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日知录》是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顾炎武三十多年间读书的心得笔记。书中经史、诗文、训诂、名物、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乃至其他杂事,考据辩证,无所不谈,隐含褒贬,微言大义,堪称深得“风人之骨”。时下,世界竞争已进入高新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了,我国“入世”后经济的发展将面临更加开放的新环境,竞争会更加激烈,挑战会更加严峻。谁能抢占世界科技、智能、信息的“制高点”,谁就会稳操胜券。而抢占那“制高点”,就得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向全党提出的“三个代表”和“四个要讲”,特别是“要讲学习”。谚云:“天天学,不怕千万卷;日日行,不怕千万里。”这正合“日知”二字的深刻内涵。“日知”二字,从字面看,就是“日有所知”之意。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  相似文献   

2.
我国即将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 ,这已不容置疑。金融服务业的开放问题曾是我国“入世”的主要障碍之一 ,“入世”后首先受到国际资本冲击的也是金融服务业。笔者认为 ,“入世”后中外银行之间不仅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同时还会有众多合作的机遇。竞争与合作相比 ,合作重于竞争。竞争或许会受到一定的时间、空间的限制 ,而合作则是全方位的。竞争会同时削弱双方的力量 ,合作则可以开创双赢的局面。“入世”后 ,中外银行间的关系极有可能是 :竞争与合作并存 ,但以合作为主流。一、竞争 :源于两种不同银行体制的碰撞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而言 ,“…  相似文献   

3.
在现阶段,要有效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我认为应着力强化三个意识。 一是竞争意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企业发展要竞争,职工上岗同样需要竞争。有竞争就有优胜劣汰,就有人待岗、失业。对于“胜”者来讲,他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而对于被“汰”者,职业道德修养也大有“补课”的必要。用职工自己的话讲,“你可以不要职业道德,但你不能不要饭碗”。强化竞争  相似文献   

4.
吴亮 《瞭望》2007,(11)
发展实力的“软”、“硬”失衡,催促我国以完善体制为主轴,提高软实力体制竞争本身就是软实力的一部分。从提升软实力的视角梳理和观察就会发现,多年来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仍更侧重于推动硬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竞争不仅限于国内,而且要扩及世界。竞争是无情的,它的确会使人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感觉。即使在市场经济运转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有些企业家由于缺乏创新精神,从竞争中败下阵来,这是常见的。在变幻莫测的商海中,很难设想一个企业一次成功就永远成功。在企业界生与死或成与败,这是竞争的结果,也是一种不可  相似文献   

6.
尚前名  李亚飞 《瞭望》2020,(13):29-31
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十年之后,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考虑重组整合,既是顺双方多年密切合作之“小势”而为,更是应汽车行业整体变革突破之“大势”而为。形成真正的竞争,中国车企才会明白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否则就没有话语权。汽车工业的赶超,不是某个汽车企业的事,而是整个国家层面的事。  相似文献   

7.
“国家的强盛,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国家要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创新人才的聚集,应该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彰显了当代中国求贤若渴的真挚诚意、广纳英才的博大胸怀。  相似文献   

8.
牛晓艳 《理论导刊》2000,(10):33-34
时下市场饱和,消费不旺,商业竞争更加激烈,商家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争取顾客。什么“打折酬宾”、“免费上门服务”、“不满意便退货”,各种促销手段花样不断翻新。销售与服务承诺也成为商家竞争的一件法宝,如“假一罚十”之类。但一些商家并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诺言,一旦与消费者发生争议,往往避重就轻不愿承担承诺的义务,因而产生纠纷。从法律角度讲,商业承诺是法律行为,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目前,法学界对商业承诺的认识存在分歧,司法实践操作差别也很大,出现相似案件,不同判决的情况。就拿“假一罚十”来说,对其属性的认识差…  相似文献   

9.
在商品经济中,竞争与风险并存,有竞争就会伴随风险。本文从企业竞争风险存在的客观原因分析入手,揭示了正确认识企业竞争风险的必要性,同时就企业如何防止或减少竞争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产经新闻》:除非中国本身首先摆脱“没有竞争的社会”,在十亿群众中唤起“竞争心”这一动力,否则现代化之日就不会到来。  相似文献   

11.
胡维勇在2004年的工作动员会上这样要求员工:不要囿于北京海洋馆是亚洲最“大”;“大”不一定“强”,“强”不一定“好”,“好”不一定“精”;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在“精品”两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说“改”     
如果要给几千个常用的汉字排名次的话,我以为“改”应排在最前头,因为它的功劳最大。没有“改”,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繁荣;没有“改”,人类就走不出茹毛饮血、群居洞穴的境地,甚至直立行走也不可能;没有“改”,作恶的人就会永远作恶,愚昧的人就会永远愚昧,被奴役的人就会永远被奴役,故宫里的皇位就永远属于一个家族;没有“改”,中国就实现不了现代化,也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可以说,没有“改”,就没有一切,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只要有商品生产,就必然有竞争。”“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互相协作、互相支援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排斥竞争。”这是我党在中央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竞争,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所谓社会主义异化的议论中,有的同志特别热衷于要“揭示”什么“权力异化”。他们认为,“国家政权机构的存在,这就意味着政治方面的异化。”而社会主义国家要发挥它的作用,“就必然要站立于社会之上,向它的公民们发号施令,国家政权的外在性力量就会逐渐增大。”这样一来,权力机构就会“官僚化”,“人民的公仆”也就会变成“人民的主人”。他们给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描绘了一幅相当阴暗的前景,客观上动摇着人们对社会主义前途的信心。对于这种不正确的议论,我们有必要加以剖析和澄清。  相似文献   

15.
企业竞争,必将是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的竞争,其实质是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中国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并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上狠下功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如何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是历史赋予工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任务。科技进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6.
“第一”何其多●山东李培华刘敬祥留心报刊、电视、生活中的广告,众多的商品不是“第一”就是“金奖”,有“销量第一”、“出口量第一”、“竞争力第一”,有“国际博鉴会金奖”、“国家优质金奖”等等,令人眼花缭乱同时发人深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意识普...  相似文献   

17.
慢,如花一朵     
“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自古就有慢的传统,更有慢的文化,我们从小就会听到,“你慢走”,“请慢慢吃”,“慢慢来,不着急”等等诸如此类的关心与问候,包括现在开车,父母和朋友总是会交代,“慢慢开啊”,没有一个是会让你飞驰的,可见“慢”文化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8.
一提起“广味儿”,人们自然会想起广东的烤乳猪,“龙虎斗”;想起老广东们趋之若骛的早茶和“小广东”们乐斯不疲的“音乐舞厅”……不过,在广东呆得久了,又往往会对广东人生活的紧张、忙忙碌碌,以至那种无处不在的竞争感到不习惯。也许,这就是另一种“广味”吧?前不久,我们在广东铁路部门采访,有三件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们初次领略了这种“广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换句话说,就是工作要始终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而转动。如果工作不是围绕群众转,而是围绕领导转,那岂不变成了“领导路线”?到头来生命线就会失去生命,根本工作路线就会发生偏向,“给我上”的老爷作风就会涌起,“跟我上”的公仆作风就会式微。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把竞争和危机看作是与我国的经济生活格格不入的东西,似乎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有竞争和危机。 但是,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引入市场机制,竞争和危机不可避免地会在各行业和地区或先或后、不同程度地出现。这并不是什么“大难临头”的坏事,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优胜劣汰比一潭死水的“大锅饭”更能激励人。农民企业家区鉴泉在两次电扇大战的竞争与危机中,以非凡的胆略和竞争艺术,力战群雄,不仅使企业转危为安,而且使企业产品不断创新,事业不断发展。且看竞争和危机是怎样造就他成为一位出色的企业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