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为了能进一步改善我国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造“城中村”就有着必要性和迫切性。一、深圳“城中村”问题的基本情况及主要问题(一)深圳“城中村”的基本情况深圳在市政府的文件《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对“城中村”的定义是:我市城市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扩张,原来处在市区边缘的村庄纷纷被城市所包围,出现了“城中有村”的现象。改造“城中村”,如何使城市和村民“双赢”,成了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城中村”改造是农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城中村”改造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是各大都市乃至小城市必须面对的难题。这些村庄在改革的大潮中来不及退却.犹如一滴突如其来的松脂裹住了一只呆头呆脑的苍蝇,又或像一个身穿破衣闯入都市的“乡下人”,成了都市的异类甚至“怪物”。改造城中村,确是城市化进程中一道绕不开的坎,改造的关键在“人”不在“城”:城中村的村民,城中村的打工者,城中村的小商小贩、出卖身体者、贩毒造假者……他们是城市的伤口。正如一位专栏作家所言:“城中村考验政府治城能力的关键在于:你是视外地人为城市子民,想接纳并安置好这群人,还是视之为城市的累赘和威胁,想管束并驱逐这群人?”——题记  相似文献   

4.
许新良 《政策》2004,(3):50-50
“城中村”,是城市周边的“社会-经济塌陷带”,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武汉市为例,该市现有城中村168个,30%的“城中村”没有公厕,50%的“城中村”未设垃圾转运台,垃圾随意倾倒,脏乱现象突出。村内堵头路、断头路多,路面较窄(宽度多为3米左右),消防车通行较难。此外,58%的“城中村”排水未连接城市管网,均为明沟自然排污,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因此,改造“城中村”,已成为武汉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产物且具有普遍性,并与现代城市文明形成强烈反差。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城中村”综合改造已成为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日渐紧迫的艰巨任务,并直接影响到中部崛起的进程。中部地区“城中村”综合改造有着一些共同的历史背景和相似的社会条件,也面临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和矛盾。加快“城中村”综合改造意义深远,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一、“城中村”成为制约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一个难题 “城中村”现象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个棘手城市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些“都市村庄”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凸显出许多社会问题。散播在我国各大、中、小城市周边城乡结合部的数量众多的“城中村”,实际上绝大部分已处于繁华的闹市之中了,  相似文献   

7.
政府与“城中村”社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制后的“城中村”居民成分复杂、公共基础设施奇缺、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文化冲突激烈 ,加上需要大量建设资金 ,因此 ,政府在“城中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就显得比其他社区更加重要。政府应该成为“城中村”社区建设制度的设计者、“城中村”社区建设的引导者和协调者。从这个意义上讲 ,能否正确发挥政府在“城中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关系到“城中村”能否真正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完全融入现代化大都市。  相似文献   

8.
从“城乡结合部”到“城中村” 在农村的城市化过程中.我们的城市遇到一道坎:城中村。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坛》2011,(4):41-41
福州市“城中村”@2003年改制后,除撤销原有的村委会建制名称外,其他相关配套政策未制定出台,使这些“城中村”变成城不城,村不村。诸多“城中村”在20世纪80年代,根据国家政策,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农业生产安定稳定,  相似文献   

10.
论“城中村”改造的产权障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中村”作为我国目前城市迅速扩张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原因是集体所有的产权制度。因此,这一产权制度亦成为我们目前对“城中村”进行改造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使“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必须通过资产清核与明晰产权来克服这一障碍。  相似文献   

11.
蔡仲光 《今日浙江》2006,(15):24-25
“城中村”是伴随着快速城市化引发的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与面积大幅扩张而形成的。由于城市规划跟不上城市的快速扩张,在一些地区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城市建设用地将其包围,形成了城市内城乡并存的二元结构,成为“城中有村,村中有城,村外现代化,村内脏乱差”的地区。“城中村”的长期存在,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城中村”具有六个基本特征:一是村落处于城乡结合部地区,已经完全没有农用地或只有少量农用地。二是流动人口聚集,人口密度大。三是基层管理组织不健全,缺乏有效的人口管理体制。四是市政基础薄弱,违法建…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清徐县近年经济迅猛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是,城市急速扩张裹挟进来而又来不及消化的村庄形成了典型的“城中村”现象。谁都知道,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触及千头万绪的矛盾纠葛,搞“政绩工程”的人不敢干,做“表面文章”的人不愿干。新一届清徐县委、县政府决心执政为民,解决这个难题,于2005年底正式拉开了城中村改造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区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在一些城市也出现了“城中村”的现象。为了使这些“城中村”有序地进行规划改造,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的目标,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自治区建设厅《关于做好“城中村”规划改造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4.
浏览器     
《乡音》2011,(2):21
城市化也需要城中村《南方都市报》:不同收入群体的人所居住的环境注定是不同的。当政府财政无力给外来务工者提供公共服务时,城中村就是中国数亿农民进城的中转站,无数农民在这里生根发芽,然后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目前城中村是不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圳的“基层基础年”和“城市管理年”。作为深圳市的中心城区,福田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福田”、“效益福田”为导向,以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为契机,按照“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八字方针,全面实施城中村和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数字化城市管理、全国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三大工程”,坚持建设与管理并举,整治和营造同步,勤奋务实、开拓创新、不断为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和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做出新贡献,全面实现城市管理的跨越式发展。一、实施城中村…  相似文献   

16.
郑斯民 《创造》2010,(2):56-57
四下里都在拆“城中村”。报道称,此举使“城中村”原籍村民普遍受益,大多数人是支持拥护的,因而能够顺利拆除。再进一步询问,对“城中村”中的那些大多数实际住民即租住“城中村”旧房的外地农民工的低成本居住问题如何解决?所答则有些含糊,大约是说可以住廉租房什么的。但这回答似乎不太有说服力,因为笔者所在的这座城市已建和在建的廉租房相对于低收入城市居民的需求来说都是杯水车薪,遑论满足农民工了!  相似文献   

17.
城中村是随着中心城市空间范围的扩展,在城乡交接地带出现的既非城市、也非农村的空间形态,是城乡各种要素的集聚区,但由于处在非城非农的尴尬境地,同时也是体制机制瓶颈制约区,因而也成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沿阵地和突破口.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三化同步”战略为城中村的发展提供了好的时代条件,但是转型过程中导致的集体资产经营困境,使众多的城中村缺少承接“三化”的基础和平台,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城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是破解城中村发展困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的形成是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所剩不多,农村的农民已经不靠耕种土地来维持生产、生活,且基本被城市的发展而包围的行政村。由于二元结构的存在,目前,这样的“城中村”实际上是已经或基本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形态,但仍然保持着农村组织形态的都市村落,必须通过对“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改制,实现村民变股东、村民变居民等一系列变革。  相似文献   

19.
综合信息     
首都环境治理锁定“城中村”和城市中小胡同今后北京市将集中对“城中村”和城市中小胡同进行环境综合治理,特别是解决小街背巷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在3年的时间内,将完成城区范围内171个“城中村”的整治。在市区、卫星城和中心城镇建成区范围内,基本实现无违法建设。同时,大力拆除违法设置的户外广告,规范牌匾标识的设置。并在城市主要道路、广场、公园、奥运场馆以及周边区域等公共场所实现奥运城市景观建设。北京首次用雷达检测技术检测地铁沿线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首次采用道路雷达检测技术,对本市崇文门东大街、车公庄大…  相似文献   

20.
邬剑刚 《世纪行》2009,(1):46-46
“城中村”是我国许多城市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向郊区拓展形成的城市建设景观和郊区农村不断城市化形成的农村建设景观。“城中村”是城市的一块夹缝地,虽在区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村落,这种独特的地位和现象,造成了系列问题。这些隐匿于摩天高楼背后低矮、混乱的村落,不仅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也阻碍城市化进程,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