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复兴与变革     
<正>中国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为慈善事业指明了方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慈善事业奠定了基础;蓬勃发展的慈善组织、公众日益增强的慈善意识,为慈善事业提供了土壤。  相似文献   

2.
正1月1 9日,中国慈善年会在京举行,作为年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慈善联合会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构建良性慈善税制专题研讨会"同时召开。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孟志强在致辞中表示,学术委员会将全面致力于中国慈善事业的理论思想建设,推动法律政策进步,构建中国特色的慈善理论体系,促进行业向前发展。对于未来发展,他提出了四点期望与要求:一是团结全国学界力量,为慈善提供思想支  相似文献   

3.
刘宗志 《中国减灾》2007,(10):45-45
清代慈善活动比较发达,到了晚清,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慈善事业也开始近代化。慈善的变化首先发生在思想领域,19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中西方国家间的接触和交流,一些得风气之先的封建士大夫  相似文献   

4.
董纯金 《传承》2009,(10):100-101
基督教在近代广西得到迅速的发展,西方传教士通过开设医院、兴办慈善机构、参与赈灾救荒等方式来实现传教的目的。他们在广西兴办的慈善事业,影响了广西近代慈善救济理念的近代化。这些影响表现在慈善与救济内容的扩大与对象的延伸,从重养轻教到教养并重的救济理念的变化,赈灾中从平均救济到选择性救济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在近代广西得到迅速的发展,西方传教士通过开设医院、兴办慈善机构、参与赈灾救荒等方式来实现传教的目的.他们在广西兴办的慈善事业,影响了广西近代慈善救济理念的近代化.这些影响表现在慈善与救济内容的扩大与对象的延伸,从重养轻教到教养并重的救济理念的变化,赈灾中从平均救济到选择性救济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陶瑶 《群众》2014,(8):85-86
"慈善"一词起源于拉丁语"Caritas",原意为"关照",即不问物质回报而给予有需要的人群帮助与资助。慈善对于推进社会福利进步,构建健康有序、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有着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的慈善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已从幕后走向台前,如在汶川、玉树等地灾后重建过程中,各类慈善组织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由于监督体制的不健全,我国慈善事业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对自身的公信力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通过研究西方国家慈善组织的外部监督机制,探讨建立中国慈善事业的监督模式,对于当下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导下,根据民政部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深化发展的工作要求,为更好地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提高慈善事业发展服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青岛市慈善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根据青岛公益慈善事业实际情况,大力推进"青岛市慈善益站",积极营造"全民慈善,人人慈善,快乐慈善"的氛围,着力打造"怡善青岛"慈善服务品牌,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慈善事业社区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丽敏 《前沿》2007,(1):201-204
慈善事业社区化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向之一,是指由社区提供慈善事业服务;将慈善事业的发展建立在社区建设的基础上;使社区成为整合慈善资源和慈善服务的基层组织。社区化发展趋向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慈善组织的“民间非营利性”特征,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从现实层面看,我国慈善事业在社区化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社区慈善意识不高、慈善组织发展不规范、慈善事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方面。为此,需从此三方面对我国慈善事业的社区化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慈善档案管理工作记录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进程,是做好慈善事业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慈善档案管理工作是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慈善工作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做好慈善档案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李实 《理论月刊》2008,(8):126-127
慈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慈善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要求。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对慈善事业的统筹规划、政策法规、监督管理等职能。使慈善事业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事     
中国民政部在中华慈善大会上公布了第一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旨在开创中国慈善事业的新局面。《纲要》的主要目标是广泛传播慈善文化、公民的慈善理念、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中国大中城市建立慈善服务网点;兴办慈善福利机构以及不断完善慈善政策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制定颁布的《慈善法》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范,它的出台和实施,意味着我国慈善事业实现了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的重大转变,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支持也从单一的政策鼓励形成了完整的法律支持体系,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对《慈善法》的宣传和实  相似文献   

13.
慈善事业社会化是发展我国慈善事业的重要途径,以社区为依托是实现慈善事业社会化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海外乡亲在中国侨乡的慈善事业与侨乡社区建设的结合,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中国社会转型和侨乡社区对慈善事业的需求,侨乡社区建设与海外乡亲慈善理念的吻合,侨乡慈善事业社区化与海外乡亲慈善心理倾向的契合为两者的结合创造了条件。因此,发展海外乡亲慈善事业应以社区为依托,将海外乡亲的慈善事业列入社区规划,大力引导海外乡亲在社区设立或者资助慈善组织,培育海外乡亲支持侨乡社区慈善事业的示范点。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全社会慈善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了慈善事业中,据《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5)》统计,我国慈善领域的年募捐额已超1000亿元人民币,但一些慈善组织信息不公开、缺乏公信力、诈捐……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法律来规范。十年砺剑破"坚冰",2016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并将于  相似文献   

15.
为大力促进中国特色慈善事业,表彰慈善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企业和慈善项目,推动我国慈善事业更快发展,去年12月5日,2008年中华慈善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福建省慈善总会、厦门市慈善总会派代表出席了中华慈善大会。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中国慈善事业遭遇冰火两重天:一方面,红十字会等官办慈善,遭遇公信力危机;另一方面,"免费午餐"等民间慈善迅速崛起,催生慈善事业的变革和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级慈善总会、各类慈善机构的建立,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然而,一起"郭美美事件",却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让官办慈善公信力跌到冰点。民间慈善异军突起20岁湖南女孩郭美美冒用"红十字会商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慈善事业发展道路,完善慈善政策体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广州市慈善会日前在北京共同举办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座谈会。会议围绕中国特色慈善事业主题进行了交流,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只有理清我国慈善事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关系,才能促进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3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马得华文章《中国慈善事业进入法治化时代》。该文指出,慈善法是慈善领域的综合性基本法律,彰显了权利精神,为规范和促进慈善事业提供了法律框架和制度保障。慈善法立法进程彰显民主精神。慈善法立法自2005年启动,十年磨一剑,是中国开门立法、公众参与立法的一次典范之作。这表明慈善法立法属于中国重大法律议题,需要全社会密切关注、公开讨论、集思广益;也表明中国立法事业不断进步,吸纳民意、开  相似文献   

19.
2012年,高达64%的港人曾做出慈善捐款。香港社会的慈善氛围不是突然形成的。经济的先发优势,"仁者爱仁"、"乐善好施"的中国传统观念,西方慈善捐助的机制的引导,香港慈善事业发展得早且远。北京的经济发展能力近些年来一直位于内地城市之首,慈善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需要动员广泛的力量来曾做远。直位了长  相似文献   

20.
中国慈善事业的产生及其发展,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先秦时期,孔孟、老庄等诸子学说体系里即蕴含着丰富的慈善思想,两汉以后,佛教的慈悲观、业报说和功德观也是中国慈善事业兴起、发展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