给当时做会议记录的邓小平印象很深。会后,毛泽东回湖南组织秋收起义。邓小平随党中央移驻上海,担任中央秘书长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会议记录的含义、作用和特点1、会议记录的含义会议记录是由会议组织者指定专人,如实、准确地记录会议的组织情况和会议内容的一种机关应用性文书。会议记录一般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或正式的会议,它要求真实、全面地反映会议的本来面貌。2、会议记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闻天的主要工作是主持外交部日常工作。我国外交的方针、政策和重要措施都是党中央、毛泽东制定和直接掌握的,外交上的大事又都由周恩来亲自领导、贯彻执行,办案、礼宾等工作周恩来也直接过问。外交工作授权有限。张闻天虽然参与决策讨论,或提出一些建议,但对中国外交的全局说来,他的作用是有限的。作为外交部长的第一副手,张闻天要向国家权力机关就若干对外关系问题作报告、说明,当然也有不少谈判签字、送往迎来、握手干杯的外事活动,但重大的外交活动,如出国访问、出席国际会议等,他参加得较少。在外…  相似文献   

10.
李金明 《党史博览》2002,(10):18-19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西省南部的洛川冯家村开了一次不寻常的会议。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初步奠定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策略,也为晋察冀军区(北京军区的前身)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这就是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召开的洛川会议。因为要对新时期的政治形势、军事形势加以分析和研究,对党的军事战略及政策给予系统的说明,所以,这次政治局会议扩大到军队的一些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的除了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彭德怀、林伯渠、张闻天、凯丰、博古等人外,还有部队方面的负责人:一一五师师…  相似文献   

11.
在经历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之后,1976年7月1日,一代伟人张闻天在江苏无锡与世长辞。时年71岁的刘英。和张闻天共同走过近半个世纪风雨人生路的妻子,在丈夫灵前安放的花圈上,只能写着“献给老张同志”,对张闻天的爱鼓励着刘  相似文献   

12.
张闻天曾对张国焘的前途做过3次预言,而且这些预言一一应验。 长征途中张国焘一意孤行,反对“北上”,鼓吹乘势“南下”,直至意图分裂红军、危害中央。在这特殊情况下,党中央率一、三军团等部先行北上,并于1935年9月12日,在俄界召开中央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讨论张国焘分裂错误及今后行动方针。主持会议的张闻天在会议的总结性发言中明确指出:张国焘错误的发展,“其前途必然是组织第二党”。果然,9  相似文献   

13.
张闻天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9月12至14日,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张闻天研究的专家、学者,聚集在张闻天最后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无锡,举行张闻天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纪念张闻天百年诞辰。这次会议是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江苏省委、中共上海市委和中共党史学会联合召开的。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威主持了开幕式,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出席了开幕式。 这次研讨会入选论文近60篇,涵盖了张闻天研究的各个方面,现将这次研讨会提出的一些新材料、新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研究张闻天史料的新发掘 一是1999年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解密的一…  相似文献   

14.
遵义会议后,张闻天是党中央总书记,还是在党内负“总的责任”,这是党史学界长期有争论、认识并不一致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史权威部门公开出版发行的中共党史论著以及党中央领导人传记、年谱,对这一问题的记述也不尽一致,基本上是两种说法和观点。我们经过深入与系统考辨,认为张闻天是在党内负“总的责任”,而不是党中央总书记。  相似文献   

15.
遵义会议是长征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结束了“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一般认为,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对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起了重要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长征的主持筹划工作是由“三人团”负责的,作为“三人团”成员之一,周恩来在党和红军中的身份和地位重要而特殊。周恩来以其实际参与领导红军长征和直接指挥作战的核心领导人的身分和地位,对遵义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年5月 12日 中央书记处第十九次会议讨论并报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意 ,决定成立中央文献编辑出版委员会 ,同时决定将原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改名为中央文献研究室 ,作为中央文献编辑出版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规定 :中央文献研究室是党的工作机关 ,又是科学研究机构 ,其主要任务是收集研究党的重要文献 (包括毛、周、刘、朱以及中央仍健在的主要领导人的著作 ) ,编辑出版党中央的文件汇编和毛、周、刘、朱等的选集 ,撰写他们的年谱、传记等 ,联系和组织有关部门编辑出版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著作。中央文献研究室由胡乔木兼主…  相似文献   

17.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12月13日,张闻天主持召开了第一次讨论西安事变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多数人的意见是主张“除蒋”、“审蒋”,而张闻天则比较冷静,他的发言提出了对事变方针的初步意见:对蒋系势力“应尽量争取与分化、孤立,我们不采取与南京对立的方针。不组织与南京对立方式(实际是政权形式)。……尽量争  相似文献   

18.
“没开支委会,何来支委会会议记录?”原来,这是连队文书捉笔代劳、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这种“文书开会”现象引起广州军区某汽车技工训练大队党委的高度重视。2011年底,他们对所属基层单位的党支部会议记录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发现,有将近20%的党支部会议记录是由文书“假记”的,有20%的党支部会议记录是会后补记的,有30%的单位把行政会议变成支委会来开来记,有30%的单位的党支部会议内容有漏记现象。  相似文献   

19.
对中共“一大”会议的有关情况,学术界已取得了很多共识。但是仍有不少问题还存在着一些分歧意见,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更为细致的考证。最近笔者在整理有关档案材料时,发现了李达回忆“一大”会议情况的一段佚文。本文兹先发表李达的佚文,并结合这段文字就“一大”的若干史实进行一些辨析。一、李达回忆中共“一大”会议的佚文1957年6月7日,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前身)的工作人员就中共创建时期的一些问题访问了李达。当时的访问记录经整理后,大部分内容于1980年发表在《党史资料丛刊》第1辑上…  相似文献   

20.
博古(秦邦宪)、洛甫(张闻天)的交接权,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件大事,但长期以来,对交接权的时间、地点悬而未决。笔者注意到:1991年1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对“遵义会议”词目注释是这样表述的:“随后,根据会议精神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同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写到:“随后,在红军转战途中,2月5日前后在川滇警交界的鸡鸣三省一带,政治局常委分工,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中央总的责任。”(见此书第387页)这两本书对交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