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民拥有利益表达的"话语权"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与重要表征.但当前农民仍然没有与其他阶层一样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农民话语权在制度内缺失的某种回应.本文以此为逻辑起点,探索农民话语权缺失的根源,并提出对策性思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民工权益缺失不仅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延缓城市化进程,甚至容易引发城乡矛盾,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认真分析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的原因,并在和谐社会视角下探讨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新刚  吴倬 《理论学刊》2008,1(4):62-66
哲学的实践论转向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方法论变革的深层理论动因.哲学的实践论转向带来发展理论方法论的变革.方法论变革使马克思解决了发展中理性缺失和价值缺失的问题,实现了发展的理性维度和价值维度的辩证统一,从而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发展之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变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是由一系列历史原因造成的,如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制度、城乡隔绝的二元户籍制度等.由于产权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制度等方面的制度缺失,使得“三农“问题越来越严重.解决的办法是实行工农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方针,采取取消城乡隔绝的二元户籍制度,把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固定给使用者以及扶持农业产业化等举措.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对行政主体的行政伦理的更高要求.当下,行政伦理缺失现象较为突出,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就文化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看,在于人性中"恶"的因素的扩张以及行政主体的侥幸心理.对行政主体进行"民本"思想教育、完善道德立法以及严格惩处是行政伦理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叶春涛 《世纪桥》2007,(4):44-45
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企业诚信行为的缺失,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表现。以制度创新来推进企业诚信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平和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从伦理学角度讲,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现实诉求看,社会公正的缺失是我国当前存在的诸多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此,要通过多种路径选择,推进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政治认同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勤 《求实》2008,(3):64-67
政治认同是执政合法性获取和维持的根基,是合法的政治秩序的政治心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领域都处在剧烈的转型之中,我国原有的政治认同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我国的政治认同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身份认同张力、政治信仰迷茫、利益认同缺失、权威认同削弱和制度认同不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加强政治认同建设,巩固和拓展党与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增强全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认同基础.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思想道德基础.公民的公共精神正是其最为重要的思想道德基础.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公民精神的乏弱,具体表现为公民主体意识缺乏、公共意识淡薄、公共责任缺失等,这就要求发展公共领域、提高公民素质,鼓励和推动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实践,以此来培植和促进公民的参与、合作、团结、责任等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0.
伴随经济的发展,企业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由于有些企业的不规范经营,又使社会承受着企业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危害.基于企业在社会中角色的增多和地位的提高,认清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现状,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找到企业主动承担责任的路径,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和谐作为社会生活永恒的主题历来为各社会阶段以不同的方式所寻求.这里对中国社会影响和谐的动因进行了一个方面的探索,分析了农村状况背景下的社会起伏前进的历史,找出了社会各有关时期调谐农村因素的成效,判断了导致一些不佳后果的政策措施的环节缺失的可能原因,得出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政治任务的正确性和迫切性的道理,并以实例加以充实映证.  相似文献   

12.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是我国社会存在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企业责任认识上存在误区;道德缺失,使企业忽视其履行社会责任;环境意识欠缺使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的履行;公益事业责任缺失,企业慈善公益理念尚未形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和建议: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教育、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工作,尽快完善我国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信用作为一种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支撑点之一,政府信用则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基石.完善的政府信用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但由于思想意识、历史传统、制度安排等原因,我国政府信用缺失现象突出.要建设政府信用,需建立有限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民选政府和公正政府.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条能够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集于一体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意境。实现这一理想意境在当前亟须解决民生问题、社会发展滞后问题、诚信缺失、社会失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建设视域下农民工的城市社会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伟 《求实》2008,(2):55-5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到城市.如何让这些农民工融入到城市,是新时期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从社会建设的视角,从经济适应、社会适应、心理适应三个方面分析农民工的社会适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制度障碍、文化障碍、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所造成的社会排斥,以及农民工自身缺陷影响了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需要从国家、城市、农民工三个方面入手,促进农民工的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公共政策的重心实现了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的历史性跨越,正逐步迈向社会政策时代.我国社会政策尽管获得了空前发展,但由于结构限制和路径依赖,依然面临政府责任缺失、城乡二元分治、碎片化等现实困境.社会质量理论以“和谐社会”为理论视角和价值取向,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整合、社会融入、社会发增能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衡量社会质量的可操作的综合性指标,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政策的转型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潘玲霞 《学习论坛》2007,23(6):64-66
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而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现阶段我国存在公平正义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设计不公平,而制度建设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制度建设,使我国早日迈向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对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文化建设所发生的脱节,显现出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不协调的现象的原因分析,阐释了廉政文化建设的缺失是形成腐败的原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如何创造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氛围,明确廉政文化建设的功能和本质,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传统儒家诚信思想在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整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现代社会和儒家倡导诚信的时代有了很大改变,但是冷静分析和思索造成当代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个人诚信自律不够、诚信教育软弱、政府诚信缺乏、诚信建设和利益引导相脱离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继承和发扬传统儒家的诚信美德,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