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拉美官员的薪水知多少在下述拉美国家中,总统的平均工资为每月3800美元,部长为3000美元,议员为3100美元,最高法院的法官为4300美元。阿根廷总统梅内姆的工资居拉美总统之首,为6000美元;哥斯达黎加总统菲格雷斯的工资最低,仅为617美元。梅内...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拉美经济时 ,应该关注以下十个问题。我们姑且称之为“十化”。一 边缘化 :拉美国家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未见改善长期以来 ,拉美在全球经济中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虽然拉美国家的商品出口额从 80年代的 980亿美元扩大到 1 998年的 2 893亿美元 ,但在世界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则仅从 5 .1 5 %提高到 5 .3 6 %。如果将劳务出口计算在内 ,拉美国家的比重仍未见增长。 1 980年 ,该地区的商品和劳务出口额为 1 1 41亿美元 ,1 998年上升到 3 3 6 0亿美元 ,但在世界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仅为 4.98%。①拉美国家的这一地位无…  相似文献   

3.
巴西的最低工资制1997年5月1日,巴西政府根据未来一年6%的通货膨胀预期,将劳动者的最低月工资从112雷亚尔提升到120雷亚尔(5月15日的官方商业牌价为1.06雷亚尔兑1美元),增幅为7.1%。巴西的最低工资一般为1年(有时为半年或两三个月)提升...  相似文献   

4.
拉美国家反腐败斗争的措施焦震衡近年来,随着巴西前总统科洛尔和委内瑞拉前总统佩雷斯贪污案的曝光,人们对拉美国家腐败问题的严重程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腐败是拉美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拦路虎,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腐败每年给拉美地区造成高达210亿美元的损失。因此,...  相似文献   

5.
1982年,随着墨西哥债务危机的爆发,拉美国家经济环境急剧恶化,资金大量外流,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度减少,拉美国家从资金净流入地区,变成资金净流出地区,从而严重妨碍了拉美各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到1990年,拉美国家初步改变了资金外流的局面。当年的资金净流入额达164亿美元,这是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出现的第1次资金流入大于资金流出的局面;与此同时,外国直接投资显著增加,据国际金融协会统计,1990年外国在拉美的直接投资达90.05亿美元,比上年的65.74亿美元增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货币美元化”设想在拉美日渐升温,由此衍生的种种议论引起广泛关注。拉美国家实施货币美元化程度不同,动机不一,对美元化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从严格意义上讲,美元化是指完全取消本国货币,以美元为流通货币,放弃本国货币和信贷政策。目前真正实现美元化的拉美国家只有厄瓜多尔、萨尔瓦多以及少数袖珍国家。如果将美元化理解为美元在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影响加大这一动态过程的话,拉美国家或多或少都有美元化的趋向。如阿根廷将本国货币兑换率与美元挂钩,但同时实施某种自己的信贷政策,保留本国货币以作流通和储蓄之用。古巴以及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大部分国家(英属维尔京群岛除外),则鼓励、容忍或引导美元大量流通,但也不放弃自己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对于完全美元化的主张,拉美国家大多持怀疑和批判态度,巴西、墨西哥、古巴等国政府则对美元化采取明确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拉美国家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张怀林(一)拉美腐败问题严重。拉美国家的腐败问题比较普遍,其性质也比较严重,涉及国家之多,贪污金额之大实属拉美历史所罕见。据统计,拉美每年因腐败而被侵吞的公款高达210亿美元;涉及国家高层领导人的腐败问题不断被揭露,现任或前...  相似文献   

8.
90年代初以来外资流入的变化对拉美经济的影响吴国平从战后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史上看,外部资金作为拉美国家国内储蓄不足的重要补充,始终是影响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之一;拉美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与它们拥有的外部资金密切相关。70年代,伴随大量廉价石油美元...  相似文献   

9.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美元遭受信用危机,全球"去美元化"进程逐步展开,但随着2012年以来美国经济率先开始复苏,美元指数开始上涨,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发生分化,"去美元化"还可持续吗?本文从美元化的类型和衡量方法解读了美元化的概念,对美元化的本质进行了剖析,并梳理了学界对于美元化风险的争辩,认为焦点在于独立货币政策的缺失能否消除汇率波动、抑制通货膨胀。分析拉美国家在金融危机前后美元化程度的变化,可以认为拉关的美元化趋势没有逆转,金融危机没有削弱美元在拉美国家的市场需求,但强化了拉美国家政府的政治倾向;分析拉美国家通胀率、经常项目平衡与财政平衡、外汇储备、人均GDP等宏观经济指标的表现,发现美元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拉美国家抑制汇率波动和抑制通货膨胀,而"去美元化"只是当前全球美元化经济中的一个扰动,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拉美地区整体人力资本发展水平落后于同时期的东亚地区国家。本文以若干拉美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以要素禀赋约束下工资差距和社会分配公平为视角,通过实证检验方法,对拉美地区人力资本形成的动因进行探究,得出4个主要结论:资本存量的增加会显著促进拉美国家的人力资本形成;21世纪以来,尽管拉美国家目前仍处于"人口红利"阶段,但低技能劳动力存量越来越大,未能实现向"人才红利"的转变;工资差距对人力资本的直接效应为正,但并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工资差距作为调节变量,减弱了物质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正向效应和劳动力对人力资本的负向效应;社会分配公平对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十分微弱。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最后提出若干提升拉美国家人力资本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其中拉美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显著发展,但随着80年代拉美各国爆发债务危机,使得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开支被大幅缩减;同时,利用预期寿命和新生儿死亡率衡量的拉美健康人力资本水平长期低于东亚国家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拉美国家是传统的技术进口国,但自七十年代起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拉美国家在大量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同时,日益加强其技术出口。近些年,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的技术出口额每年达数亿美元。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秘鲁等国的技术出口也有了较快的发展。预计到八十年代后期,拉美国家技术贸易的规模将更令人瞩目。本文拟就拉美国家技术出口的概况、发展原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作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自 1 999年 1月阿根廷宣布将认真考虑美元化问题之后 ,拉美国家的美元化愈演愈烈。厄瓜多尔于 2 0 0 0年 1月正式推行美元化 ,萨尔瓦多于 2 0 0 1年 1月宣布以美元为官方货币 ,加上 1 90 4年以后已实现美元化的巴拿马 ,已有 3个拉美国家实现了完全的美元化。另外 ,秘鲁、玻利维亚和危地马拉亦先后立法 ,允许美元与其本国货币同时流通 ,即实现了部分美元化。除以上已实现完全或部分美元化的国家以外 ,阿根廷、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国家的政府也在考虑本国的美元化问题。可以说 ,美元化不仅在拉美小国中受到广泛支持和重视 ,…  相似文献   

13.
一拉丁美洲是当前世界上负债最多的地区。据估计,到1982年底,在发展中国家六千二百六十亿美元的外债中,有三千多亿美元的债务集中在拉美。按人口平均计算,拉美地区每人负债为八百多美元,按经济自立人口计算,拉美每个劳动者负债达二千五百多美元。目前拉美国家的外债问题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界普遍关注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以来,拉美的债务问题一直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热点。债务危机不仅极大地阻碍了拉美经济的发展,而且也给西方经济以沉重的打击。截至1984年底,拉美地区的外债总额已达三千六百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世界外债总额(约八千亿美元)的一半。鉴于债务问题的严重性,拉美国家政府都把解决债务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拉美的债务影响之大,波及之广,后果之严重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因此,探讨拉美债务形成的原因及拉美国家为应付债务危机采取的措施等问题,对于我国利用外资、举借外债促进四化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洲开发银行论拉美经济改革美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IDB)在拉美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不仅向拉美国家提供大量贷款,而且还对拉美国家的经济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8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越来越引人关注。1997年9月,IDB发表了《...  相似文献   

16.
当前拉美国家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拉美国家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张文峰拉丁美洲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在国家独立之后的长期外交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从19世纪初拉美国家获得独立起,随着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和拉美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其外交政策也在不断地适应...  相似文献   

17.
沉重的外债负担是阻碍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债务问题,拉美国家在80年代都相继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经济调整,但它们所作的努力除使个别国家的债务有所缓和外,多数国家至今仍没有摆脱债务负荷的困扰。以巴西为例,自80年代初债务危机以来,各届政府虽然进行了付出巨大牺牲的经济调整,但8年后的今天,巴西的债务问题不仅没有相应的缓和,反而有加剧的趋势。巴西政府所追求的缓解债务和稳定经济发展两个基本目标均未能实现。外债总额由1982年的750亿美元上升到1990年的1210亿美元,增长61.3%;偿债能力下降导致1987年2月和1989年7月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拉美经济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就是进入拉美的资本大幅度增加。80年代后期,流入拉美的资本平均每年为80亿美元。1990年上升到240亿美元;1991年接近400亿美元;1992年高达570亿美元。大量资本流入拉美的原因是什么?《拉丁美洲研究》1993年第2期发表的“拉美资金回流和投资回升的原因”一文(以下简称“原因”)对此作了回答。该文将原因归纳为:(1)通过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债权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谈判,拉美国家的债务压  相似文献   

19.
战后,拉美国家实行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各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到70年代中期,拉美多数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拉美已成为第三世界中较发达的地区。然而,国家干予过多,国有企业激增和推行高增长的发展计划,使不少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失衡。在8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拉美地区经济的深刻矛盾表面化。1982年的债务偿付危机使拉美地区经济陷入战后最为深刻的危机之中,1989年的外债总额达4220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的1/3。通货恶性膨胀,1988年国内消费物价增长速度高达760%,1989年猛增到1000%。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80年代,拉美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1%左右,  相似文献   

20.
战后以来,拉丁美洲国家的外交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就整体而言,由于拉美国家具有相同的历史遭遇和共同的历史渊源,它们外交政策的发展趋势大体一致:战后初期至五十年代末,为拉美国家屈从美国对外政策的时期;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末,为拉美国家独立自主对外政策开始产生的时期;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为拉美国家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形成的时期;八十年代初以来,为拉美国家独立自主外交政策逐步调整和完善的时期。纵观拉美外交政策这四十年的发展变化,无不与各个时期拉美国家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变化相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