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特征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诉讼中两种第三人之一。民诉法第48条第二款规定:“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是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从这一规定可以  相似文献   

2.
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四十八条规定:“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成为诉讼当事人。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是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 我们在审判实践中体会到,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第三人参加民事诉讼是有很大作用的。因为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所作的判决、裁定,或调解达成的协议,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是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可见,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申请参...  相似文献   

4.
(20) 什么叫有独立诉讼请求和无独立诉讼请求的第三人?他们的诉讼地位有什么不同? 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有两种,一种是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自己有全部或者下部的独立请求权,这种人提起或者参加诉讼,叫有独立诉讼请求的第三人。另一种是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是,他认为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  相似文献   

5.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指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可能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当事人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中来进行诉讼的人。为了在经济审判活动中正确适用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本文试就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含义、成立的基本条件、参加诉讼的方式、承担责任的范围等,提出一些意见,与  相似文献   

6.
吴兆祥  沈莉 《人民司法》2012,(23):16-26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  相似文献   

7.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原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可能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诉讼的人。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理论争议颇多,观点各异;司法实践中“该列不列,不该列滥列”第三人的现象亦很严重。究其原因,立法中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笼统是重要原因。本文从我国法律规定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出发,对完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诉讼中第三人的正确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有全部或部分的独立请求权,或者虽无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他人之间已开始的诉讼中,以维护自己权益的人。其中前者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后者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对第三人尤其是无独立请求权者身份的认定,直接影响到其诉讼权利义务,乃至实体权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处于原告地位,有权提起并参加诉讼,其未起诉时,法院发现其存在,应告知其诉讼发生情况,但无权强制要求其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的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具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者虽无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已经开始的诉讼程序中来的人.但是,对于在离婚诉讼中能否设置第三人,在理论与审判实践上一直存在争议.笔者认为,离婚诉讼适用第三人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实施以来,在审判实践中,对参加诉讼的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参加诉讼的根据和目的,以及第三人与共同诉讼人、证人的区别等问题,有些理解不一,有的仍习惯于沿用“诉讼关系人”的称谓。为了更好地贯彻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弄清上述一些基本问题,是有一定意义的。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四十八条规定:“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成为诉讼当事人。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是案件处理的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11.
对于他人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者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之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到正在进行的诉讼中的人,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称为第三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诉讼中的地位相当于原告,他通过提起诉讼的方式参加诉讼,其所提起的诉讼请求是针对本诉的原告和被告的,他既不支持原告的主张,也不认同被告的主张,而是将本诉中的原告和被告均视为被告,原、被告任何一方胜诉都是对他民事权益的侵犯。因此.他处于原告的地位,独立地行使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  相似文献   

12.
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设立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民事诉讼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关于这项法律制度的内容,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有明确的表述,即"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是当事人诉讼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审判实践中如果对其不能充分理解并准…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现状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领域中的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民事诉讼法》将其放在当事人一节中予以规定,同时又在第56条规定:“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这种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当事人区别开来的做法,容易产生逻辑上的混乱。按照该法第56条第2款的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和运用第三人制度,确立好经济纠纷案件中的第三人,对于正确处理经济纠纷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人分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经济审判实践中,对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确定往往比较困难。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对案件原、被告之间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的请求权,而案件的处理结果又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诉讼参加人。其参加诉讼必须具备以下  相似文献   

15.
仲裁第三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关于第三人参加仲裁的争议 第三人,原本是民事诉讼中的概念,是指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者虽无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到原告、被告之间已经开始的诉讼中去的人。由于仲裁程序的发生与民事诉讼程序不同,即仲裁要以当事人双方有仲裁协议为前提,而第三人与仲裁申请人、被申请人之间可能并不存在仲裁协议,这就构成了仲裁程序中是否存在第三人问题的焦点。一些同志认为,仲裁活动中不存在第三人,其基本理由是我国《仲裁法》没有对第三人能否参加仲裁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6.
因骨灰失窃引起的顾纪玲诉宝清殡仪馆赔偿一案,在处理程序上有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窃走骨灰的曹茂生应否列为本案的诉讼第三人?不把曹茂生列为案件的第三人,对案件处理结果在法律上会产生什么后果?以及确定诉讼第三人的根据是什么?我国《民诉法》第56系第2款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民诉法》这条规定的目的,是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把与案件争议标的有法律上牵连的人的请求,放在一个诉讼中予以解决。这有利于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7.
诉讼法学界及司法实践中对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颇有争议。在理论界,对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概念的界定首先不一致,至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地位、承担责任的依据以及如何追加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等,更缺乏统一的认识。而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原告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利,任意选择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第三人,法院为了实施地方保护主义,回避管辖制度,滥列第三人,有的甚至蓄意为当事人出谋划策,在本地当事人之间伪造假合同,以连环合同为由将外地当事人列为第三人,诸如此类情况,严重歪曲了我国民事诉讼法设立第三人制…  相似文献   

18.
一、参加诉讼的根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8条第2款规定,案件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是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关于“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内容,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界普遍持“义务性关系”的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19.
一、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构成要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的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简称第三人)是指对他人的诉讼标的虽无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他人之间已经开始的诉讼中,以维护自己权益的人。因此,构成第三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第三人与本案一方当事人必须有某种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不是事实关系。第二,第7人与本案~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同本案原被告之间的法律关系必须是两个法律关系。第三,两个法律关系必须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和法律上的牵连关系,即第三…  相似文献   

20.
不少同志认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质是民事诉讼,具有民事诉讼的全部特征。既然民事诉讼中有第三人,那么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也就可能有第三人参加诉讼,“如果有人认为,他们对原、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或者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与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他应当有权参加到原、被告已经开始的附带民事诉讼中来,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人就是附带民事诉讼的第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