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网络民主是一种能增强国家机构回应和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型民主形式,已日益成为包括政治学学科在内的热点研究课题和众多学者的学术旨趣。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民主的研究虽热,但并未形成较为广泛的共识。基于此,有必要介绍学者们对网络民主的研究成果,以了解网络民主的特征、网络对民主政治的影响,并寻找网络民主发展的对策,从而为网络民主的发展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认识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代议制的普遍缺陷表现为:“精英民主”下的人民主权异化、公民政治冷漠、政府的合法性危机.我国代议制民主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自身也出现了畸变.代议机构的行政化、政府腐败、公民缺乏政治协商精神,以网络为媒介的新的民主形式的兴起,有望在代议机构、政府以及公民政治参与层面创新原有的代议制模式.  相似文献   

3.
李春梅  汪微微 《前沿》2013,(18):4-6
我国代议制民主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自身也出现了畸变。代议机构的行政化、政府腐败、公民缺乏政治协商精神,以网络为媒介的新的民主形式的兴起,有望在代议机构、政府以及公民政治参与层面创新原有的代议制模式,使之新的时代下得到修复、发展。  相似文献   

4.
网络改变了民众的生活,也深刻地改变了政治生态环境,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渠道。网络民主对于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础民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统战宣传工作、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时代,我们要积极探索网络民主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华宇 《前沿》2012,(9):22-23
网络民主是信息时代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网络民主的发展和兴盛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必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与政治协商制度产生巨大的正面的推动作用和负面的消极冲击。中国政党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作为国家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在网络民主形式下完善制度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透视网络民主的有限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网络政治的出现,网络民主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然而网络民主是否真的那么健全?从主体、内容及民主本身三个层面分析看,现实层面的网络民主还只是一种不健全的有限民主。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网民和人民的定义及两者之间的结构关系,认为网民是使用网络的人民,网络空间是人民活动的新空间;分别阐述了电子民主与人民民主、网络监督与人民监督之间的关系,即电子民主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网络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监督;提出了积极推动电子民主建设的意义和方法,认为这是丰富民主形式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网络民主在中国的特定发生逻辑和特殊意涵。通过大量实例列举,指出网络民主既可以促进代议制度,也可以削弱代议制度;二者之间既可能相互竞争、相互取代,又可能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论述了网络民主推动代议民主的路径,中国代议民主改革的优选之路是让网络民主与现实代议制度相对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激活现行代议制度框架内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现状及有效引导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文知 《长江论坛》2006,(2):48-51,56
“网络民主”是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随着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民主”促进了公众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电子政务的发展等等,但由于它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故而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必要进行有效引导。本文在阐述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们如何引导“网络民主”更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服务作出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有几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即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基层民主推动人民民主、以网络民主促进人民民主.而要保证这几条路径的实效性和持久性,则必须大力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1.
论目前网络参政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建英  孔卫红  张丽 《前沿》2010,(20):53-55
网络参政作为一种民主政治形式,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目前,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积极影响日益凸显,即网络参政实现了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使民主化的进程加快;拓宽了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实时性的民主参与成为可能;加强了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使公民监督权的行使具有现实意义;催生出政府吸纳梳导民意的创新形式,使得"网络问政"制度化和常态化。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对社会民主的主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吉锋 《桂海论丛》2005,21(2):38-40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突破以往限制民主充分实现的技术障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网络对社会民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网络促进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学术民主、管理民主和文化民主。网络所促进的民主是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是民主中渗入网络的成分。但网络民主还不能体现实质民主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试论代议民主与网络民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烨 《理论月刊》2006,(3):48-50
本文对网络民主与代议民主进行了比较,并得出结论:在网络的时代背景下,须将代议民主和网络民主结合起来,以网络民主为重要手段,借助网络数字平台来改善代议民主信息摄取的不及时和不完整;以代议民主来弥补网络民主决策的低效并解决其权威性问题。这样,网络民主与代议民主实现互补才能真正促进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平台的搭建为中国政治民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参与渠道,不用开会就能讨论,不用举手就能发言。时下网络的惊人发展和影响力,任何一个国家、政党、群体、政治家、普通民众都不可忽视,网络中社会公众参与时政越来越广泛,网络议政影响到各级政府的决策,影响着未来社会政治民主的发展。网络民主开启了现代民主发展的新形式,促进我国民主制度的健全。网络民主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灵丹妙药,尽管网络以及网络民主依然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但网络民主越来越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5.
《公安研究》2012,(11):89-90
张兴辰在《理论导刊》2012年第6期撰文认为,参与的程度决定着民主的程度,科恩将这个程度叫做民主的尺度。我们套用科恩衡量“民主的尺度”的方法,也采用三个维度来衡量网络民主的尺度,即网络民主的广度、网络民主的深度、网络民主的范围。网络民主打破了地域、时间的界限,极大地扩大了民主的广度;网络增加了公民的参与领域,有效地扩大了民主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电子民主的内涵,从造成网络贵族民主、给现实民主政治带来挑战等角度分析了我国电子民主发展中的隐患,并从缩小数字鸿沟、培养参与意识、重视情绪性民主等3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电子民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刘振建 《前进》2010,(12):37-3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为广大网民利用这一新兴媒体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重要手段。这一新兴的民主实现形式被叫做“网络民主”。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从中央到地方,互联网上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政治参与活动方兴未艾.最近,随着网络问政的兴起,政府与公众有了更直接的互动平台.本文对近年网络问政在各地的最新实践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从协商民主的视角,探讨了网络问政对民主政治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包括价值话语体系、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制度话语体系、实践话语体系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既在现实物理空间传播,也同时在网络空间传播,并通过网络传播不断扩大其影响。但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也面临扭曲变形的风险,具体表现为西方话语的借位传播、网络技术干扰等带来的传播风险。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公平正义机制、沟通机制、认知机制等,有利于防范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系统性、叠加性风险。  相似文献   

20.
探析“网络民主”特征 构筑政协网络媒体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钊冀 《世纪行》2010,(8):32-34
<正>近年来,网络已经发展成为人们讨论公共事务、表达意见、进行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平台,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和交换媒介,一种普遍的社会交流载体和社会联系形式。由网络载体发展而来的"网络民主"表现出不同于以往民主方式的形式和特点,并以各种形式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